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胜二区油藏开发效果探讨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王香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管理三区 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

胜二区分为水驱、三采、稠油、低渗四类油藏,2020年管理三区下半年以来产量低位运行,从稳产基础变化及主导技术手段欠缺两方面深度分析制约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从开井数变化、水井“三率”情况、超欠注水量变化、注采对应率变化、注采比、能量变化等方面解剖稳产基础变化。 针对存在问题,为提升油藏开发效果从存量提效和扩大新增储量两方面,制定4项工作方向: 1、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井组分类、单井潜力分析;2、分油藏类型,高效挖潜存量潜力;3、加强与地质所结合,积极争取新井井位;4、精细油藏分析,拓展油藏措施潜力新阵地。取得了一定效果,2021年产量呈现回升趋势,稳产基础逐渐改善。


关键词

稳产基础 产液结构调整 组合调剖

正文

1基本概况

管理三区管理着胜二区大部分以及T76南部区域,位于胜坨油田胜利村构造西南翼,北面、东面分别以7、9号断层为界,处于构造低部位,向西临近边水,在扇形分布的“扇面”区域。

管理面积20.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0198万吨。1965年投入开发,目前管理着875口油水井,综合含水96.9%,日产油水平740吨,累计产油3788万吨,采出程度42.2%。

图片1.png 

1 管理三区地理位置图

1.1油藏概况

管理三区处于胜坨二区构造的低部位,整装发育,邻近边水。主要发育四种油藏类型:1、常规水驱面积分布大,但处于高液量、高含水、高采出程度较阶段,受套坏影响,井网基础变差;2、三采、稠油等单元潜力较大,但处于整体单元边部的长条区域,非主体,且临近边水;3、低渗透单元受发育影响,注水状况差,“注不进,采不出”(表1)。

图片2.png1 不同油藏类型开发现状对比

 

 

 

 

 

2制约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

2.1开发稳产基础有待改善

胜二区综合含水于93年12月达到93.9%,油层普遍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无论在层间,还是平面上,均已严重水淹,层内水淹厚度增加,稳产措施效果变差。井况问题日益变差,套坏、套变问题严重制约着胜二区的稳产形势。

2.1.1开井数的减少

    管理三区开油井数、单井日注水量自2019年中期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较16年初开油井数减少22井,开水井数减少39井,单井日注水量较19年初减少12方。

图片3.png 

2.1.2水井“三率”指标有待提升

    水井三率指标中分注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开井率16年中期大幅下降后稳定略有下降,但自2020年以来再次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层段合格率同样2020年以来受超注水井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图片4.png 

2.1.3超、欠注水量高位运行

    超注水量在2016年底呈现峰值,其余时间均低位运行,进入2020年下半年起超注水量逐月增加,欠注水量一直高位运行,目前为1839方。

图片5.png 

2.1.4注采对应率有待提高

    注采对应率整体变化不大,但双向、三向以上对应率有所下降,单向对应比率增加,整体对应趋势变差。

图片6.png

    统计606个井层,静态注采对应率87.3%,动态注采对应率78.4%, 注采对应率较低的单元为沙一、沙二4-7砂组,井网破坏严重,不完善程度较高,这些单元储量失控32.5%,水驱失控34.2%。

图片7.png 

2.1.5地层能量保持状况有待回升

    2019年前管理三区注采比在1.0附近,2019年中随着注采比的下降,地层能量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平均动液面687米,注采比0.86。

图片8.png 

2.2主导技术手段欠缺

    管理三区共发育四类油藏,三采单元开发技术手段为聚合物驱,井网完善,注聚见效;稠油单元开发技术手段包括转周、氮气压水锥、微生物等技术;低渗单元依靠水井压裂、降压增注、压驱改善开发效果;中高渗水驱依靠改善稳产基础和注采调整。管理三区常规水驱油藏储量占比88.5%,油量占比88.31%,改善稳产基础+注采调整为主要稳产手段,但是改善开发效果技术手段较其它油藏类型较为欠缺。

    以欠注层治理手段为例,常年欠注水量居高不下,但常规水驱单元欠注层治理手段主要是洗井、酸化、作业等,对长期欠注层缺乏新工艺技术治理欠注的手段。

图片9.png 

3提升油藏开发效果的对策

    提升油藏开发效果主要途径存量提效和扩大新增储量两方面,相应制定4项工作方向: 1、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井组分类、单井潜力分析;2、分油藏类型,高效挖潜存量潜力;3、加强与地质所结合,积极争取新井井位;4、精细油藏分析,拓展油藏措施潜力新阵地。

3.1开展井组调查、建立单井潜力储备库

将单元化小为井组进行管理,找准井组存在问题,完善注采井网、均衡注采流线,持续推进产液结构调整工作;

