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指导实践教育
摘要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生涯规划指导;实践教育
正文
引言: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各种新职业层出不穷,学生们面临着更多的择业。高中生面临未来,往往会产生迷茫与无奈,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生涯规划引导。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上,同时也注重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学习物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等,使其能更好的适应将来职业环境。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将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渐成大势所趋。国家及各地教育部门亦开始关注生涯教育之推行,并透过课程设置与活动组织等各种形式来指导学生对职业生涯之思考与计划。
1.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当前教育环境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多重挑战和机遇。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更多的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去查找与职业规划有关的资料,认识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一些中学开始联合社会组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职业体验活动,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职业世界的认识。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的高中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仅有肤浅的认识,对于各种职业的具体标准、未来发展和职业道路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学生一般都是通过网络,家长或者教师等途径获得职业信息,而缺少系统职业指导课程则会造成信息片面,不够准确。多数高中还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正规的课程体系,有关内容一般都是整合在思想政治课或者班会之中,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强。专职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不够多,已有教师通常缺少专业培训,很难对学生进行高效职业咨询。并且,还有许多学生受家庭期望影响,在择业时倾向于顾及家长的看法而不是自己的利益,造成择业随意。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推广,很多专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择业感受到了更大压力,易出现困惑。除此之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忽略了心理素质的训练,致使他们面临未来的职业选择时信心不足,决策能力不强。
2. 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指导实践教育的策略
2.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生涯规划课程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物理课程中开设与生涯规划有关的探讨部分,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自身兴趣、优势和将来职业目标等。教师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的规划,确定近期与远期的目标。邀请业内专家或者校友举办生涯规划演讲,交流职业经历与发展轨迹。这些演讲能帮助同学们理解不同专业的需求及发展路径,以便对学习及专业方向有较好的计划。
例如,在教学《力与平衡》的过程中,老师可安排学生去探究各类建筑,以引发学生学习物理原理和思维的兴趣。学生们有机会分组探讨各种不同的建筑设计,如跨海大桥的施工,并研究它们如何有效地抵抗风和水的冲击,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阅读资料,走访实际案例或者做模型等方式,让学生对力量和平衡原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探究摩天大楼阻尼球之设计用意,并探究它对抵抗地震与风力之效果。这不仅使学生们理解了建筑设计中的力学应用,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吸引力。另外,对我国古代榫卯结构建筑稳定性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智慧对于建筑设计的意义,并激励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可以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并邀请材料科学、建筑工程、环境设计等领域的专家来分享他们的职业历程和发展方向。这一跨学科学习及职业规划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于《力与平衡》一书的认知,更为其今后学术及职业选择奠定了坚实基础。
2.2开展实验与项目研究,鼓励自主学习与探索
通过安排学生参加物理实验、项目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项目中学生既可以获得物理知识又可以感受科学研究带来的快乐,提高科学职业认同感。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自主地对物理有关职业领域进行学习和探究,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索精神。学生在自主研究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为今后择业奠定基础。
例如,光学实验中,当学生们通过实验观察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现象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他们思考不同材料(如塑料、金属、陶瓷等)的折射率差异。在此过程中,老师可参考材料分子结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等因素对光学性能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材料科学兴趣。在对材料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很自然地将其引入到材料工程专业中,并说明这门学科在现代科技,建筑和制造中的意义。通过对材料工程师工作内容,职业发展路径及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他们在光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潜在地奠定了今后职业生涯的基础。
2.3引入职业案例
教师可将物理有关专业的案例介绍给物理教学,如工程师,科研人员和教师。通过对这些专业的工作内容,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叙述,使学生对不同专业物理知识的运用有所了解,并激发其对专业的兴趣。
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章节里,教师能够通过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物理学的知识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例如汽车司机需要通过了解汽车匀变速运动来掌握加速和减速技术来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必须采用物理学的原理,确保汽车在各种速度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另外,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交通警察利用匀变速运动知识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车辆车速和刹车距离进行判断,为进行事故调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总结
综上所述,将生涯规划引导下的实践教育贯穿于高中物理教育之中,既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积极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寻找物理学习和自身职业发展相融合的机会,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铺平道路。学生经过这种教育实践后,不仅可以成为掌握物理知识的人,而且更可以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未来人。
参考文献
[1]施智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例探究[J].广西物理,2024,45(02):139-142.
[2]王薇. 新高考下高中物理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3:5.DOI:10.26914/c.cnkihy.2023.083936.
[3]闫硕.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渗透职业认知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