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刍论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策略
正文
引言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和合作,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促进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独立思考,还要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和学习,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为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之间角色分配不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学生之间角色分配不清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在小组中充当“搭车”的角色,依赖其他同学完成任务,而另一些学生则承担过多的工作量。在小组中,如果某个学生一直被他人提供答案或代替其完成任务,那么他就很可能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会相应减弱。承担过多工作的学生可能感到沮丧和压力,影响其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应该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但如果存在角色分配不清的情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就会受到负面影响。有些学生可能对合作缺乏积极性,只顾自己完成任务,忽视了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角色不清可能导致学习成果的不公平分配。如果某些学生承担过多的工作量,而其他学生没有充分参与,那么学习成果的产出和积累也会不公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可能引发学生之间的不满和比较心理,造成不利于学习氛围的局面。
(二)学习目标和任务设定不明确
有些小组可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任务,导致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迷失方向,无法高效地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带来的坏处不容忽视。学习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下。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学生不知道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成果,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影响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学习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可能导致学习时间的浪费。如果小组没有明确的任务设定,学生可能会进行无目的、无效率的讨论,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会使学生难以判断何时任务完成,进而没有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提升学习效果。学习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可能使学生难以评估学习成果。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已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有利于他们检验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然而,如果学习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学生就会面临评估和反思的难题,无法全面总结和提升学习成果。
(三)沟通和协作技巧欠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技巧,给合作学习带来了诸多问题。缺乏沟通和协作技巧可能导致以下一系列的影响。缺乏沟通和协作技巧会阻碍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但如果他们缺乏沟通和协作技巧,就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影响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合作。缺乏沟通和协作技巧会增加学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因为意见不合或者沟通方式不当而引发冲突和摩擦,影响整个小组的合作氛围。这种状况既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可能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缺乏沟通和协作技巧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和目标的实现。在合作学习中,沟通和协作的能力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技巧,就很难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影响任务的完成和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角色分工和责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有效管理角色分配不清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管理对策:明确角色分工和责任。可以在小组成员确定之前,设计一个角色分工的流程。这个流程可以包括自愿报名或者通过抽签来确定每个学生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者等。通过明确的角色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将担负起特定的责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要确保角色的分工合理和均衡。在进行角色分工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经验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某些角色的集中和其他角色的空缺。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表现,选择经常做好笔记的学生担任记录员,选择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等。要提供明确的角色要求和责任承担。每个角色都需要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责任要求,以确保各个角色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例如,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记录员负责汇总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思考,时间管理者负责控制学习时间等。这样的明确任务要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充分使用小组组织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二)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老师需要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明确传达学习目标和任务。学习目标可以是具体的知识点掌握、技能运用或解决一道特定问题等。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保持高度的学习关注和动力。教师可通过提供明确的任务要求和步骤来引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例如,给定一道复杂的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合作解决,参考提供的步骤进行讨论、推理和验证。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按照明确的任务要求开展工作,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设计一些评估手段来检验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总结报告或者小组内部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这样的评估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任务的重视和主动性,并促进他们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我调整和提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参照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沟通和协作技巧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训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技巧。例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讨论或者团队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不同角色和情境下的沟通和协作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提供反馈。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和分享。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合作学习环境,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思路,并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鼓励,学生会逐渐积累沟通和协作的经验,进而提高其沟通和协作技巧。教师还可以提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工具和策略。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化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流程图等的方式来统计和整理思路,通俗易懂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教师也可以教授一些积极倾听和回应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倾听、包容和理解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技巧,可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有效产出。
(四)建立良好的团队管理和师生互动机制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和把握小组的情况,并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调整。教师可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小组观察,了解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情况、学习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支持,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不断询问和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讨论和互动,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共同构建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决策和规划。学生可以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分配、学习目标的设定以及学习策略的制定等决策过程。通过参与决策和规划,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责任,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等。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参考文献
[1]王爱菊.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3,(50):81-84.
[2]黄晴.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1):77-79.
[3]李树雷.“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32-34.
[4]陈上岭.合作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41-43.
[5]黄富英.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J].学周刊,2023,(32):103-105.
[6]杜鲜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刍议[J].成才之路,2023,(14):125-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