按效益倒排油井,逐井逐层分析单井潜力,建立措施储备库,寻找提效潜力点。

3.2分油藏类型,高效挖潜存量潜力

3.2.1 水驱单元治理对策

1)狠抓水驱“三率”提升

    主要做法:制定提高 “三率”工作目标:消除超注层、不清层;“井网、管柱、增注”三优化治理模式;寻求地质所技术帮扶,提升重点下降单元“三率”。

    以提高“三率”控制递减为核心,狠抓水井治理工作,2016-2019年实施水井工作量在100井次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水井工作量大幅下降,2020年注采三率分别为83.8%、46.7%、69.8%,对比2019年底开井率和层段合格率分别降低1.4%、1.6%。2021年加大水井作业力度。

图片10.png 

2)狠抓油水井效益扶停

    主要做法:依托专项治理政策,加大治理规模;加强效益测算评价,提高规模效益;加强区、所结合力度,解决复杂疑难井;

     为提高存量井资源的利用,加大停产停注井治理力度,2018-2020年在效益测算的基础上实施油、水井扶停45井次,累增油0.95万吨,恢复可采储量5.8万吨,恢复水驱储量256万吨。其中2019年扶停井次最多,效果最好。

2021年加大扶停力度,预计套损井+措施扶停37井次。

3)积极实施产液结构调整

    利用周期注采、耦合注采、流场调控等调整方式,结合高含水液量主动关停,大幅度促进流场转变,动用弱驱剩余油,消灭含水99%以上低效液量。采取周期采油的方式,实现井组流线转变或近井地带剩余油重新富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多手段井组稳升调整

    持续开展井组注采调整工作,特别要加大多井组联动治理工作,目前已实施25井次,有效率53.3%,增油112吨,创效 40万元。待实施7井次。今年将继续加强井组注采调整治理工作。

图片11.png 

3.2.2 三采单元治理对策

1)完善井网促见效

    二区东三4注聚单元注采比低、聚驱控制差的边角井区,完善注采井网,提高井区储量动用,促进注聚区持续见效。目前已实施2井,待观察井组效果。

2)组合调剖缓回弹

    二区东三4含水回弹持续加大,对含水回弹井区实施组合调剖,结合降液、提液等产液结构调整扩波及、均流线,延缓回弹;水井工作量正干3井,待干2井,油井已干1井,待干2井。

3.2.3低渗单元治理对策:降压增注,恢复地层能量

1)降压增注,恢复地层能量

    152单元地质储量58万吨,采出程度仅为7.4% ,单元水井相继因注水压力高停井,开发形式急剧变差。积极与工艺所对接引进活性增注剂降压增注技术,目前已实施开井,观察效果。

2)压驱实验调流线

    143单元沙三中32层含油面积:0.61km2,地质储量:13.7万吨,累计注入量1.8万方,亏空1.5倍,且井区内流线不均衡,主流线油井含水高能量差,其他油井能量差,开采效果差,目前关停主流线油井,水平井压驱注水,以期达到大压力梯度变流线作用,目前正实施。

3.3加强与地质所结合,积极争取新井井位

    管理区在潜力失控区摸排油、水井新井工作量9井,下步与地质所加强结合,争取新井井位,扩大增量储量。

图片12.png 

3.4精细油藏分析,拓展油藏措施潜力新阵地

       二区沙一单元初期主力开采沙一11131532等主力油层,2010-2018年期间,主力挖潜沙一14层生物灰岩潜力,措施累积增油2.575万吨, 通过西南—东北方向剖面对比4、5、6砂层组大面积发育,属于针孔灰岩,解释干层或者未解释层,为沙一单元2021年潜力新阵地。

3.5岗位融合,一体化决策,打造开发团队

    技术室现有人员岗位融合,建立三个一体化管理项目组,项目组固定“2+2组合”,2个单元管理岗+2个工程技术岗,技术室其余工程技术岗人员面向三个项目组。

 图片13.png

    明确各项目组存量产量、成本支出两项的基础目标、创效目标和四项单元控制提升指标,引导项目组既重视当期单元效益,又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

3.6效果评价

3.6.1今年分月产量情况

图片14.png 

3.6.2稳产基础指标稳中有升

    动态注采对应率、层段合格率、水井开井率等注水质量指标稳中有升,超注水量、欠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

图片15.png 

4几点认识

1、水驱单元需加大水井长效投入、提高“三率”指标,夯实稳产基础。

2、水驱单元产液结构调整、多手段注采调整,可减缓水窜,降本增效。

3、三采单元井组组合调剖对于减缓含水回弹有较好效果。

4、稠油、低渗透单元积极应用新技术改善开发效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