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畅智磊

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030000

摘要

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当作重点施工内容进行质量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以及现实使用过程中,给排水管道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其返工返修也是一件难度系数较高且成本耗费较大的工作。因此怎样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技术保证给排水管道的质量,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基于此类问题并结合某教学楼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做法,本文对某教学楼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问题;应用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当今,市场环境对建筑各方面的施工质量均都有较高要求,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劳务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素质,材料的使用、后期维保以及在施工环节防渗漏施工技术等。管道渗漏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环节中,质量控制不到位,施工技术有待提升。施工单位应有依据地制定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做好建筑给排水施工全过程管理。

1.渗漏水可能对建筑产生的影响

建筑给排水防渗漏水质量问题是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把控环节。在目前的建筑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其中渗水漏水问题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管道渗漏水不仅会对用户日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对建设方后期的物业管理和总承包单位质量保修造成极大麻烦,严重时会对整个建筑物的施工功能、使用年限、使用安全和结构耐久性产生影响。

2. 建筑给排水管道出现渗漏的原因

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及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及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不按照规范或者规章制度操作,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出现施工质量问题,首先施工人员进场之前,总包单位技术管理人员没有在进场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管道连接处及管件部位连接不紧密、密封环质量较差或没有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导致验收时出现渗漏问题;也可能存在在施工中没有做好成品保护导致混凝土块或者其他杂物掉入管道中造成管道堵塞,通水时出现渗漏现象。

2.1屋面渗漏原因

由于该教学楼地貌单元为黄土丘陵,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地势较高,受地理位置影响,平屋面、坡屋面(瓦屋面)、檐沟等低洼部位会在大风天气形成塑料袋、泡沫板等轻质杂物堆积,堆积的杂物会在下雨天随着雨水漂至檐沟等低洼部位,又顺势通过过水孔排至落水口,落水口堵塞形成积水导致排水不畅;另外,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挑檐排水沟的纵向坡度较小,甚至有无坡度或倒坡现象,有的落水口标高高于沟面、落水口的短管没有紧贴基层、落水口与屋面贴合处周围没有采用密封材料封口等原因均会产生渗水现象。如果大风后不及时清理杂物、施工过程中不按规范操作等,就会造成屋面排水不畅或积水,长时间积水容易发生渗漏。  

2.2卫生间渗漏原因

卫生间部位地漏、排水管道口上或者给排水管道的接口附近发生堵塞,有一些较严重的堵塞会造成污水长时间不能排出,排不出去的水长时间浸泡建筑物会造成建筑物的天花板、地面等等位置出现荫水、渗水、漏水现象。严重的堵塞影响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且施工单位不得不进行返工或维修,有的堵塞位置难以确定堵塞点,也增加了处理的技术难度,返工不但会用户带来不便,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大量的成本负担。

2.3地下室渗漏原因

地下室位于建筑的地下位置,多用于车库或杂物间。由于地下室管道容易发生开裂的状况,可能会因为管道开裂或存在裂缝造成地下室漏水的状况。施工过程中会因施工方式不对、过渡撞击或敲击等原因,引起管道松动或不牢固从而造成渗漏。同时,热力管道的温差状况也可能会引发漏水问题。

3.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3.1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实施

该校区的设计结合山西当地风格和百年老校等特色,该建筑物屋面设计为坡屋面,屋面排水采用内排水系统,雨水由坡屋面的挑檐排水沟通过过水孔排至平屋面的落水口,这样既满足了雨水收集并正常排放的作用,也达到了美观效果。施工过程中,首先技术管理人员分析图纸,对纵向沟长较长且不容易找坡的部位进行详细深化并排布好过水孔位置,形成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然后对施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分级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熟知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最后通过自检、互检、专检的方式对屋面排水系统进行质量控制,达到坡屋面挑檐天沟不出现坡小、无坡或倒坡现象。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管理,使落水口标高按规范低于屋面,落水口的短管紧贴基层,落水口与屋面贴合处周围封口采用密封材料,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一次验收合格率,降低质量成本。另外,在交付使用后物业管理人员或使用方要经常清扫屋面以免出现下雨时杂物漂至落水口造成堆积后堵塞的情况。屋面排水系统按规范施工,排水通畅后即可起到防渗漏作用。

图片1.png 

3.2卫生间防渗漏施工技术实施

卫生间是建筑实施防渗漏施工技术的重点区域,也是水管较密集的地方。考虑到卫生间的使用功能性,为降低卫生间的渗漏概率,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环节中重点完善卫生间管道连接、安装施工方案,控制选材质量,检查连接处紧密度,对卫生间地面做蓄水试验以24h不渗漏为标准。由于卫生间排水管道布局空间较小,在防渗漏施工过程中的使用功能要求较高,为了节省空间并实现给排水功能的最大化,必须对区域内管道进行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在此工艺中管道衔接的密闭性与精密性是影响管道渗透事故发生概率的关键因素。第一,在给排水管道连接整合过程中需要在连接处营造较为平整的作业面,防止管材的凹凸与毛刺对焊接或热熔效果造成影响。第二,为了保证管材衔接效果在管材连接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在管材相接的区域内适当涂抹防水油性材料进行加固。第三,针对现阶段卫生间常用的铝塑料复合管材,在衔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量塑料新材料与金属铝材料的热膨胀特点,充分考量房屋建筑冬季供暖与日常热水使用的情况,在实际衔接施工中采用一定程度的配合工艺,预留出高温对卫生间给排水管道连接处造成的膨胀压力,起到防渗漏的作用。

3.3地下室部分防水防渗

在对地下室防渗漏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地下室的设计部分予以高度关注,需要结合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地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按照地下室所在环境特点以及使用用途等方面内容,制订较为完善的防水施工方案,确保能够从设计阶段开始做好各项防水设计;其次,地下室室外尤其是黄土湿陷性严重的工程采用检漏管沟等措施,解决了直埋的管道安装完成后无法检修的问题;再次,在进行管道敷设过程中,需要通过碰撞实验,确保管道不会与其他线路出现碰撞问题,管道的敷设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展开,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管道出现开裂状况;最后,对热力管道的温度差问题予以重视,在大环境下采用低温水进行供暖,并通过设置自然、伸缩器等补偿装置等有效手段对温度差的影响实施合理管控,确保漏水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被控制在最小。

3.4加强后期监督管理

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之后,项目质检、技术人员在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人员对整个给排水系统进行逐项试验并全面检查,以确保管道的平稳运行。一旦管道出现问题,在交付给使用单位之前,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确保管道的安全和可靠。

结束语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造成管道渗漏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从诸多方面综合分析,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当前,为了防止建筑的给排水管道出现渗漏,需要严格按照工程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给排水管道的正确安装,从而能够保证人们在生活中高效地利用给排水管道。从各个方面提高给排水管道的质量。想要保持良好的质量对适当技术的探索是不能停止的,不断发现新的技术,不断提高给排水管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秀丽.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分析[J].门窗,2019(24):87+90.

[2]朱铭.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215.

[3]张雯雯.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54.

[4]周中华,齐兴,王兆亮.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J].低碳世界,2018(10):186-187.

[5]牟红梅.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8(11):46.

[6]李莉霞.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1(17):77-78.

[7]张立志.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8(10):3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