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储融合”电力现货运营一体化管理实践
摘要
关键词
火储融合;火电机组;储能电站;现货交易
正文
引言
2021年12月,山东省开展现货连续结算试运行,经过几年探索,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程不断提速,截至目前,山东现货市场已正式运行,山东电力交易平台各市场主体尤其是发电企业已逐渐适应由以往的“三公”调度模式向现货交易的市场模式转变。同时,山东省是全国首个独立储能参与现货交易的省份,在新型储能建设运营示范,探索储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一直充当领航者的角色。因此作为山东省首家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必须创新构建完备的储能现货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示范项目模范带头作用。
1.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协同管理模式
对直调公用火电机组而言,机组运行方式由“三公”调度模式向现货市场模式转变,需要生产、经营、维护和管理各部门同快速进行调整,构建全新的机组现货管理体系才能满足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需求。公司即要管理火电机组参与现货交易,又需要控制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现货市场运营,对建设储能电站的火电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构建完善的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现货统一管理体系,提升各部门之间的现货协同管理能力。
近年来,山东省从并网、调度、市场等环节发力,助推新型储能建设,充分挖掘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调节潜力,为电力保供和新能源电量消纳提供支撑。公司在深研火电机组电力现货市场规则,积极探索现货市场交易规律的同时,建设运行了独立新型储能电站。
2.“火储融合”一体化管理具体做法
2.1统筹兼顾火储效益,开展管理融合顶层设计
公司聚焦双碳战略目标,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第一时间布局新型储能电站,并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围绕储能电站创新探索实施“火储融合”电力现货运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着眼推动解决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面临的现货改革冲击。着力优化电力现货运营管理体系,扎实推进现货管理提升,创建火储一体化管理IMTE工程,旨在形成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融合管理的创新模式,探索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火储融合管理成果。
IMTE的总体思路是在保障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现货交易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火电机组各部门业务延伸至储能电站,以“三拓展”为手段,即拓展企业运行人员储能操作水平、拓展机组维护人员储能维护技能、拓展公司交易人员储能电站现货交易经验,创新思维和方式方法,打造以人力成本最优,专业技能最硬,盈利水平最高的火储融合管理模式,最终形成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两面开花的双赢局面和实质性成果。具体以“一盘棋,两融合,三拓展、四化三新、五方联动”为主要内容,即公司公司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为一盘棋,以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相融合,以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协同运行、共同维护和统一交易三项业务为拓展,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达到新制度、新模式和新目标的“四化三新”新局面,最后以营销调度部、运行部、维护部、生技部、财务部五部门互相联动实现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融合管理。
2.2加强现货市场调研,建立现货运营组织机构
专业的现货运营组织机构是公司在现货市场中稳定收益的基础保障。公司运营团队调研了国内外先进的现货管理组织机构,结合公司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联合运营的实际情况,创新构建了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融合管理的现货运营组织机构。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公司领导层做为现货运营决策层,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成立现货交易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做出现货交易决策。其次以现货交易员、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三个中心”,明确分工并辐射公司相关部门,成立多部门和跨业务领域的核心工作团队,搭建部门协调运转信息桥梁,实现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统一现货交易管理。现货运营组织机构汇聚公司各类资源和力量,强化协调推进和跟踪督办,紧盯现货收益情况,抓重点、控节点,制定现货交易计划,推进交易有力有序实施。
3.科学数据分析强化管理体系建设
3.1注重运营数据分析,构建数字信息分析平台
高效的数字化信息分析平台是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基础支撑。公司为提升电力现货运营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效率,构建了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统一管理的数字信息分析平台。现货模式下的市场交易必须依托于大数据分析,结合发电计划和检修计划,匹配发电能力,对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年度、月度和每日的中长期电量进行分析测算。为适应电力现货模式下的机组运行方式的转变,搭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电力现货模式下数字信息分析平台。首先运用现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盈亏测算和实时交易数据的直观分析;其次借助数据分析实时调整运营策略,对机组生产计划和维护计划进行科学指导,通过交易数据宏观趋势和运行参数直观分析谋求现货收益最大化,不断提高现货运营的科学性、严谨性。
3.2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动火储运营规范管理
成熟的电力现货运营一体化管理体系必须具备完善配套规章制度。经过电力现货全年试运后,不断总结、优化、规范,探索出一套标准的现货流程,需要依托科学的管理制度固化管理成果,修订了《电力现货及现货模式下中长期交易管理办法》,针对现货交易流程进行明确分工,编制了《电量现货交易管理考核办法》,针对交易数据测算、机组和储能电站参数校对和实时数据监视进行了全过程奖惩制度规范。将现货交易摸索经验转变为可执行方案,将管理理论和方法转化为制度措施,融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治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图1:规范预测信息图
3.3加强现货资源共享,打通现货信息传输通道
摒弃固有的层层审批管理机制,依托微信等即时传输工具,基于合规化、信息化、标准化,以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为目标,打通现货高效传输通道。依据储能电站涉及的运行状况、检修计划、报价信息、数据分析等各类信息,先后组建专业组织机构并配套建立了储能现货报价、报价操作、充放调整、交易结算、运行操作、检修维护等信息交流群组,通过实时沟通反馈,及时获取储能电站相关信息,在精准定位充放时间、及时处理紧急状况、快速解决设备隐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保障了储能电站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充分释放储能创效增收潜力,稳步提升储能运营水平。与此同时,通过查询信息记录,可在安全、运营管理中起到追责认定的作用,极大的提升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论
4.1实现了高效快捷的现货管理
以专业、系统、可靠的现货交易为支撑,打造出“制度健全、计划周全、策略缜密、分工明确”的管理创新体系。通过明确职责分工,有效地提升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能力;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集和分析数据,使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现货交易变成一项流程清晰、操作便捷的日常管理工作,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大大地提高了职工工作效率。
4.2创造了规模可观的经济效益
积极学习现货市场政策,及时调整交易对策,密切关注电改市场最新动向,制订合理科学的电力市场应对策略。现货运行两年,平均结算电价较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大幅提升。依托火电机组现货交易数据支撑和经验共享,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获得了可观的现货收益,现货运行两年以来,储能电站累计现货充放电收入居独立储能项目前列。
图2: 2023年储能电站现货收益曲线图
4.3践行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
2023年储能电站通过精准充放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约5900万千瓦时,相对于压减煤炭消费1.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25万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为平抑地区负荷波动做出巨大贡献。
图3: 2023年储能电站充放电量柱状图
参考文献
[1] 关立, 周蕾, 刘航航, 等. 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机制及试运行分析 [J]. 中国电力, 2022, 55(10): 185−
190.
[2] 姜欣, 刘萌, 王天梁等. 电网侧储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
场的竞价策略 [J]. 电网技术, 2021, 49(9): 3398−3407.
[3] 季宇,熊雄,寇凌峰,等. 基于经济运行模型的储能系
统投资效益分析[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4):
143-150.
[4] 裴善鹏,林华,王炎,等. 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的山东新
能源储能应用模式研究[J]. 热力发电,2021,50(8):30-38.
[5] 李晓君,贺成铭,刘少云,等 . 电力现货市场节点电价关键影响
因素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1(9):173-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