专精特新企业财税合规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1刘华宝2朱鹏

1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2莱芜交通发展集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

专精特新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和优质企业的顶梁柱,在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202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并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提到,“如果企业成立没几年就 倒了,那么我们发展现代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也就没有持久性,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 ” 财税合规是企业自身练好内功的重要体现,也是响应国家政策、获得政策支持的重要前提。 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财税合规经营,可以降低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营造稳定良好的创新环境[1]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财税合规 风险点 财税合规体系

正文


引言:自 2011  7 月,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 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专精特新 ”的概念以来,专精特新企业在我国历经 13 年的发展变化。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其财  税合规方面的不足逐渐突出,制约着专精特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助力企业发展,解决出  现的财税不合规问题,2024  6 月,各市纷纷设立了警税合成作战中心,比如长治市警税  合成作战中心、嘉兴市警税合成作战中心、莆田市警税合成作战中心、昆明市涉税违法犯罪  警税合成作战中心等,由此可见,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财税不合规问题已迫在眉睫。解决财税  不合规问题,不仅仅需要政府的监管,同时还需要专精特新企业自身建立起有效的财税合规  体系,并严格落实执行制度,才能真正实现财税合规,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的高质量  发展,保障专精特新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一、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历程

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探索阶段、成长阶段和优化 阶段。萌芽阶段也可以叫专精特新概念的提出阶段,该阶段是从 2011 年朱宏任提出“专精 特新 ”的概念,到 2011 年末,“坚持专精特 ”被工信部确立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 原则的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探索阶段是从 2012 年开始到 2017 年为结尾,在该阶段, 中小企业发展坚持以“专精特新 ”为原则。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阶段是从 2018 年工信 部首次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开始,到 2021 年末,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多融 资机会和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北京交易所设立为结尾。在该阶段,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发展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优化阶段是从 2022 年专精特新被全国两会首次写进 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到 2024  6  14 日,财政部和工业化信息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支 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家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加大对专精 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 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历程如图 1-1 所示。

2022-今年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升 到国家级战略高度

国家给与专精特新企业 给与培育和相关政策扶 

 


中小企业成长坚持专精 特新原则的实践

萌芽阶段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 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


 

 1-1  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历程

.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财税合规监管要求

(一)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的相关规定

 


 

 

 

 

(二)专、精、特、新的要求

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必须要满足注册成立时间、研发/科技人员占比、研发费用占 比,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收入占比、创新能力等指标条件[2] 符合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 创新能力指标要求。

 

(三)专精特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专精特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支持这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 一系列措施。以下是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详细归纳和解释:

 

三、专精特新企业财税风险点

专精特新企业在财税管理方面面临多个风险点,这些风险点主要源于企业特性、业务复 杂性以及税务法规的严格性。以下是对专精特新企业财税风险点的清晰归纳和分点表示:

(一)发票管理的风险。在拓展市场和开发新产品时,专精特新企业会引进新的上游供 应商,这就会增加收受异常发票和虚开发票的风险。同时,如收到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企 业可能面临增值税进项税额全额转出、企业所得税成本调整并加收滞纳金的风险。


 

 

 

 

(二)申请认定资格的风险。目前,专精特新企业认定需要提交的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多, 而有些企业为了认定,满足特定指标,将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车间人员纳入研发人员范畴

[3] ,并对其费用作为研发费用,带来申请认定资格的风险进而带来税务滞纳金风险。

(三)成本调整和销售佣金处理的风险。暂估成本未按要求纳税调整,部分专精特新企 业因运营资金不足,会拉长部分供应商的付款账期,导致购入材料需要暂估入账。在涉及跨 年度支付货款时,如暂估成本未按要求纳税调整,将增加涉税风险。销售佣金税前扣除风险, 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因行业惯例需支付较高比例的销售佣金,但税前扣除有限额规定(如不超 过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 5%) 。企业可能通过变更合同内容和发票品名 等方式实现形式上的合规,但实际业务和合同内容不一致,易被税务机关发现并要求补缴税 款及滞纳金。

(四)关联交易的风险。专精特新企业为拓展业务范围,常组建集团企业并实施大量关 联交易。集团企业内部的交易可能由集团管理层统一调配,出现以管理指令代替交易合同的 情况。在后续的涉税处理中,如交易和申报时点不一致且缺乏合同佐证,可能需要对未及时 确认和申报收入情况进行调整。

(五)税务政策和法规变化的风险。税务政策和法规频繁变化,专精特新企业需密切关 注税务政策和法规的最新动态,确保业务符合税务法规要求。如未能及时了解和适应政策变 化,可能导致税务处理不当,增加涉税风险。

(六)申报和报告的风险。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时,如未能按照申报要求提供完整、真实、 有效的申报材料,将导致申报无法通过或被退回, 由此而带来申报材料不全或不规范风险。 申报过程中如存在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等行为,将导致申报被取消或被处罚的风险。

四、建设专精特新企业财税合规体系

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为确保企业在复杂的财税环境中保持合法合规运营,降 低财税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承接项目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建设系统的专精 特新企业财税合规体系,该体系注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明确财税合规目标。首先,确立合规文化,将财税合规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强调全员参与和遵守。其次,设定合规目标,明确企业在财税方面的合规标准和要求, 包括税务申报、发票管理、成本核算、关联交易处理等方面。

(二)完善财税管理制度。首先,建立财税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财税 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税务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其次,细


 

 

 

 

化操作流程,对各项财税管理活动进行细化,明确操作流程和责任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章 可循、有据可查。

(三)加强财税风险管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识别并评估财税风险点,如发票管理风 险、成本调整风险、销售佣金处理风险等。针对识别出的财税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 措施和预案,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四)提升财税管理人员素质。定期对财税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 业务能力。积极引进具有丰富财税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为企业财税合规体系建设提 供有力支持。

(五)强化财税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财税信息系统,实现财税数 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实时监控。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六)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合作。一方面,与税务机关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及 时了解税务政策和法规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培训、讲座等活动,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交流和合作。

(七)建立财税合规监督与评估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企业内 部设立专门的财税合规监督机构,负责对企业财税合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定期对财税 合规体系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财税合规体系。

结语:本文从梳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历程和财税合规监管要求入手,分析其财税方面存在 的风险点,结合笔者承接的专精特新企业财税合规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设专精特新企业

财税合规体系的建议,为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财税合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肖玥. “合规审查 ”助力“带病 ”企业重现生机[J]. 内蒙古法制报, 2023(0927) :1-2.

[2]   何丹.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监管要求及实践探索[J]. 上海法学研究, 2022 12).

[3]   于玉玉. GD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 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