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能力;路径
正文
形象思维是指通过图像、图表、模型等形象化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在数学学习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形象思维能力的定义和特点,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路径,包括提供丰富的形象化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等方面。本文的研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形象思维是指通过感知、想象和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数学中存在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符号,例如代数中的变量、方程等。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很难直接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运用方法。通过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感知和想象来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其次,形象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习中,问题解决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形象,通过观察和分析形象来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形象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数学中的几何概念和问题常常涉及到空间形象的理解和操作。通过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几何概念,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最后,形象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数学学习往往被认为是抽象和枯燥的,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通过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感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缺乏实际案例引导:许多教学中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导,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难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教授几何学时,学生只学习了形状的定义和性质,但缺乏实际的几何问题解决经验,导致学生难以将几何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过度依赖记忆与机械计算:部分教学方法过于注重记忆和机械计算,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要求记住公式和算法,而没有机会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缺乏启发式问题解决:在教学中,很少给学生提供启发式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代数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代数的符号表示和变换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只采用传统的讲解和演示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可能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教授分数的加减法。老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然后让学生记住一些公式和算法进行计算。在课后作业中,学生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4块巧克力,小华有1/2块巧克力,他们一起分享这些巧克力,他们能平均分到多少块巧克力?”大部分学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只是记住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但没有形象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算过程。他们无法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无法想象出实际的巧克力块并进行分享,这就暴露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比如使用巧克力、水果等具体的物品来进行分数的加减法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形象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过程。同时,老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2】。
三、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使用图形和图像
在教学中使用图形和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学生可以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直观理解。当谈到使用图形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例如y = 2x + 1。通过绘制这个函数的图像,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x和y之间的关系。他们可以观察到随着x的增加,y也随之增加,并且这个关系是以一种直线的形式呈现的。这种直观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线性函数的概念,并且能够在解决问题时更好地应用这个概念。
再比如,平行线和垂直线。通过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图像进行比较,学生可以观察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而垂直线之间的角度为90度。这种直观的观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并且能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更加准确地应用这些概念。除了线性函数和几何概念,图形和图像还可以用于解释统计学概念,例如直方图和散点图。通过观察这些图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统计学中的概念和方法。
总之,使用图形和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学生可以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直观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概念来解决问题。
(二)巧用生活化教学思维
将数学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联系起来,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形象思维的框架。例如,将几何中的平移、旋转和缩放与日常生活中的移动物体、时钟和图像编辑等联系起来。想象在房间里移动家具。当一张桌子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其实进行了平移操作。在数学中,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沿着平行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而不改变其形状或方向。通过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这种联系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形象思维的框架,使数学变得更具意义和有趣。
(三) 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假设学生遇到一个数学问题: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以下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及其优缺点的比较:方法一:使用传统的公式计算。主要优点是:简单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记忆公式并按照步骤计算来得到结果;直接:公式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解决方案,不需要额外的思考或创造力。缺点是依赖公式,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应用公式,而不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有限性,该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三角形,而对于其他形状的图形可能无法使用。
而使用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来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其他形状的图形,学生可以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于更广泛的情境中。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学生可以意识到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思考能力,并帮助他们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结语: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构建数学概念的形象化表达。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几何思维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何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颖颖.高年级数学单元复习思维之美[J].新智慧,2019(21):76.
[2]张喜平.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J].新课程(上),2018(09):181.
[3]洪艺文.浅析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05):80.
[4]张金秋. 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