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赵萍

(山东东营供应幼儿园 山东东营 257000 )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幼儿年龄小好奇、好动、好探索,对生活中的危险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会保护自己,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使安全工作落实到位,行之有效。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和环境创设,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安全教育 自我保护 有效性

正文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幼儿园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教育现状,旨在能够将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使安全工作落实到位,行之有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一系列科学预防方法和措施,充分挖掘和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幼儿园安全问题提出的原因

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摔伤、拥挤踩踏、火灾、食物中毒……在这些意外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在无意识中造成的。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确保幼儿的在园安全,幼儿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要求。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表现为说教多、实操少、要求多、落实少,幼儿学习兴趣不高。安全教育中大多处于片面强调成人对幼儿的被动保护,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实践层面欠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不够,一旦意外发生时,幼儿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如何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以及保护他人的能力,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图片5.png 

 

 

1 2021年在册幼儿安全行为调查表

幼儿

 

班级

幼儿

班级

人数

能主动实施安全行为

(优等率)

能被动回应安全行为

(中等率)

安全意识、

行为差

(差等率)

优等率

比率%

中等率

比率%

差等率比率%

 

33

26

5

2

78%

15%

7%

中一班

28

23

3

2

82%

11%

7%

中二班

29

23

4

2

80%

14%

6%

小一班

24

19

3

2

80%

13%

7%

小二班

25

20

4

1

80%

16%

4%

小三班

25

18

5

         2

72%

20%

8%

  

164

129

24

11

78%

14%

8%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安全行为优等率为78%。还有8%的幼儿,对安全知识知掌握甚少,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相脱节;14%的幼儿安全水平需在原有基础上向优秀发展。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为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将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屏障,加强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幼儿保护自身的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组建安全网络机构,落实安全责任制

我们把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性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分析安全工作存在的隐患与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营造强有力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1)树立三种意识

树立责任意识,做到事事有人管。首先幼儿园将精细化管理纳入到安全管理中,从落实安全责任入手,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负总责,协调抓;后勤园长负专责,专门抓;教师负职责,具体抓。做到权利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通过责任体系的建立,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营造强有力的安全工作氛围和环境。    

树立忧患意识,做到事事有安排。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的操作规程,养成“细心、耐心、精心”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明确目标任务,细分工作职责,理顺工作过程,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都要责任到人,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做到共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幼儿园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化解每一个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树立员工安全意识,做到人人都参管。通过组织多种教育方式转变教师观念。紧密结合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寻找“不安全隐患”,充分发现和暴露问题。对发现的设备问题从设备管理上入手,规范问题从操作规范上入手,开出对应的“药方”。教师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使安全工作做到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谐、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精神环境,让幼儿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安全保障。

2)强化四个预防

防管理意识缺乏标准不到位。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在日常的执行中,有时缺乏对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就削减了安全标准的防范力度。为确保幼儿安全,幼儿园与教师、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依法履行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安全工作检查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教学设备、设施的维护、幼儿园活动场地的使用、集体进出的秩序等有专门老师负责。在工作中做到眼勤、嘴勤、腿勤,经常在园内外“查一查、问一问、走一走”,把不安全的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防安全工作流于形式预想不到位。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过程中,管理工作多处于应付状态,不能居安思危。幼儿园配齐警棍、盾牌、钢叉、电子探头等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形成幼儿园安全的立体防护网,全面提升幼儿园的技防能力。定期的聘请社区安保人员到幼儿园讲课,现场指导物防的使用方法,传授技防知识,熟悉和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师幼的安全意识。

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幼儿园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组织教师开展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重点对教学楼、食堂操作间、班级电器设备、户外游戏设施的安全情况,幼儿园大门及附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周边的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进行事故隐患严格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建档,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对暂时不能整改的,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安全检查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防关键环节管理疏漏不到位。关键环节的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幼儿园在每月最后一周都要组织一次防火、防水、防灾、防盗等现场演练活动,让幼儿、家长、员工在实际演练中增长安全知识与技能,起到警示作用。节假日前后要通过安康家园网络,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人身财产安全专题家长学校活动。并建立幼儿的跟踪成长档案,及时调适和监控问题幼儿的心理状况,督促家长做好监护工作。

4)完善五项制度

建立安全值班巡逻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值班工作,做到天天有人巡视检查工作。幼儿户外活动时安排保健医和后勤园长在不同地段进行安全检查;离园期间安排各班教师在楼道、大门口检查并目送幼儿安全离园。同时对门卫制订全面、具体地职责和要求,每天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对外来人员必须严加盘查,认真登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建立安全隐患登记和报告制度。牢牢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消除每个薄弱环节、每个细节的事故苗头,彻底消除不安全隐患。对户外大型活动的器械由保健医负责检查登记造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幼儿园的房屋、水电、场地、玩具、用具及大型活动器械经常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完善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严把食品原料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正规渠道定点采购食品,严禁购买腐烂、变质食品及原料进入幼儿园,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确保幼儿食品卫生安全。保健医认真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安全条件,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食谱和定期做好幼儿营养计算,做好干稀搭配、荤素搭配,保证幼儿食物营养充足平衡,多样丰富。  

