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数字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戴梦

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 330199

摘要

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正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动力。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应用数字技术,使教与学实现信息化,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本文对数字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字技术;现代教育教学;应用

正文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现代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在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且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一、数字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好处

1.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师由“教”向“导”的转变,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由“课堂讲授”向“课堂讨论、问题解决”转变。数字技术不仅可以把学生带到真实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而且可以把教师从繁杂的信息中解脱出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数字技术推动课堂转型,提升其开放性、互动性和弹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路径,基于兴趣和需求。教师利用数字化工具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掌握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深度,进而进行个性化教学。数字化教学有助于教师洞察学生学习动态,追踪知识掌握变化。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中,教师借助数字化资源,如教材、大纲、标准和课件,可将抽象知识视觉化,激发学生兴趣,助其直观理解教材。这些资源适用于课堂内外复习,提升备课效率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数字化教学还促进师生间线上互动,超越传统面对面交流,提升课堂效率。兴趣驱动学习,是内驱力的关键,如布鲁纳所述,兴趣是学习材料的最佳激励。对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催生学习动机,推动思维活跃和智力提升。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探索,兴趣是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在智力发展和知识创新中,兴趣扮演核心角色。现代教育引入数字技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真实情境,制作课件和动画呈现抽象内容,如动态展示教材难点。例如,可制作课件以视觉效果解释复杂概念,使用动画描绘事物关系和演变过程,提供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同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模型,演示事件发展。在课件设计中,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通过现代信息工具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二是利用数字技术能激发学生兴趣。其教学方式直观生动,如数学课借助课件将抽象问题视觉化,枯燥内容变得趣味盎然,复杂概念简化易懂,使抽象问题具象化。这会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学习热情,自然吸引他们的课堂参与。三是数字技术可创设新情境。通过恰当应用,教学中的内容能以更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3. 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传统教学在互动性和网络环境中的局限性阻碍了丰富内容的呈现。数字技术利用视频、音频课件等交互界面提升理解和记忆力。整合数字资源与传统手段,扩展学习途径,激发兴趣并优化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育短板,增强学习效能。电子书包利用互联网或无线网络,实现实时获取学习资源,如平板、手机查阅视频和试卷。 促进学生资料检索,提升互动交流效率,超越传统教学在互动与情境体验上的优势。数字技术如视频课件和音频解释,超越传统板书传授复杂知识。利用数字和丰富的传统资源,优化学习效率。利用手机等设备,视频课件与在线讨论提升学习效率,优化体验。数字技术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在于其能营造互动环境,适宜呈现生动内容。数字技术,如视频课件和音频,通过交互式界面提升理解,超越传统板书教学。整合数字资源于传统教学,如教材,丰富学习材料,提高效率。虽然效果显著,但对涉及动态视觉或实践内容的教学不够理想,因为互动与情景体验至关重要。然而,数字技术能通过交互界面增强理解,如课堂上教师利用视频或音频课件讲解,主要依赖传统方式。若仅依赖黑板,学生吸收会受限。因此,借助数字技术,学生可通过平板查阅资料,提升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将数字资源与传统课本结合,如网络学习和在线资料,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结合使用可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数字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学生移动学习。电子书包相较于传统书包,具备更强功能、便捷操作及广泛应用。核心特性包括:(1)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支持互动学习;(2)强大的交互能力,促进师生与同学间的交流;(3)个性化学习选项,适应个体需求和兴趣;(4)自定义应用程序,适应多元学科和学习阶段;(5)可分享的内容,利于知识共享。优势体现在:多平台教学资源、动态互动、个性化定制和知识分享。

