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照福

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中学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健康。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英语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学生发展

正文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不仅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还要处理各种心理和情感问题。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一、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在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知不足等方面。学业压力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在应对考试和作业时常感到焦虑和压力。此外,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和社交需求增加,也使得学生更容易陷入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之中。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其整体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对缓解这些问题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重要性

缓解学习压力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缓解学习压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时保持冷静,从容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使他们在遇到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更好地调节情绪,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影响学习状态。此外,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营造一个支持性和积极的学习环境,减少学生因考试、作业等学业要求带来的紧张和焦虑。通过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他们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情绪识别和调节的技巧,增强对自身情绪的觉察和理解能力。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情感,促进他们对不同情绪的认知和接受,从而减少情绪困扰对学习的负面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学业挑战时保持冷静和专注,提高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这种融合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共鸣,使他们在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中,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

设立心理健康主题课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设立心理健康主题课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主题课,教师可以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巧。这些主题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开放的交流平台,使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惑,获得同伴和教师的支持。此外,心理健康主题课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整体心理素质的提升。

例如,初中八年级英语部编版上册《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中,教师可以围绕“如何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这一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各种电视节目类型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节目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不同作用。接着,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选择节目并讨论他们选择的理由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情绪管理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健康娱乐选择和时间管理的建议,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决策。

(二)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策略。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和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增强其情绪调节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应对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境的技巧。角色扮演则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帮助他们体会他人的情感和观点,培养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英语语言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例如,初中八年级英语部编版上册《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参与一个虚拟的派对。每组学生扮演的角色可以包括派对主人、客人、组织者等,他们需要在派对上进行对话,讨论派对的安排和活动内容。通过这种互动,学生不仅能够练习英语对话,还能在模拟的社交环境中体验和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如紧张、不安和社交压力。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后反思和讨论他们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情绪和感受,并分享应对这些情绪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强化了他们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实现了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目标。

融入心理健康话题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话题是实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在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中选择涉及心理健康的文章、故事和讨论话题,通过这些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认知等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启示和教育。在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观点,从而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此外,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分享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促进同伴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一个积极和关怀的学习氛围。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认知和健康的情感状态。

例如,初中八年级英语部编版下册《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单元的主题,通过讨论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与亲子沟通相关的文章或故事,探讨如何有效地与父母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与父母沟通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技巧。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还能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这种方法实现了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结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扩展,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增强自我认知和社交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话题、设立心理健康主题课、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策略,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也提升了学习的实效性和深度。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还培养了他们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祥英.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海外英语,2021(9):3.

[2] 邓囡.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J].2021(15):7.

[3] 潘柳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激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学生电脑,2019, 000(001):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