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中的问题及控制技术优化策略探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张俊民 纪振

山东省东阿县污水处理厂

摘要

当前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给当地的土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确保地区水源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积极探索实践切实有效的水污染防治对策刻不容缓。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问题;控制;技术

正文

1 我国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排水系统问题较为突出

在污水的源头控制方面,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散、乱。地区的村落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主要是依村道两侧、依河两岸或是依山而建。大多数污水都是无序排放的,居民参与源头减排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建设收集管网方面,由于相应技术规范的缺乏,污水管网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唯有参照市政排水的相关规范来加以进行,杀鸡用牛刀、技术不接地气的结果自然是由于投资过大而存在资源的极大浪费。分散与收集处理实施具体技术指南的缺少,对考核评估、投资规模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管网在实际布置的时候也存在实施较难的问题,主要在最后10 m入户管联网打通、管网路由、管网用地三个环节。

1.2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不合理

尽管各个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和建设模式,积极推广高效率、易维护、低能耗、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对生态处理技术更是鼓励采用。然而如何做好因地制宜4个字是有着相当大难度的。大多数整县EPC项目、PPP项目处理工艺针对性不强问题普遍存在,未能将污水的受纳环境要素特点和产排污特性考虑到。一体化设备也存在造价偏高、稳定运行可靠性较低、质量标准模式等问题。不少地区的一体化设备运行管理复杂,生态处理工艺因陋就简,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沦为形式工程。

1.3  运维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污水处理设施属于基础设施,其运维管理都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但是由于相应运维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PPP模式和县级财政统管EPC模式是应用最多的两种建设模式,然而无论应用的是何种模式,事实上都属于政府兜底包干。这对于那些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言,无疑会存在着比较大的运营资金压力。其次,由于付费机制、项目边界条件等问题,使得PPP模式越来越缺乏对资本的吸引力。大多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很难保障后期运维管理所需要的相应资金。最后,污水处理工程大多数存在着轻管理、重建设这样的一种问题,存在着非常突出的运维管理问题,相应设备及设施普遍缺少运维管理,这对于污水的防治是极为不利的。比如20205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三亚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发现其由于未能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常态化运维机制,从而导致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 生活污水防治对策及建议

2.1 健全、完善排水管网系统

地区污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当地排水实际情况,尽可能将现有的管道和沟渠充分利用起来,使污水排水管网建设方式更加简单实用,减少成本投入。二是在确保有效收集污水的基础上,污水干管的位置及走向要将现状地形条件充分考虑到,还要符合当地的用地规划,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出现农田占用、拆迁的情况,节省工程投资,力求造价经济。三是考虑到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应尽量避免使用动力设备,减少或是不设置污水提升泵站,便于后期运行过程中的设备维护管理。对于南方山区丘陵地带的乡村而言,需要有选择性地加以局部集中收集处理。对于平原地区的乡村而言,应对污水处理设施选址加以优化,减少管道埋深,避免多级提升。

2.2  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

在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排水敏感性、经济发达程度、丘陵山区与平原乡村、南北地域等因素,处理工艺设备以少维护、稳定运行为主。而且多数地区布局分散的现状,让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难以应用,地区大多经济力量薄弱又缺乏专业人员,因此适合采取因地制宜、运行费用低、便于维护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针对以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特点建议:一般人口多、规模大的村组宜采用集中处理形式,即建设小型、微型污水处理站,采用工艺技术有一体化A2O、生物转盘、接触氧化、MBBR等。做到达标排放或是根据实际需要达到循环利用目的即可;人口少、规模小的村组宜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原有的坑塘、洼地)采用人工湿地、净化塘处理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地情况与生态净化、化粪池、净化沼气等技术组合处理。

2.3  完善运维管理机制

建议在县区采取的统一规划、建设、运维和监管这样的建设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应鼓励各个地区结合自身经济条件、模式、发展方向等条件,对多元化建设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对由政府一肩挑、大包大揽这样的模式加以逐步改变,以信息化提升、市场化运作、管理专业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对长效运行管理加以强化,制定基于考核结果的激励机制。例如,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依托生活污水运维实训基地,运用互联网+”、云技术等手段,建立起集综合展示、智能调度、安防监控、巡检管理、抢修运维等于一体的污水治理运维管理智能化系统,并与监管平台互融共享信息,实现了监管、运维双平台管理。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政府购买污水防治服务,相应企业进行一体化运作,然后委托第三方对企业的污水防治情况进行监管。比如三亚市针对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问题就计划将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移交专业第三方公司进行统一运维管护。

2.4 加大生态环保宣传教育

水污染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居民和乡镇企业缺乏生态环保意识而导致的,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模式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事实上一旦环境遭受到了破坏,要想重新恢复原本的模样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而且期间还会用到大量的资金,可谓是得不偿失。因此对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而言,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加大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居民和乡镇企业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切实将生态环保的方法和技术推广到居民当中去。在进行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个人和企业进行一对一或者群体教育,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APP等多种宣传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扩大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力度,使居民和乡镇企业切实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他们自身的重要性,让居民从被动任务治理的旁观者主动积极参与志愿者转变,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水污染防治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性、长期性的工程。文章在介绍了中国水污染防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水污染防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借此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焦勇. 论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技术[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1, 4(4):99-100.

[2]余琦. 水污染治理控源截污对乡村规划整合发展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

[3]刘丹.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协调措施思考[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2, 5(3):95-97.

[4]刘华.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1.

[5]赵立, 张振文, 盛耘. 农村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人民黄河, 2020(S1).

[6]钱易. 新形势下水污染防治要遵循新战略[J]. 科技导报, 2020, 38(1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