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体育核心素养策略创新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体育新课标理念;体育核心素养;策略创新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受重视。体育新课标理念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方向,所以相关方面应该认清这一点,积极进行体育核心素养策略的创新,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得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体育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体育核心素养策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滞后
体育新课标理念的推广和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旧秉承着滞后的教学观念,将体育课当成是副科,觉得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观念使得教师对体育课程不是很重视,阻碍到体育教育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理解不够深入,进而在具体教学中难以很好的落实,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
就当前的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依旧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一问题的存在也影响到体育核心素养策略的创新。就具体情况来看,基本都是教师进行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但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1】。除此之外,因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得体育课堂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学生热情不高
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不高,是影响体育核心素养策略创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更多的还是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对于体育、音乐等学科的学习比较忽视,进而在具体学习中热情不高【2】。除此之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缺乏知识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这样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核心素养培养自然更加无从提及。
二、体育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体育核心素养策略创新路径
(一)应用竞赛法,体现学生主体性
体育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合理引入竞赛法能够很好体现这一点,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在竞赛中,学生能够自主寻求提高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的方法,教师则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训练和比赛安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而且在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还能学会更好的面对各种挑战。在体育新课标理念下,需要体育教师积极做出改变,合理进行核心素养策略的创新,而竞赛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正好符合这一点。为此,体育教师需要认清这一点,结合学生实际和兴趣等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竞赛,如网球、兵乓球等。借助此,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合作竞赛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沟通以及协调能力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得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训练和比赛安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同时,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还得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寓教于乐
在体育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传授和体能训练,还得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合理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与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得精心设计各种趣味性强、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得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例如在篮球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比赛和小游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篮球的基本技巧,而不是单纯的反复练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篮球明星的高光集锦,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练习中感受到篮球的魅力。除此之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将体育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的将自身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体育技巧运用到户外活动中,如徒步、骑行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户外生存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探究式教学法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探究式教学不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寻找答案。在体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尤为重要。体育课教学不仅得学生掌握各种体育知识与技能,还得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合理引用探究式教学有助于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些体育技能或运动项目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以篮球投篮技巧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不同的投篮姿势和力度,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哪种投篮方式更准确和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很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动作示范,使教学更加的直观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动作要领的一种方式,更是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体育技能的关键手段。通过教师的亲自示范,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动作感受,从而在模仿和实践中更加有的放矢。为了有效提高动作示范的效果,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体育能力,注重示范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动作概念。同时,在具体示范的时候,教师还得注重表情、语言等非技术因素的运用,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5】。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下,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动画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体育动作进行慢动作回放、分解讲解。借助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细致、深入地观察和理解动作的每一个细节。而且这样还能打破传统学生体育学习的时空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有效的进行体育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新课标理念下,积极进行体育核心素养策略的创新十分有必要,能够很好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为此,相关方面应该认清这一点,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体育教学服务,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士君.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策略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2(10):82-84.
[2]李麒.浅析新课标理念下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J].青海教育, 2023(11):43-43.
[3]蒋晓婷.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体育课教学设计的研究[J].体育时空, 2018, 000(011):87.
[4]肖裕辉.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创新教学的优势分析及其教学建议[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4):2.
[5]姒建明,曹彩虹,杜冰,等.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体育课程建设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 2019(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