建立校园矛盾排查和调解制度。加强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园间出现矛盾后的监管,及时有效地调解处理化解矛盾纠纷。在摸排的基础上建档入库,切实做好治安管控工作。对有严重不满情绪、扬言制造事端人员,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责任人员,逐一见面逐人谈话,积极化解矛盾纠纷,逐人落实稳控措施。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措施。为增强幼儿的自救意识,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幼儿园建立健全了防火、防汛、防爆、防欺凌、紧急避震等演练方案、食堂安全工作应急救助预案等六套安全预案。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应付灾害的能力,让幼儿在行动中可以学会生存、学会自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不仅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而且还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有效环节随机强化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源头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

1)、从环境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幼儿园里注意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环境的创设中,让幼儿在环境潜移默化中不断的提高安全意识,懂得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在幼儿园各个角落的墙面上画上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在所有电器插座旁,贴上幼儿自制的安全标志。让幼儿每天在活动、入园、离园时,轻松、自然地认识各种安全标记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在教室的互动墙上专门设立“请你跟我这样做”安全教育宣传区,为幼儿提供一些图书、图片,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在欣赏色彩鲜艳的版画,学习琅琅上口的儿歌、浅显易懂的故事中,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能力。创设安全教育小画廊。让幼儿做幼儿园环境的小主人,运用绘画技能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如:“地震了怎么办”、“过马路左右看”、“我的家在哪里”等绘画活动。不仅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又为幼儿分享经验提供了平台,拓展了学习空间,强化了安全意识。在每天的晨间谈话中,还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同时我们还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另外通过家园联系网、班级家园群等,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家园携手共同教育的安全教育的目的。

2)、从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开展安全教育

在幼儿入园时,保健医和早班教师认真把好入园关。除检查身体状况外,还要细致地检查每一位幼儿的口袋、书包及手里是否携带小钉子、小纽扣等危险物品,因为这些物品有时会对幼儿造成伤害,发现后及时收回,并指导家长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意外的发生。在幼儿就餐时,教师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烫伤事故,教育幼儿吃饭时不嬉笑打闹,避免异物进食管;在开、关门时提醒幼儿开、关门时注意安全。此外,教师利用生活事例教育幼儿,如随机拍摄幼儿盥洗室玩水,户外游戏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分析怎样玩才安全。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让幼儿认识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情感安全的培养,让幼儿在危险到来时不慌张、不害怕,有安全感。

3)、开展安全教育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确定以“用火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五官保护安全教育”、“保健自救安全教育”、“紧急撤离、疏散、逃生安全教育”这十个方面为内容,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逐步形成幼儿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园本教材,以此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情感,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注重家园合作,实现安全教育家园一致性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基础。我们对家长积极做好各项安全意识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使他们明白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地,请专业人员讲授消防、食品安全、幼儿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在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一起“成长”,以“幼儿的心态”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成长。帮助家长认识对幼儿实施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安全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一致性、整合性、和谐性、达到丰富幼儿安全知识,养成他们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培养他们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6岁儿童身体的各种机能水平较差,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的协调性差,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又喜欢东奔西窜,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增强体能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对幼儿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孩子的体质,如:每天从晨间活动到离园活动,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的安排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动静交替、强度和密度协调搭配,发展他们灵活、机敏、协调的动作。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无形中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据班上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评估标准和体格锻炼计划,发展幼儿动作灵活性和敏捷性,定期进行评估,减少事故的发生。如通过玩“抢椅子”“大风和树叶”等游戏,提高幼儿的躲闪能力。通过“抓尾巴”、“跨越障碍”尝试越过障碍物等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和训练,提高幼儿的行动反应力,增加了幼儿自救逃生的安全常识,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  活动后幼儿安全行为情况测评

幼儿

班级

幼儿人数

能主动实施

安全行为

(优等率)

能被动回应安全行为(中等率)

优等率

比率%

中等率

比率%

 

33

29

4

88%

12%

中一班

28

26

2

93%

7%

中二班

29

27

2

93%

7%

小一班

24

22

2

92%

8%

小二班

25

23

2

92%

8%

小三班

25

23

2

92%

8%

 

164人

150人

14人

91.5%

8.5%

调查结论:由以上表2可看出,幼儿园经过对策实施和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安全教育,全园幼儿安全优等率提升为92%。

我们本着“宁可有备无患,不可无备有患”的原则,提高自己的责任心,认真开展每一个安全教育活动,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使幼儿获得各方面的安全知识,提升安全自护能力。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危险和意外的发生,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构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屏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广爱《如何在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

2.邵宇 《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作者简介:赵萍,女,幼儿园一级教师,一直工作在幼教一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教学能手”。寓教于乐,尊重、信任幼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家长的信任。教学格言:爱心献给幼儿,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