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旻悦

​(上海市宝山区罗南中心校,上海宝山201907)

摘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认识。新课标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思维等,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推行项目化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项目中积极思考、敢于探究。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需创新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保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实际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

正文


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的今天,语文教学不应局限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应该由教师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项目化学习为教育领域的新概念在许多学科教学中执行项目化学习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的提升。语文作为综合性学科,为保障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效果,教师需准确把握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及特征细化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形成全新的教学方式。

1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特征

    目化学习广受关注的教学概念,清晰界定了时间范围,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从项目着手,思考和探究问题,从中得到可靠结论。项目化学习下,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学习任务,也可与小组成员合作,通过协作积累和应用知识。按照学科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情况,其具有以下特征

1.1基于项目

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不同,项目学习下一切“教”与应该围绕项目来进行。从根本上来看,项目化学习为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反映到现实实践的一种特殊模式,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后,能依据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尝试探究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凸显项目化学习的优势教师在教学时将语文学科与教材的人文主题高度融合,让学生探究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1.2学为中心

现阶段各学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所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语文学科中也是如此,推行项目化学习时必须“学”为中心让教师充分引导学生,使学生深受教师启发,拓展思维,发展能力从浅到深思考和探究问题。

1.3指向素养

语文学科中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能让学生逐步改变对语文学科的固有印象,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高效参与各种项目任务,从中积累知识,并促进知识的内化。按照项目类型任务情况,学生在项目中能逐步具备更强的语言应用、小组协作、思考探究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

2.1重组学科课程,开发学习内容

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应保障学生充足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积累知识,并尝试应用知识。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应被动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一定的思考,向教师提出疑问,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并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其学习水平。按照项目化学习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需要重组学科课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使学生在课堂课下,都能根据教师的安排来学习巩固知识具备创造性、探究力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教材内容,此条件下提出问题学生自觉思考这些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设置问题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等,使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荷花一课实现项目化教学,教师按照“提出问题、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理论主题活动、个性化探究”的思路来细化教学路径。围绕文本内容,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以下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竹子,还有人喜欢兰花、菊花这些植物都有哪些品格,依据你的经验,举出一些例子根据你平常对荷花的观察,荷花有哪些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在提出这些思考问题后,将调动学生的思维。此后教师应围绕课文内容为学生安排各种实践项目学生进入附近公园,观察荷花的色彩、形态等,并记录其实践经历内容及结果部分学生还可利用网络查询与荷花相关的内容,如荷花品类、生长环境、寓意、与之关联的其他文学作品等。这些实践活动下,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据此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后教师需在课堂上构建荷花主题课程,学生朗读全文,分析文本意思及段落结构,使每个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标记或者记录其对文本的感受后续教师应安排讨论课程,让每个学生分享其观点。

2.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

结合项目化学习特点及要求,教师应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并在情境内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问题驱动下独立探究,或者与他人合作,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为保障情境的作用,教师需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选择趣味性要素,并注意情境的呈现方式。如“草船借箭”一课,根据对本单元几篇文本的分析,发现其文本基本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为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在利用项目化学习理念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选定历史人物故事这一主题,据此统领单元内容学生同步阅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课文提取出关键人物、事件、历史背景等。教学初期,教师可用多媒体学生播放本单元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边观看视频思考文本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主动的学习行为当视频播放完以后,教师需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使学生阅读课文为学生设置以下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本内容,并总结你从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情境驱动下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积累语文学习经验。

2.3跨学科交流学习,探索世界的真实

语文学科包含的知识点相对繁杂当前的条件下保障教学水平,教师应做好跨学科交流学习工作,学生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师在备课时关注教学内容及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通过对有关对象的调查走访,可从语文知识挖掘其他的学科知识,此后组织跨学科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可以多个角度来进行。如“腊八粥”一课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在课前应提前布置与“腊八粥”相关的场景,并设计“做腊八粥”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准备“做腊八粥”时所需的、碗米等材料。同时教师需为学生安排课前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查阅腊八粥的步骤,并记录下来;获取腊八节这天各地的特殊习俗正式上课后,教师需首先带领学生分享各自收集到的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相关内容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腊八节”。此后,学生阅读文本,意识到作者腊八节这一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同时教师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腊八节”的相关艺术作品,使学生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学习本篇文本,使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探索其他的节日文化

2.4组织探究活动,保持协作学习

项目化学习教师应为学生安排一定难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各方面探究,从探究中储备知识、提升技能。探究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由小组长根据组员情况,清晰规定各组员的任务一旦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组长应带领组员来全面协商,找到突破点。“借物喻人”这一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中,刷子李这篇课文为例,为让学生掌握通过描写来烘托的表达手法,教师需提前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使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寻找课文中借物喻人的语句。一些学生的语文素养偏低,无法快速找到文中的相应描写。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多学生可打破思维限制,在相互协作中产生思维碰撞,实现语文的深度学习。当各小组完成了探究任务后,教师应让小组之间分享其讨论成果评价每一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对于小组合作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细致化分析,尝试找到问题的答案。无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哪种观点,教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收获自信,在学习语文时遇到困难时绝不气馁不断寻找新的学习方法总之,项目化学习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意义重大,教师教授知识点时组织扩展性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此活动中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新问题,感受协作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语文为小学阶段的重难点学科。为当前的条件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尝试采用项目化学习方法,使学生围绕项目展开探究建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马海荣.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3,(06):139-141.

[2]杨柳月.项目引领,致敬英雄——谈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革命文化作品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8):97-99.

[3]钟欣.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3):44-46.

[4]李雪娟.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项目化学习探究[J].新智慧,2023,(35):70-72.

[5]陈永腾,黄静.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3,(24):67-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