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路径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吴思琪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画桥中学 江西 鹰潭 335205

摘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通常比较单调、乏味,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他们就会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语文的教学效率,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要在教学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并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增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路径

正文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关系到其学业成就,而且还关系到其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与成长。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让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才的终生发展需要。初中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语文课程中渗透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如何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是促进现代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现状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地改善、优化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当前,我国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不同地区的学校在语文知识的讲授、教学评价的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从而直接导致不同地区的语文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如对于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来说,语文就是一门需要考试的科目,语文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传授,而对于城市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虽然学生从小到大都在学习语文,但语文素养的提升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现实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地方好像也不多,这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语文学习并不重要的想法,甚至还产生了厌弃的心理。

(二)初中语文课程教师的问题

如今,初中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然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有教学情怀的老师积极尝试改变教学模式,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开创性的语文教学课程研究和优化,如将表现形式单一的PPT教学内容变成结合影视、声音的动态PPT。这一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而且还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意义上从根本上弥补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只有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那才算是优秀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在如今的教学背景下,在短期内固然能够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打扰教师教学,但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负面影响,更不利于提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了。故而,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全新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也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初中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的积极性,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信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出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并注重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初中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习惯,让初中生能够主动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首先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积极的学习语文。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自主学习时也能够找到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其次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使用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作为一种语言,也是学生学习路上最为重要的语言,在初中学习语文的难度高,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加强学生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辨别问题的能力;最后提升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过程属于终身受益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应用在多个学科中,有着一通百通的概念,学科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尝试自主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结合语文其他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语文教师在初中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以及在自主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建议。

三、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路径

(一)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人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也是一节课的重点部分和关键部分,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充分的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巧妙的打开本节课的大门"。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并巧妙的设置课堂导人环节,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初中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意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春》的教学活动中,春天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春天也能够给人带来生机勃勃的感觉,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很多,如《春夜喜雨》《江南春》等,无不表现着诗人对于春天的赞美和热爱,因此,教师可以用美妙的诗句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应用诗词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感受到春天的魅力,也充分的激发了初中生对于文章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忍不住想要尽快领略文章中的“春天”。从而,初中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能有效的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优势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且不断总结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指导,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现阶段,许多初中学生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教导下进行学习的,主观意识上还不是真正的热爱学习,这并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内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诫子书》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展让学生自行收集有关诸葛亮的名言或故事,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放映关于讲述诸葛亮的视频,让学生有简单的了解,然后结合自己整理的资料说一下自己对于诸葛亮的看法,教师再引进今天的教学内容。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让学做小老师给同学讲解一些简单问题,带领同学进行学习,在旁边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错误纠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帮扶,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的理解知识,从内心主动了解语文知识运用,还能让基础差的学生跟上教学进度,有效的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育部对学生课外阅进行了规范,指导了阅读书目和阅读字数要求,教师可利用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许多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图书馆规模小,藏书少,有些书缺乏保护,导致无法阅读,不能满足学生借阅需求。教师应当建议学校定期更新书籍,提倡学生相互借阅课外书籍,丰富阅读量。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扩展课内知识。

例如,在《三顾茅庐》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后,推荐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国历史,推荐学生在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丰富语文素材积累,进一步学习文言知识。

另外,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上阅读推荐课,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及时把握学生阅读进度,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总结阅读心得。通过引导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引导课,让学生自主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第一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鲁迅生平,分享一些课内没有提及的,关于鲁迅的小故事,在课上进行分享。教师再讲鲁迅的要传播的精神,引导学生对鲁迅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然后将《朝花夕拾》推荐给学生。教师可以介绍说“鲁迅的童年不仅有闰土这样的一位有趣的朋友,还有许多有趣的事”,让学生好奇青少年鲁迅的故事,再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周后教师再开展兴趣课,让学生分享书中小故事,把握学生阅读进度,一周后再让学生总结书中的教育意义,最后给学生讲解主体,让学生明白鲁迅写自己成长故事的用意,引导学生保持自主阅读的兴趣,能够举一反三,自主将课内学子延伸到课外阅读,增加文学积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搭建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必须把握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出发点,带动学生学习发展。在给予学生预习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相应的准备和支持。搭建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机会。教师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个关键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环节当中,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收获充足的学习空间。教师让学生收获优质学习模式,充满学习力量和希望。在对学生合理划分小组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小组内部针对语文知识开展重点探讨。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针对《桃花源记》教学的时候,把学生合理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对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象的句子。针对“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绒纷。语句开展分析,说出具体的描写内容。这么美好的桃花源是否存在呢?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这样的桃花源?”学生开展语文知识自主探究之后,在合作自主学习当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准确的理解之下,实现小组学习的共同进步。

以任务奖励为引导培养自主学习动力

想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任务和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一个引导任务,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稀奇的存在,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游戏中都会经常性的见到任务。且游戏中的任务大都比较枯燥,学生在这种枯燥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着完成任务的原因便是任务在完成之后会有一个奖励,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布置的任务之后也设定一个奖励,这样的话学生即便对任务没兴趣,也会为了奖励而努力前进。通过这样一个引导方式,慢慢的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讲解《谈读书》这一课程的时候,在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着通过任务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学生在最开始接触这种方式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或许来自于学生本身也可以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地方。但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便是学生需要面对的诱惑,以及学生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内心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需要做的就是在求知欲之外给予学生一个动力,也就是学生一个目标,而任务和奖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学生或许对任务有着非常大的反感,但学生对于奖励是比较喜欢的,如果这个奖励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那教师可以借助这个任务来对学生进行一个引导,就会变得比较轻松,也可以更加轻松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有效知识讨论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语文知识学习方式,让学生们通过高质量的语文知识内容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优秀的独立语文知识学习意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语文知识内容的有效理解,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来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给学生带来更加显著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剑能.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新课程,2019:180-180.

[2]赵成.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9:180-180.

[3]王林珍.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方式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1):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