2.泛在学习环境

泛在学习环境(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 ULE)是指所有的人、设备、环境、内容和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同时都可以参与到学习环境中去,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泛在学习环境中,数字化技术驱动的移动终端和网络支持师生实时互动与协作,强调课堂内外的无缝连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移动设备促使形成全天候学习模式。ULE促进资源分享,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全面支持教学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普及,人们借助数字工具进行在线学习,更灵活,利于自主探索,实现泛在式学习。这种模式革新了教育资源开发,超越传统,提升教学适应性。学习者能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教材、方式和媒介,实现个性化学习,其中自主学习是核心。这种方式革新了教育资源开发路径,传统资源得以创新。教学上,它突破时空限制,提升课堂灵活性,让学生能根据需求选择教材内容、形式和媒体进行自我驱动学习,实现新的学习突破。

3.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和传感器驱动的交互系统创造三维环境,用户沉浸在其中,传感器追踪行为并实时反馈,形成沉浸式体验。关键技术依赖现代科技,包括多元仿真系统。与VR不同,AR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视频,实现互动与三维融合,常被误认为虚拟现实。其实,AR的核心在于交互,展示环境变化,虚拟与真实环境同步显示或互动,又称为增强现实。它是通过计算机生成三维图像并与现实环境叠加,以促进用户观察与互动。简单来说,增强现实,尽管被称为“虚拟现实”,实际上是交互技术,用户能互动并感知环境变化,有时被误解。实际上,增强现实就是“虚拟现实”的交互表现,允许用户在互动中观察环境动态变化。增强现实,或简称“虚拟现实”,是一种交互技术,让用户与环境互动并观察其变化。

4.人工智能教育

1. AI教育:提升教育智能化,目标培养认知与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效率,个性化以应社会需求。现代教育重全面发展,AI推进全人成长。技术革新促教学改革。AI教育核心在个性化,顺应社会变革。利用技术优势,培养综合能力符社会期待。现代教育聚焦AI技术应用,提升学生素质及个性化,适应社会发展。目标是助学生适应当代需求。AI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点在于综合素质培养,强调教育教学中的综合素养训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就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化培养,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是学校对于人工智能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当前很多学校对于人工智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科学有效地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并不多。第二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实践机会。当前大部分学校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时都会安排实践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开展实践课程时难度较大。最后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主要应用于教学课件制作、实验操作、课堂互动等方面。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标准,导致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流于形式等问题。

5.建立数字技术学习资源库

新课改关键在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库。教师依据库设目标,考虑学科特性和学生需求。目标导向设计,内容活动遵照课程标准,灵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分析,主体驱动探究,提升实践创新,数字技术推动创新。教师根据学生特性选择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或探究)。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分析,教师引导能力培养,探究深化理解,促进实践创新。学生自主利用数字平台资源,教师提供素材,激发创新。教师引导持续学习,通过探究归纳,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平台资源自学,鼓励创新。探究式学习助于知识总结与理解深化,持续提升实践创新。教师辅导学生有效资源运用,激发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教师提供素材,开发创造力。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辅导学生有效使用平台资源,提供支持,激发创新。学生借助数字技术平台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相关资源,鼓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习惯等,有选择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数字技术能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它能充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和提供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为他们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地指导。数字技术驱动多元化教学实践,涵盖讨论、启发、案例和情境式方法,促进目标导向教学。它推动自主学习,培养学习习惯,革新传统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所示。关键在于,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展示了其在提升课堂效率中的作用。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数字技术正在重塑课堂,提高教学效能,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例。例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显著实例。

三、结语

总之,数字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驱动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和推动创新的教学理念,正在深远重塑传统课堂。数字化内容的广泛应用,推动教学方式革新。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探索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效率。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趋势,深化研究并实践数字技术于教育中的应用,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成效。探索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路径,以提高我国现代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人工智能视域下现代教育治理的赋能与重塑[J]. 刘尧.教学与管理,2021(18)

[2] 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AI双师课堂《救援呱呱》为例[J]. 廖栩;陈雪松.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8)

[3]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现代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 刘悦;张秀梅.中国轻工教育,2019(03)

[4] 人工智能对混合式教学的促进及生态链构建[J]. 戴永辉;徐波;陈海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