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德育实践;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
现如今,素质教育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初中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可是就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来看,还是存在唯成绩论的滞后理念,德育课程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反而将其作为其他课程附属。处在这一滞后教学认识下,初中德育实践活动自然无法将其育人价值有效发挥出来,学生道德素质及良好行为品质无法在初中阶段有效塑造。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情况,笔者则对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了如下思索:
一、 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 存在较强说理性色彩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所影响,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在开展时存在较强的说理性色彩,即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更加侧重于概念、阐释理论,偏向于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及理论知识灌输,不利于学生理解及接受,学生对于德育认识浮于表面[1]。此外,初中德育实践活动所占比较少,无法真正将德育实践活动育人价值有效发挥出来,学生无法在德育实践中获得启迪及情感共鸣。
(二) 未能兼顾学生个人发展
纵观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实施情况即可发现,不少教师在开展时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学生来开展,教师整个德育实践活动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设计都是统一的,虽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德育实践活动的有序推进,可是却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无法兼顾学生个人发展,学生很难对德育内容形成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与学生个性化发展规律及个性化学习诉求相悖,再加上师生之间缺少有效沟通还进一步加重了德育实践活动的盲目性,最终自然也就无法将德育实践活动育人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三) 德育工作尚未统一
分析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即可发现,不少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德育教师的任务,这促使德育教师存在孤军奋战的情况,而学校在安排德育教师时,大多是交由班主任代劳,班主任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专业性不足,关注侧重点为学生学科成绩,反而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及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非专业德育教师很少会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大多是将其作为教学任务按部就班推进,学生主体地位也无法得到有效凸显,最终自然无法提升德育实践活动实施效果[2]。
二、 初中德育实践活动问题解决对策
(一) 分层次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初中德育教师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反而要结合学生不同特征来为其开展层次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有所获得及成长,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德育诉求。例如,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即可改变以往理论性的德育说教,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亦或者是在主题班会课上组织学生观看抗日影片,这样就能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提升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效果。对于德育认识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时为学生设计生理卫生活动,并且将其融入到德育教育中,亦或者是借助座谈会的形式来为学生解疑答惑,借此来帮助学生度过令人烦躁的青春期。而对于德育水平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加大对学生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中对的与本质及内涵形成有效认知,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德育效果。
(二)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
初中德育实践活动要想有效开展,还需对德育教育体系进行完善,这是德育实践活动实施基础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构建出以校长为中心的多级别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各年级组长则需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立足于本年级德育需求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各班主任则需加大对班级学生的了解、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思想各方面问题,然后再借助针对性的德育实践活动有效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及心理,切实提升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效果[3]。而各学科教师则可以发挥出自身榜样作用,在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德育榜样,这样就能在无形中对学生展开德育熏陶及教育,这样学生就能在多方参与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接受全面教育及管理,切实提升初中德育实践效果。除此之外,还需充分认识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借助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德育管理及实践中,这能让学生主人翁地位得以发挥,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德育实践效果。
(三) 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德育课毋庸置疑是德育教育主阵地,可是要想进一步提升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实施效果,教师需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改变以往理论化的说教形式,通过多样化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促使学校德育生活化,这样学生就能在创新德育教育实践中接受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从而切实提升德育实践效果。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如在清明节即可拓展德育实践活动阵地,组织学生扫烈士墓,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品质及为国奉献的精神;十一国庆则可以组织学生一同观看节日庆典,以此来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及民族自豪感。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运动会、演讲活动、文艺汇演、有奖征文等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不同德育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及良好的德育品质,从而切实提升德育实效。例如,教师可以在“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组织有奖征文,让学生在创作中产生情感共鸣,有效强化学生德育共鸣。
(四) 家校合作拓展德育实践活动
初中德育实践活动并不单单只是局限于学校,家长同样也是德育教育重要资源,学校在德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还需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家校联合的德育机制,这样就能让学生接受更为全面、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德育实践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家长可以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学校同样也可以将学生表现反馈给家长,然后再针对初中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及时找出问题形成原因,然后再合作进行针对性德育教育,以此来有效助推学生道德素质及德育品质提升。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学生家长职业优势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如有些学生家长是交警、消防员,教师可以邀请他们进校为学生讲解一些应急救援知识点,借此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从而真正提升初中德育实践效果[4]。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价值较高,而要想确保德育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教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开展有层次、有目标、有方法的德育实践活动,立足于德育实践活动问题来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德育实践活动效率及质量,有效助推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初中生道德水,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旦知草.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5):187-189.
[2]李维新.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2022,(35):48-50.
[3]王恭茂.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1,(46):97-98.
[4]李菁.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20,(38):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