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绿色建筑;措施
正文
前言: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系列活动的管理过程。建筑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确保工程能够按时、按质量、按标准完成。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将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要求纳入到建筑工程的管理中,以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现场的管理以及工程竣工后的维护等方面考虑,采用环保、节能的策略和方案来推动绿色建筑工程的实现。
1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属于建筑工程管理的一种,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上两者之间又有微妙的不同,相对来说,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更关注环保以及对节约资源。并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的建设中,绿色施工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相应地,管理工作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且近几年,伴随着绿色建筑已经被广泛应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也呈现出不断拓展的趋势,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这两种管理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建设项目的根本,对建设项目的准备、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地控制,所以,做好管理工作十分关键。首先,工程管理能够保障项目的正常运作,并对各部门进行统一和协调,使项目的实施更加方便。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所涉及的行业、人员、内容等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施工的时候,它涉及到的环境、市场和政策等方面更加广泛,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监管,就会出现混乱和无序的局面。其次,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可以严格控制项目的成本和进度,避免项目出现资金浪费或者停止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建设项目的投资金额都比较大,从准备到完工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若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投资浪费,而且还会给施工带来困难,甚至会对项目的进度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加强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非常重要。最后,提高管理水平,确保项目质量,加速建设进度。就建设项目而言,其具体的建设流程不仅会对建设项目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也与人民的生命财产等密切相关,因此,这一环节绝不能被忽略。除而且要想从根本上消除“投机取巧”“消极怠工”的现象,就必须要做好管理工作,保障施工效率。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要点
环境保护:建筑工程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重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通过引入节能、水资源管理、循环利用等措施,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降低经营风险,还能够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健康与舒适: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重室内环境质量的提升,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照明等符合健康和舒适的标准。这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品质,促进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3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
3.1安全意识薄弱
现在,许多建设工程企业都过分地追求着施工效率,从而忽略了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意识的培育,这就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形式化和表面化的趋势,在执行安全主体责任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杂乱无章的现象,并且有关的管理人员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时态度不端正,对现场的设施核查不够仔细,导致大量的安全问题未被察觉,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危险。
3.2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绿色建筑逐渐成了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是当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绿色建筑涉及很多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的管理。然而,由于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相对较弱,施工现场管理往往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例如,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也没有对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指导,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绿色化程度。
3.3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紧缺
除上述方面外,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匮乏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具体而言,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而由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仍处于推广阶段,许多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理念和管理方法认识不够清晰,从而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管理需求。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缺乏足够关注,不仅不重视工程管理队伍的培训建设工作,同时也忽略了高端管理人才的引进,由此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4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解决措施
4.1增强施工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管理人员是对工程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管理,不仅是施工进度、施工流程,还包括施工安全管理。在以往建筑工程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都有对项目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识,但是因为建筑工程所涉及的面积很大,而管理人员的数量又很少,就不可能对工程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检查,因此经常会发生一些施工人员伤亡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应从三个角度入手,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护,确保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第一方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安排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进行学习,从而提升施工工人的专业能力,保证所有的施工工人都能够开展安全施工,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第二方面,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特别要对那些存在着较大风险的场所进行检查,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潜在安全隐患并加以解决,这样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第三方面,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并且也只有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开展安全施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管理人员可以举办一些关于安全的演讲,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还可以向其介绍一些关于建筑安全的典型事例。
4.2重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革新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建筑行业也开始加快了信息化构建工作,其中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始成为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能够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不同功能板块的有机统一和协调管理,另一方面则规避了人工管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加快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化转变。这里要求建筑企业加大绿色建筑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注重管理平台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从而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3强化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监管
为确保建筑工程和绿色建筑工程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加强施工过程监管是十分关键的一项措施。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和绿色建筑工程的实质性环节,通过加强施工过程监管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绿色建筑工程的环保指标。
首先,需要做好文明施工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文明施工标志和警示牌,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人身安全。
其次,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垃圾、废弃材料等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另外,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标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绿色建筑工程来说,则需要特别关注施工材料的环保性,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从而达到环保的目标。
最后,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随时检查和验收,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规范要求。通过加强施工过程监管,我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和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环保指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4构建专业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队伍
为更加科学高效的推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建筑企业还有积极打造一支专业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具体而言,建筑企业一方面要重视高端管理人才的引进,并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吸收和学习外界先进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企业还有注重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定期组织专业的学习培训活动,使其能够及时学习和接收先进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与模式方法,从而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需求。总而言之,只有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才能保障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结束语:
概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不仅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行业需要更多地关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将其纳入到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不断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建筑工程管理者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绿色建筑管理理念和技能,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沈绵鑫.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分析[J].陶瓷,2023,(12):204-206.
[2]王永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中国招标,2023,(11):117-119.
[3]万培,陈勇强,冯泽林.基于BIM技术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优化研究[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4(21):137-140.
[4]黄位炎.论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全过程中的应用探究[J].陶瓷,2023,(09):219-221.
[5]张健.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6):239-241.
[6]罗婷.绿色建筑理念在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论[J].四川建筑,2023,43(04):281-282.
[7]王超.建设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租售情报,2023,(08):139-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