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永安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甘沟小学,甘肃临夏7315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以生活化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然而,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数学教师并未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中,导致学生在数学知识应用过程中未掌握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究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策略,从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探索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与安排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课堂入手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其参与兴趣。

一、做好生活化课堂的导入环节增强课堂创新力

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中教师要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必须以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和思考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并逐步培养其抽象概括能力。在引入生活化元素时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从生活实际出发来设计导语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1]。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一课中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课前导入问题同学们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假设现在让你们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是多少你们会怎么计算呢这时有的学生回答可以先算出一百张纸的厚度也有的学生认为算出10000张纸的厚度就能快速得到答案。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验证学生的猜想。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所学内容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还能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不同类型的生活化素材精心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各种数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情境是以师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情境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其一问题与任务的统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创设有效情境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其二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内容植根于生活土壤之中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并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呈现给学生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衔接。其三方法与思维的融合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不能忽视基本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同时还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探索过程掌握必要的数学技能。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一课中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应设计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探究整理家庭一年收入与支出情况”“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保护动物的名称及数量”“数学课本有多少章节等等。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中来在自主思考与交流讨论中获得新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生活化情境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和素材来导入新课用鲜活生动的语言、直观形象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数据背后所隐藏的道理。如各位社会调查员现在请你们站在专业角度上针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各显其能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并积极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由此可见生活化情境为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帮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学情更好地实施教学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回归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将教学生活化。这意味着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点把小学教育放在情境实践中。陶行知认为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会脱离教学的本质学生也终会沦为工具无法帮助其发散思维。目前小学教师应该意识到不仅要自己做也要让学生做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理性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把书本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促进数学课堂回归实际生活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实践性以及应用性以生活为背景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技巧[2]。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境设置问题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提炼使之转化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首先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以购买学习用品为例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其次运用游戏形式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扮演学习用品店的老板对商品进行定价如篮球一个50元足球一个20元练习册一本10元铅笔一盒15元……之后由教师负责扮演顾客在此期间提出数学问题我需要22个篮球15个足球和35本练习册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结合已有经验与所学内容进行回答。最后鼓励学生总结发现生活中运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运算法则的场景并自己设计练习题巩固知识。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能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在课后练习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课后练习是检测和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及时了解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在课后练习设计中数学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化视角从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各种练习题型。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内容相关的素材创设出贴近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第二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发展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习题类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第三课后作业布置应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的感受和理解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第四作业评价应从注重过程性考核向重视结果性测后分析转变由单一定性评价向集多种定量指标于一体的综合评价转化促进师生间的共同成长。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除了布置书面作业也可以增设实践作业[3]。让学生在课后分析如果面向北那么身后的方向是   )、左边的方向是   观察教室东南西北墙上的装饰物有哪些。充满趣味性的实践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再比如讲授直线距离最短时教师可以提前在教室里设计好两条路线一条直线一条弯曲的线让两名学生一起上台演绎。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为后续的知识点延伸做铺垫。由此发现学生在实践中能自主探索知识对此也会有更理性认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朱玉萍.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数学之友,2022,36(22):19-20.

[2]王斌斌.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可行路径[J].试题与研究,2022(08):69-70.

[3]陈萌.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天津教育,2021(17):15-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