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小学;信息科技
正文
引言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方法。项目式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围绕着特定素材及环境,基于开放式问题亲自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项目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发展自身能力及素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技能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本就具有较强实践性,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项目式学习法的应用,不仅十分契合该学科育人特点,还能有效驱动学生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下实践探索,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信息实操能力及信息素养。
一、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围绕着项目而展开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项目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求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设计项目任务及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在开放性问题解决中建构知识、发展技能[1]。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可谓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项目任务引领下实践及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一方面,项目式学习十分契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将其应用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中,能够让学生在项目引领下亲自实践、合作探究,这样学生对于信息科技知识的理解不仅会越发深刻,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信息素养,以此来进一步推进信息科技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项目式学习还能助推信息科技教学效率及质量提升。信息科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关键之处自然还是在于学生亲自实践、体验操作,而以往教师单方面的讲解无法达到这一效果,项目式学习则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动手实践,以此来真正助推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及实操能力提升,从而真正打造高质量的信息科技教学课堂。
二、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构建信息化情境,激发学生项目式学习欲望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构建信息化情境,即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辅助下产生项目式学习欲望,这样才能有效助推学生自主参与到项目式学习实践中。项目式学习若想有效应用,关键还是在于学生项目式学习欲望,身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情境主题,然后再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为学生搜集相关资源,这样就能整合课内外资源为学生构建出信息化情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明确学习项目,让学生在信息化情境中产生项目式学习及探究欲望,从而高效开展项目式学习[2]。以“留住记忆”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前为学生搜集QQ空间、微信朋友圈截图,或者是各式各样的照片,课堂导入环节以微课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借此来有效引出新课主题“留住记忆”,此后再围绕着这一项目主题来为学生设计项目任务,如让学生将自己生活记录上传到QQ空间,或者是网盘、微信朋友圈,让学生在项目任务引领下自主实践及探索,这样学生对于新课知识的把握自然会越发深刻,从而切实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效率。
(二) 合理设计项目问题,驱动学生项目探究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提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教师要想将其有效应用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合理设计项目主题,还可以基于项目主题来为学生合理设计问题,以问题来激活学生信息科技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自主探究、实践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创新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还能助推学生实践技能及创新思维得以发展。为此,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兴趣点及思维能动点合理设计项目问题,以项目问题来有效驱动学生项目学习及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信息科技素养。以“走进人工智能”为例,教师在这一课时教学活动开展时候,即可立足于项目主题来为学生合理设计如下问题:“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人工智能能够为生活提供哪些便利?”借此来激发学生探索信息科技的兴趣,然后再组织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在自主操作过程中对人工智能形成初步认识,
(三) 实施自主探究活动,设计差异化项目标准
项目式学习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加关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所以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应用项目式学习时,自然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并且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设计差异化的项目标准来有效引导学生项目思考、自主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于学生自主思维发展,进一步凸显出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3]。为此,身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还可以结合信息科技项目内容来为学生设计差异化项目标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亲历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助推每一位学生均能在项目式学习中提高自身信息科技水平。以“制作动态贺卡”为例,这一课教学重点就在于相应图层的建立、层动画的制作,教师为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把握,即可为学生发布如下差异化的项目式学习任务:1)制作“生日快乐”贺卡,加入文字的过程中还需加入背景图;2)借助逐帧动画制作闪烁的星星动画;3)借助传统运动引导动画层制作吉祥物动画;4)添加背景音乐及自己喜欢的动画效果。这样学生就能在分层任务项目引领下自主探究,并且还能避免统一化项目任务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助推学生在项目任务引领下建构知识、发展信息科技实践能力。
(四) 开展合作项目学习,做好任务分配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了多种形式,除了学生自主探究之外,合作学习也是项目式学习有效实施的重要方法。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合作项目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形成良好的思维碰撞,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项目式学习,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项目式学习热情。此外,教师在开展合作项目学习时还需做好小组任务分配,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在合作中有所获得及提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项目式学习实施效果。以“聪明的邮箱小管家”为例,这一节课主要是聚焦于建立账号、发送邮件、手机内容、汇总信息等方面,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聚焦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开展合作项目学习,在合理分组之后要求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组长、副组长、统计员、操作员,然后不同组员需要参与到项目任务实践中,如统筹管理事务、与组员一同商定电子邮件编写、对电子邮件编写情况合理统计并且做好邮件发送、保存等工作,这样学生就能有效提升信息科技素养[4]。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契合这一学科实践性特点,能够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较大的学习空间及实践平台,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掌握锻炼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于信息科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切实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效率及质量。为此,身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当在教学期间,充分认识到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并且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信息化情境,合理设计项目问题,以此来有效驱动学生项目探究、合作讨论,确保学生能够在项目实践中发展自身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淑妃.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4,(06):109-111.
[2]倪晓露.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2024,(07):75-77.
[3]索朗卓玛.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24,(01):19-21.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1.007.
[4]邹周亮.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3,(07):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