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正文
引言
房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做好全过程合理安排和控制,保障工程的质量效益目标实现。从技术的应用管理方面入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把关每个细节和流程,促使技术应用价值得以实现。未来,房建工程新技术和新材料等会被广泛应用,能够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发展。
1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现状
1.1混凝土浇筑麻面问题
在对混凝土浇筑与施工状况进行探索分析时,如果施工人员未及时清理模板表面,或是未及时涂抹隔离剂,将会降低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入模后倾斜度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很大,极易增强混凝土离析可能性,一旦混凝土拌和密实度不足,也极易产生麻点问题。再者,混凝土搅拌时间相对较短。在控水不足的情况下,会影响砂浆与石块分布,最终引发混凝土离析,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出现麻面。所以,为保证房建行业高效运行,应提前制定混凝土浇筑管理计划,提升混凝土质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凝土浇筑作用,从而为房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2混凝土浇筑裂缝问题
对工程现场模板绑扎、搭设情况,预埋件位置等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确保沉降观测位置准确无误,对其他测量仪器安装与设备建设予以完善。结合混凝土浇筑特点,在实际混凝土浇筑中,浇筑裂缝问题常有发生。如果在混凝土浇筑前,并未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支撑处理,极有可能引发模板局部变形或是发生沉降,最终导致混凝土裂缝,一旦拆模不合理,也会增加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在具体施工管理中,如果存在水热化不足现象,将会引发内外温差,最终出现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如果没有对裂缝进行养护,将会对混凝土结构件承载力造成影响,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3混凝土的收缩问题
如果使得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段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整体结构中约25%的水会参与到水泥的化合作用过程中,进而形成结晶水存在于混凝土结构段中,除形成结晶水的部分,剩余水分大多会慢慢蒸发。在蒸发过程彻底结束之后,混凝土结构段中往往会出现收缩情况。混凝土的收缩大致分为四大类,即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化学收缩以及塑性收缩。而在收缩过程当中,也会有许多外部因素对收缩造成一部分影响,例如,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影响,水泥材料本身的集料属性的影响,搅拌过程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在混凝土发生收缩时,会使整体的浇筑结构段出现塌陷等结构性问题,这对于整体浇筑施工的质量是十分不利的。
2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优化
2.1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
房建施工中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混凝土浇筑方案的制定,科学有效的混凝土方案可以确保浇筑质量。在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考量,如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高抗渗性等。在具体选择混凝土施工方案时,施工管理人员需对方案中潜在的风险以及质量隐患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本次施工方案设计不存在纰漏。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方案中具有较多的问题或隐患时,就需要对该方案进行否决和放弃,从而使其对工程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2.2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房建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钢筋和模板准备情况进行检查,使之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钢筋时主要查看钢筋和其他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检查模板主要查看模板是否清洁、内部有无杂物、模板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存在较大缝隙,若模板内有杂物应及时清理,对超过标准的间隙要进行及时处理,模板使用前还应检查变形是否超过准许范围,确保模板间接触紧密。在房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连续性,不能出现间断等现象。若因为特殊原因必须暂停浇筑作业,则应严格控制间断时长。在房建混凝土浇筑后至混凝土初凝前,应振捣抹平以控制混凝土的塑性及沉降收缩。
2.3材料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粗骨料、水、外加剂、掺合料等经过设计计算配比而形成的一种混合材料。每种材料的性能指标和用量偏差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水泥作为混凝土的核心材料,其标号的选择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性指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中各种组成材料及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规定值,氯离子对钢筋有侵蚀作用,会影响整个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砂中含泥量、引起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异常的杂质、细度模数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山砂在作为细集料用于重要的结构构件时,必须通过坚固性试验和活碱性试验。机制砂作为细集料使用时,其有害杂质、颗粒形状、粉尘含量及砂的表面特征、坚固性、含水状态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我们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粗骨料除了同样满足细集料要求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强度,其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必须满足试验要求。外加剂是根据功能需求及当时的实际情况而添加的材料,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2.4做好控温防裂工作
控温防裂工作是混凝土浇筑后续工序中的重要一环。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也要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因此,为了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首先要做的就是控温防裂工作。混凝土浇筑后,并不意味着混凝土施工的完成,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在于后期的控温防裂的养护工作是否做到位。相关的建筑企业应该成立测温养护部门,专职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控温防裂工作,减少因温差过大导致成型的混凝土出现裂缝。若在施工条件和造价控制允许的基础上,可以制订温控方案和配备信息化现场温度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智能易操作,同时覆盖的范围广,能够全面准确地收集温度控制与防裂数据,实现对裂缝的动态监控,同时能够对施工工艺做出精准评价,调整并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3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3.1振捣施工
利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来完成相应施工时,需要完成相关的振捣工作,在进行振捣时,需要全面分析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全面解决,同时,对混凝土中的缝隙或气体进行全面消除,并有效完成混凝土填充工作。在实际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振捣设备进行合理化利用,在插入振捣棒时,需要确保快速性以及准确性,但是在拨出的时候,需要尽可能放慢自身的速度,这样可以使气泡出现概率得到显著降低,并使混凝土施工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保障。
3.2混凝土制作
混凝土制作在房建建筑工程浇筑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要与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协同合作,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接受相应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制作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要按照各类原材料的比例对其进行配制,确保混凝土制作满足工程设计规范,体现混凝土的性质,为浇筑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施工人员需要对水、沙石、水泥及外加剂等的比例进行明确分析,在正式制作混凝土之前需要开展相关的实验,确保其配制出来的混凝土符合房建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实际需求,确保其达到结构质量要求。施工人员要明确混凝土原料的加入次序,做好混凝土搅拌工作。混凝土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构件性能不佳,所以施工人员要预测现场施工环境,尤其需要注意空气中的含水量,防止其影响混凝土性能。
3.3运输
混凝土离析对混凝土质量是十分有害的,为了不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浇筑时坍落度符合要求,并在混凝土初凝前有充足时间进行浇筑和振捣,必须控制混凝土运输距离和时间。如若混凝土已经出现了离析,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在混凝土材料配比及浇筑温度都合适的情况下,运输作为关键环节,必须提前考察并制定最合理的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工具,掌控好运输时间和距离。运输的路线应根据当地混凝土供应商实际地点和项目地点,综合考虑当地空气污染情况和环保管制要求,道路准许运输时间等情况。将一些影响混凝土供应和运输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和质量要求。当工程建设需要的混凝土量很大,一条供应路线难以满足时,可以增加一条备用路线共同承担浇筑任务,以免在浇筑时无法满足供料而产生大量的施工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在温度较高或较低的季节运输时,应采取降温或保温的措施。
3.4混凝土养护
结束混凝土浇筑作业后,进行强度和硬度等技术指标的检查,保证达到房建工程的要求。按照养护作业方案,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控制,保障表面保持湿润的状态。夏季养护作业的开展,必须要注重水分蒸发的情况,做好湿度与温度的控制,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达标。
结束语
综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开展需要满足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实际要求,施工人员在落实各项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掌握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其在前期工作中要做好相应的材料准备工作,确保自身的工作能力可以达到浇筑施工要求,还要做好材料配置和养护工作等,全面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增大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凤飞.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陶瓷,2020(11):95-96.
[2]周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9(24):128-129.
[3]张鹏翔.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