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1]。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本文将以“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研究”为题,探讨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实施策略及其对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效果。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整本书阅读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而非片段或选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整本书阅读强调学生对书籍的整体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包括对书籍主题、背景、作者意图等多方面的探讨。
二、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策略
1. 选书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书籍是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选书要考虑书籍的内容、语言难度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例如,小学生可以选择《西游记》、《童年》、《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经典书籍进行整本书阅读。
2. 制定阅读计划
在阅读开始前,教师应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明确每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和目标。阅读计划可以包括书籍的分章节阅读安排、阅读时间、阅读活动等。例如,将《西游记》分为若干章节,每周阅读一定的章节,逐步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3. 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问题回答、阅读笔记等。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深度探讨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书籍中的重要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童年》时,学生可以讨论阿廖沙的成长历程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
5. 延伸活动
通过写作、演讲、制作读书报告等延伸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完《西游记》后,学生可以写一篇读书报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体会。
6. 评价与反馈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通过阅读测验、阅读心得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掌握情况和阅读体验。
三、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 激发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通过完整、系统的阅读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2]。例如,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会被孙悟空的冒险故事和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产生持续阅读的兴趣。
2. 提供阅读自主性
整本书阅读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通过制定阅读计划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节奏进行阅读,增加阅读的自主性。例如,学生在阅读《童年》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章节进行深度阅读,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3. 培养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通过长期、系统的阅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坚持每天阅读一定的内容,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学生在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时,可以每天坚持阅读一个故事,逐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4. 增强阅读成就感
整本书阅读通过完整的阅读体验,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后,学生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阅读的动力和兴趣。例如,学生在完成《西游记》的阅读后,会感受到自己克服了阅读长篇小说的挑战,从而增强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四、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1. 规范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通过系统的阅读计划和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阅读习惯[3]。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计划进行阅读,逐步养成规范的阅读习惯。例如,学生在阅读《童年》时,可以每天固定时间阅读一定章节,形成有规律的阅读习惯。
2. 提高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和深度探讨,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批注、总结、讨论等多种阅读活动,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深入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整本书阅读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总结,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时,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如批注、摘要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 提高综合素质
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其综合素质。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写作、演讲、制作读书报告等多种延伸活动,从而提高写作、口头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西游记》的阅读后,可以写一篇读书报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五、案例分析
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通过把握两个“点”和立足两条“线”,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1. 在阅读中把握基点
通过有声阅读和有法阅读,帮助学生了解书籍内容和结构,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例如,在阅读《狐假虎威》时,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在生活中把握重点
通过关联生活经验和设计生活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将阅读与生活结合,提升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例如,在阅读《邯郸学步》时,通过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故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深入理解寓言哲理[4]。
3. 立足“看”的主线,设计书面作业
通过设计书面作业,如阅读记录卡、读书报告等,帮助学生系统总结阅读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和习惯。例如,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形成规范的阅读习惯。
4. 立足“做”的主线,设计实践作业
通过设计实践类作业,如口语表达、故事复述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每天选择一个寓言故事,进行口头复述和总结,提高表达和分析能力。
六、结论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系统、全面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科学选书、制定阅读计划、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和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整本书阅读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方面的显著效果。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和推广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孔爱梅. 情境创设下的整本书阅读 [J]. 语文世界, 2024, (19): 80-81.
[2]曾士艾.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J]. 读写算, 2024, (22): 29-31.
[3]刘玉红.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J]. 读写算, 2024, (22): 95-97.
[4]刘世琼.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J]. 中学语文, 2024, (18): 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