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涂文伟

唐山市第十一中学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

单元教学本就是课程视域重要构成,也是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有效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策略。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革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聚焦课程理论来整个单元教学活动展开全新设计,这样就能深化学生对于单元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是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鉴于此,本文也对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展开了探析,希望借此来为高中地理教学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视域;高中地理;单元教学

正文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本就承载着我党的教育方针及教育思想,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也成为高中地理教学重要任务,可是以往高中地理教学大多偏向于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及把握,忽视了学生其它能力及素质的培育,地理教学较为分散、琐碎,不利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形成。而基于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则能改进这一情况,所以近年来单元教学也成为教学革新方向,而笔者更是就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如下思索:

一、 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概述

    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元整体出发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然后再聚焦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这能突破以往非连续性、分散性的地理教学情况,让学生在单元教学引领下系统化掌握单元地理知识,另外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品质素养发展,十分契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新要求[1]。总之,单元教学设计主张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以系统论作为指导,构建出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相较于其它教学设计而言,其更加强调知识整体性、层次性及逻辑性,要求地理教师改变之前分散、局部教学的错误理念,从单元整体出发来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设计,这样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助推学生完善单元知识体系得以形成。

二、 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

(一) 综合多种来源,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课程理论认为,仅凭单一的信息渠道无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客观及全面性,所以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时,综合多种来源来设计,这样才能提升单元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此来利用恰当的教学目标助推学生成长。在这一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学生学情、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来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而且还需确保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切实达到理想的单元教学效果。以“植被”这一单元为例,其对应的课标要求就是:“通过野外观察亦或者是借助图像、视频,帮助学生学会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即可发现这一单元教学核心就是要让学生识别植被、探究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有效提升单元教学设计合理性及有效性[2]

(二) 分类指导,强化学生单元知识掌握

    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在推进时,为了能够确保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单元知识,教师还需在教学期间做好单元导学,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分类指导,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于单元知识体系的掌握,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要提前为学生制作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以此来帮助学生明确单元教学重难点,然后再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借此来落实因材施教理念,真正确保学生能够构建完善单元知识体系,从而有效优化高中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为例,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即可聚焦于这一单元主题“分析区域发展差异”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借此来引导学生提前思考:“假设要让你去分析两个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借此来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堂讨论,这样学生自然能够紧跟教师教学步伐,切实深化学生对于单元知识体系的把握,以此来起到较为理想的单元教学效果[3]

(三) 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构建完善单元知识体系

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地理知识间的关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借助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自然要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改变以往分散式的教学方式,从单元整体出发来对学生展开一点带面的设计,这样学生自然能够逐渐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单元知识体系,真正深化学生对于单元知识的把握,从而提升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效果。以“植被”为例,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即可先从单元整体出发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再借助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建构知识。如,第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线上校园植被景观,要求学生在细致调查过程中识别植被特征,同时感知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第二课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植被调查结果,同时指导学生接触植物标本,让学生对植被特征进行识别,以此来帮助学生从定量视角认识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第三课时则可以让学生借助图文资料定量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这一关系来合理规划要如何设计校园植被?这样学生就能在以点带面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对这一单元知识体系形成深刻认识,从而切实提升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效果。

(四) 聚焦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也是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也能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为此,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不能忽视作业设计,还需聚焦单元教学目标来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层次性、整体性、趣味性的单元作业,让学生在单元作业引领下深入掌握地理知识,而教师也能基于此及时把握学生单元学习情况,以此来为后续单元教学设计优化及调整打好基础[4]。以“植被”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即可从单元整体出发,聚焦单元教学目标来为学生设计如下作业:“假设你家现如今要就自己家中的草坪进行合理规划,你要如何借助所学知识来进行合理规划?”借由这一实践性、创造性作业来检验学生对于单元知识的把握,以及对于人地协调关系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效果,有效助推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得以提升。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不仅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革新,也是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重要策略,能够突破以往非连续的、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单元整体知识形成有效认知。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单元教学重要性,并且从课程视域出发来做好单元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助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从而切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焦洋,李春艳.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10):45-48+53.

[2]陈雪.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高考,2024,(02):47-49.

[3]邓蓓,高梅香.STSE教育理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地球表面形态”为例[J].地理教育,2023,(05):16-20.

[4]李辉.新课程视域下的地理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以上海版必修二第1单元“人口”为例[J].地理教学,2022,(01):25-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