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在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强

新泰市谷里镇初级中学,山东 新泰 271200

摘要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生活中蕴藏着优渥的物理教学资源,在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既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又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探究技能。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正确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本文将结合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项目式教学的特征和优势分析,并围绕项目式教学在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导向;项目式教学;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

正文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具备的并且对学生自身品质和发展能力存在影响的素养。初中教学中,不同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目标和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物理学科来讲,科学探究作为其学科教学需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学科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等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生活化问题教学,更加有利于促进物理教学的目标实现。

1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生活化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是通过大量生活化案例的提供和应用,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物理知识解读,对物理学科的有关概念理论和知识技能进行学习掌握,从而实现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问题教学,不仅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特点相符合,而且满足了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的实际需求。首先,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初中物理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也实现了一定的改革变化,与之前的教材相比,其内容不仅更加丰富,而且生活化比例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教材教本中的生活化知识内容明显增多,并且针对教材文字也配有相应的日常生活情境插图,都为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物理教材内容的变革,也对物理教学的方式变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展中,能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从日常生活出发,对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进行充分挖掘,从而对学生开展相应的生活化问题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知识和内容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不仅重视对物理知识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与学科素养培育,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自身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针对该情况,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物理知识和教学素材,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教学引导和实践锻炼,从而更好的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以及学生物理素养培养的要求。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密切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材中关于物理概念与公式等内容的设置相对较多,如果教学中教师不能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有效的生活化问题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与公式等理论性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甚至出现部分学生为满足知识识记与考试要求,对物理概念知识和公式进行死记硬背等情况,学习效率明显较低。此外,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生活化实例的引用明显较少且浅,导致学生在生活化问题学习中也十分浅显,并不能通过生活化教学与知识理解学习,在实际生活实现有效转化等。比如,初中物理“声现象”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与日常生活现象的结合教学就明显不充分,比如针对噪声危害的讲解,仅通过在课堂上引用一些生活现象来开展课堂教学,并未引导学生针对该生活现象的规律或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验证、分析,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和理解运用效果也明显不理想。

2.2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比较低

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设置相对较多,并且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的实验动手与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物理思维等培养为主,并且多数物理实验是根据生活现象总结的,是生活现象的另一种形式表现,对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该情况,初中物理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实现学生的有关知识和能力培养。但是,结合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实际情况,由于缺乏对实验教学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再加上学校配套的实验器材不足或者是实验器材简陋,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导致实验教学开展的内容、比重明显不足;此外,受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探究活动花费的时间较长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赶教学进度节省时间,也会用播放实验视频或教师直接演示实验去替代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活动,并未真正体现和达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初中物理“电压与电阻”实验教学中,一些教师就未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只是在课堂中针对滑动电阻器及其电路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或者是根据课本简单进行电路分析,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理解和掌握,而且导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流于表面,对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基础上的综合能力锻炼和培养也十分不利。

2.3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的氛围不足,再加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也明显较低,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足,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生活化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生活实例应用开展教学,由于学生对生活实例的熟悉,使其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明显

提升,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改善较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知识内容相对枯燥、无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教学中教师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一问题,更加充分的开展物理生活化教学,也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提升形成不利,需要引起重视。

3 核心素养导向下项目式教学在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3.1 对项目教学的主题进行明确,实现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构建

明确教学的主题是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对项目教学的主题明确,一般需要从项目主题的趣味性、针对性与合作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项目主题的趣味性为例,具有较好趣味性的项目主题,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参与主动性进行充分调动,实现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合作性则是针对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项目主题设置中,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合作性,能够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

3.2 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促进项目教学有序开展

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的项目教学开展,不仅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综合情况,先进行合理小组划分,同时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教学展示,根据教学展示需求,提前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从而对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以及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提供支持。比如,在进行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开展的需求以及教学模式,提前进行相应的教学课件与用具准备,对需要开展微课教学的情况,则需要提前准备微课视频,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电线组装等有关方法,便于学生更加清晰、准确与直观的了解电路有关知识和要点。

3.3 严格按照项目教学计划执行,实现学生物理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中,为促进项目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必须严格按照项目教学计划和要求进行执行落实。一般情况下,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的项目教学开展,多包括小组讨论、项目实施与项目成果展示三个不同阶段。其中,在小组讨论阶段,需要学生根据项目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认真、合理的分析,从而在小组合作分工与自主探究引导支持下,推进整个项目计划的有序实施,提高项目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项目式教学中,项目实施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开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学生结合项目主题和学习要求,进行相对完善的项目执行和实施计划制定,并在项目计划制定和执行落实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探究、学习和讨论、验证等,并对项目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和分解合作,从而确保其有序执行,同时针对项目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及时做好记录,为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与反思做好基础支持。项目实施阶段,对于教师来讲,则需要加强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的关注,及时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引导,以确保学生的项目实施顺利开展。最后,在项目成果展示阶段,需要学生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对自己的项目成果展示,同时和其他同学、小组进行心得交流,以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实现全面发展。比如,在初中物理“浮力”一节内容的项目教学中,针对“浮力”项目的教学开展,老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沉浮情况”或“生活中常见的沉浮现象”进行讨论,并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对该物体及其沉浮情况进行验证,然后通过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对其中存在的物理知识进行总结、交流,以形成对初中物理“沉浮”知识的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其他沉浮现象进行解释,从而达到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与项目教学的目的。

3.4 不断优化项目教学的评价机制,促进核心素养教学的目标导向实现

教学评价在教学开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教学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引导,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中,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中,为促进项目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及其教学质量提升,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注重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问题探究解决能力评价,从而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项目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反馈与引导,不断优化和提升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教学,提高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综合知识与能力素养水平。此外,对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的项目教学评价与应用中,还需要针对其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实现学生项目学习情况的更加真实反馈和呈现,为学生在教学中的提升和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要求物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教学创新。物理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结合生活现象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将物理原理及规律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建立物理学科知识与生活具体应用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物理问题的学习探究中,使其更为直观、形象地感知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林玉丽.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6):95-97.

[2]张双洋.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2(19):42-44.

[3]金含喆.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2.

[4]刘吉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10):80-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