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分析与优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分析与优化
正文
引言
电力供应是用电设备工作的前提,电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能源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力能源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电力控制系统的优劣,决定了电力发输电与供配电的效率。集控运行控制系统是目前比较常用和技术成型的控制系统。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厂能源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更加实时的、远程的有效载体。此外,集控运行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调控节能减排,通过优化系统来降低运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运行效率。
1火电厂集控运行分析
集控运行属于火电厂发展过程中统一进行生产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目的在于应对火电厂单个锅炉运行管理机制的问题。当前,很多大型、中型火电厂为确保工作效率都会利用集控技术针对锅炉设备、发电机组设备、汽轮机组设备等进行控制,使各类设备的操作可借助集控系统高效化完成。具体操作期间还可以结合每台机组的实际情况独立性、分离性地完成操作任务,形成良好集控运行的作用。在火电厂中的集控运行正常操作的情况下,一旦发现机械设备没有定期做检查、没有合理进行保养,就会自动化暂停运行,此情况下必须要执行已经停止运行设备的检查工作、维修工作等,让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2火电厂集控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主汽压力系统的合理管控问题
就现阶段发展而言,火力发电厂对主汽压力系统的管控,主要是利用主汽压力计算公式来完成的,并且此公式能够极大地满足中国在这一领域中的需要,促使工作难度降低,逐渐减少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其在主汽压力系统的管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这就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充分掌握此项技能。然而在具体的应用中,部分火力发电厂在间接能量平衡系统的应用操作上,还是会存在些许的问题,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一定要借助能量平衡公式,来重新展开相关计算。
2.2过热气温系统的控制问题
锅炉运行过程中针对过热气温系统进行调控时,宜借助于控制系统进行,但在实际调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复杂因素,因此调控过程中易出现误差,由此而造成焰心温度与煤水比例不符情况发生,不利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优化人员配置,配置的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并能够对系统中微过热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针对煤水配比进行调节,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另外,除了日常操作中易出现问题外,系统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运行的质量。
2.3再热气温系统的控制问题
再热气温系统的控制问题的出现,对于火电厂的工作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一直都是火电厂的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与过热问题相比,再热气温系统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运用的技术更加难,程序更加复杂。很多火电厂解决这种问题都是运用的同样的方式,就是减温水的形式。但是,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却没有那么简单,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3火电厂集控运行优化对策
3.1优化工质管理
a)竭力回收疏水。在火电厂冬季运行期间,为避免空预器冷端出现低温腐蚀问题,技术人员需在空预器运行环节安装一次风和二次风暖风器,并在集控运行系统的采暖系统中设置暖风器控制模块,回收暖风器和采暖系统的疏水,避免因疏水外排而加大机组的补水率,影响机组运行效率,加大能耗。细化来说,技术人员可通过集控运行系统的控制模块参数设置,将疏水回收至排汽装置处,规避疏水带来的负面影响。b)清洁受热面。为避免受热面聚集过多灰尘,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洁受热面,通常每个工作周期清洁一次,清洁内容包括锅炉的高低温受热面、脱硝系统、空预器,要求实施全面吹灰处理。同时,考虑到吹灰疏水外排带来的工质浪费,建议火电厂收集吹灰疏水,对其实施取样化验,如果化验结果显示水质合格,则将吹水疏水回收至排气装置中,减少火电厂集控运行的除盐水供给,提高集中补水率,节约能源。另外,工作人员应对过热器的受热面、汽机通流区域等部分实施排污处理,避免污垢聚集,降低效率。
3.2完善集控运行环境
在外部环境管理中,为满足集控运行要求,要做好电子室环境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电源运行环境控制。在系统运行期间,要调节室内温度及湿度,避免空气湿度过大而造成结露现象。在内部环境控制中,要注意监测机组运行温度变化,避免因温度快速升高而导致系统发生警报,导致安全问题。
3.3科学技术管理
电厂无人化方向是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当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集控运行控制系统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并立足于最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发电机组的远程信号可靠采集和控制。然而,无人化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对电厂而言,信号处理应具有人性化,这就要求控制系统中信号接收和发送应实现简单且保证实时可靠,提升系统工作效率。例如,当对发电机组产生电量进行统计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搜索分类和处理,替代了传统的人工统计,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兼顾了运行控制的安全性。
3.4加强对集控运行系统的培训工作
对于运行技术的使用,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进行管理工作,保障技术的正确应用,约束员工的行为,对员工的操作和执行工作提供屏障。大部分火电厂对于集控运行技术有深刻的了解并应用到工作中,但是,对员工的使用和其专业能力的培养缺少,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行为,对工作的进程起到了阻碍作用,火电厂发展缓慢进行。因此,应该在系统的推动作用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通过考核的方式,考核通过者才可以进行工作,保证员工技术能力的提升,能够在进行工作时,有辨别危险的能力,对于危险因素进行上报,进行问题的解决。对于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实践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学习起来才会更加有动力,增加多方面的能力,汲取多人的智慧,增加实践的相关经验。
3.5创建集散系统控制技术
火电厂集控系统中涵盖了非常多的技术,其中有集控、集散技术等,为真正实现良好的集成降耗效果,应合理采用这些技术。在这些技术当中,集散系统控制技术应用中还涉及到了其他的技术,如分层控制模式等,这些模式都很复杂,结合此情况,应对每个具体的调整过程进行修正,然后化整为零,逐渐形成一个节能优化系统。采取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确保机组正常运行,合理控制各项参数,促使其接近于设计值,这样就可以将能耗,降低的水平。阀内漏对能耗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创建集散系统控制技术,可组建阀门内漏台账,人员结合台账,定期进行查漏,再加以处理,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能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做好疏放水调整这一工作,是很重要的,其可以有效降低水消耗,从而达成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还要做好启停机过程中的节能管理工作,在进行冷态启动的时候,需借助凝输泵给除氧器上水并换水,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降低凝结水泵运行的消耗。
3.6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智能化
当前火电厂集中控制智能化水平提升,在火电厂日常管理中应用模型分析方法,有利于促进集中控制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并依托于具体的软件环境,实现远程监控和模拟操作,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幅度下降。随着集中控制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的加深,需要充分发挥集中控制的优势,有效地解决集中控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火电厂集中控制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通过对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技术的多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这项技术的运用对火电厂来说具有挑战性。火电厂是提供能源的场所,对社会经济有直接的影响。运用集控运行的技术,运用不妥当,就会出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导致蒸汽系统的不稳定。为了改善这种问题,对温度的调节,可以通过设置空调的形式进行,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耿亚军.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21,(01):7-9.
[2]肖尤国.试论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的集控运行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01):55-56.
[3]田忠玉,李勇,李杰,等.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分析[J].科技视界,2020(28):86-88.
[4]柴磊.火电厂节能环保技术策略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3-23.
[5]刘英达.节能环保技术措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21(4):9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