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对煤矿企业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煤矿企业;影响
正文
煤炭是国家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与管理问题。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智能矿山成为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中煤矿机电技术成为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段,需要在新时期优化机电设备管理措施,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加强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
(一)实现生产环节可视化
首先是具有实时监控和预警能力。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获取设备的实时数据,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与此同时,基于实时数据,系统可提前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或异常,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顿或事故风险;其次是优化维护和保养策略。可视化的运行数据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分析设备的使用状况和性能趋势。通过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历史记录,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维护和保养策略,包括定期保养计划、设备更换周期等,以最大程度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1]。
(二)提升煤矿生产效率
加强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对提升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实时数据监控和分析。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参数和生产数据。这些实时数据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使管理人员能够即时了解生产现场的运行情况;其次是优化设备利用率和资源配置。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实时状态和生产需求,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设备利用率。通过合理的设备排产和调度,避免设备闲置和过载,最大化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系统还可以帮助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确保生产人员和维护人员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调度和投入到关键环节,提升整体生产效率。最后是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通过预测性维护和实时监控,能够提前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迹象或异常情况[2]。
(三)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加强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对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主要如下:首先是提供远程操作。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可支持远程操作,使作业人员可以在安全的位置进行设备操作和监控。通过远程控制设备,作业人员可减少直接接触危险环境和物质的风险,提高作业安全性;其次是安全事故分析和溯源。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可记录设备故障、报警记录等数据,进而用于事故发生后的分析和溯源,帮助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并为未来类似事故的预防提供依据;再次是最后是改进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基于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收集的数据和反馈信息,煤矿企业可以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优化安全生产标准和流程,以降低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受伤概率。
(四)促进绿色矿山发展
加强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对促进绿色矿山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首先是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和调度算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节能减排有助于煤矿向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向迈进;其次是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而推动绿色矿山的建设。最后是环境影响的减少。通过精准控制和监测可减少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有效保护周围环境[3]。
二、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应用的先进技术
(一)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中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是实现智能化监控、预测维护和安全管理的关键。具体说来:首先是数据采集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中,传感器是关键的数据采集装置。传感器可安装在设备的关键部位,之后监测温度、压力、振动、电流、电压等参数,这些传感器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实时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节点。再如物联网技术,通过连接设备、传感器和系统,实现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实时分析,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安全性;其次是数据传输技术。在煤矿环境中,无线传输技术逐渐取代了有线传输,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可实现设备之间和设备与中心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体现出布线灵活、覆盖范围广等优势,适用于动态环境和设备移动性较高的场景。对于偏远或地理条件复杂的煤矿,卫星通信技术可以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远程地区的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再次是数据存储和处理。
采集到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地存储和处理,以支持后续的数据分析、故障诊断和预测维护。常见的方法包括云存储、本地服务器存储和边缘计算;最后是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在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必须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用加密传输、访问控制和数据备份策略等措施,确保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恶意攻击所窃取或篡改[4]。
(二)大数据分析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维护。大数据分析技术可通过实时监测设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分析设备温度、振动、电流等参数,进而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迹象。与此同时,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预测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和剩余寿命,提前进行维护和更换,从而减少突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其次是生产过程优化与效率提升。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流,识别生产瓶颈和优化点。通过优化生产计划、资源调配和运输流程,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从能耗优化角度讲,大数据可揭示高能耗设备、能源浪费的情况,指导管理人员采取措施优化设备运行参数、调整能源利用策略,进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最后是决策支持与管理智能化。大数据分析为煤矿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帮助管理者基于客观数据做出更科学的决策。通过数据可视化和报表分析,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煤矿运营的整体情况和关键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优化运营模式。
三、如何做好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一)组建专业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队伍
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需要检修人员做好检修、维护等工作,对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煤矿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技术人才的招聘与培养。针对现代化煤矿的需求,矿企可以通过专业招聘渠道和合作高校,吸引电气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技术人才,以构建高效的管理队伍。与此同时,针对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特性,煤矿需要投资培训现有员工或新招聘的人才,使其掌握相关的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技能和知识;其次是重视跨学科团队的构建。在智能化煤矿管理中,需要集成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技术和专业知识,建立跨学科的管理团队,进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管理需求;再次是领导层的决策支持。在煤矿智能化管理中,需要具备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的领导者来指导和推动项目的实施。这些领导者需要理解智能化技术的前沿发展和应用场景,能够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和长期发展目标[5]。
(二)构建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
构建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也是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要点如下:首先是整体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需要将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现代化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化的智能化管理模式。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监测、预测性维护、生产效率优化等全方位管理;其次是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应该以数据为驱动,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了解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过程变化、能源消耗情况等关键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再次是设备健康管理与预测性维护。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实时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追踪和预测,及时发现故障迹象,提前进行维护,降低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第四是人机协同与智能化决策支持。建设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需要实现人机协同和智能化决策支持。通过智能化系统和算法,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实时数据分析结果、预警信息和优化建议,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响应和做出正确决策,提高管理效率。最后是持续改进与创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引入新技术、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可推动煤矿管理工作不断向智能化、数字化、可持续化发展,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6]。
(三)实现数字化设备维护与预测性维修
实现数字化设备维护与预测性维修是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一大趋势,要点如下:首先是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温度、振动、电流等多个参数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之后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或云平台,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其次是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基于实时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建立设备的健康评估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而分析设备的运行趋势、寿命预测、故障概率,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测性维修;再次是优化维护计划与资源利用。基于预测性维修模型和实时数据分析,智能化系统可以优化维护计划,确保在设备真正需要维修时进行维护,避免计划外的停机和维修。最后是安全性与环境监测。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还包括安全性与环境监测的功能。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监测设备的运行环境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预防潜在的安全事故,保护员工和设备安全。
(四)建设集成化设备管理平台
当前煤矿企业普遍积极建设集成化设备管理平台,显著提升了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效率,首先是集成设备数据管理。集成化设备管理平台能够整合各类设备的数据来源,将分散的数据集中管理和分析,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其次是统一监控与远程操作。设备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监控界面,实现对整个煤矿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操作员可以通过平台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变化,实时响应设备异常,提高响应速度和操作效率;再次是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集成化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识别设备的运行趋势、预测潜在故障,为管理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优化设备维护策略和生产计划;第四是预测性维护与优化计划。建设集成化设备管理平台有助于实现预测性维护策略。通过分析设备的历史数据和实时运行情况,平台可以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制定精确的维护计划,避免计划外停机,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生产效率。最后是持续改进与系统优化。平台应该具备灵活的架构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新技术的引入和业务流程的变化。通过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增强安全性和数据分析能力,推动整个智能化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向更高效的方向发展[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矿开采领域正在向着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而矿机电设备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结合先进技术的同时,煤矿企业需要优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优势,进而助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志祥,张慧.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与创新[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9(06):22-26.
[2]杨永.煤矿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中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3(21):144-146.
[3]亓玉浩,朱申,刘帅.信息化在厂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系统中的应用[J].产业创新研究,2023,11(20):140-142.
[4]刘卓.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及其改进[J].能源与节能,2023,24(07):204-206.
[5]安泰,王昆,吴亚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3,22(09):71-73.
[6]孟建.矿区机电设备的管理技术与应对措施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02):337-339.
[7]魏国,李磊,任泽俭.BIM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及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2,25(03):6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