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准优生”有效学习中职外贸专业课的方法探索以填制出口合同-单价条款为例
摘要
关键词
准优生 外贸专业课 填制出口合同
正文
在“ 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随着“义新欧”班列的开通,更多的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势必造就商品出口的贸易更好更大的发展,同时也会进一步扩大外贸专业人口的需求缺口。而技工院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摇篮,如何能有效地培养人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面对中职学生的特殊群体,源于初中阶段其基础较弱的情况,大部分的中职生处于“准优生”的行列,所以不能简单地依靠“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而如何让处于特殊地位的中职生有效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
正确的出口报价是贸易的起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填制出口合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作为中职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过程中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扎实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学习专业课亦步亦趋的学习步骤,在学习整个填制合同过程中如能够正确填制出口单价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填制出口合同-单价条款为例,简单阐述一下如何促进“准优生”有效学习中职外贸专业课的方法探索,以期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益处。
接下来将从“WHAT学材分析”、“WHO学情分析”、“HOW学习过程”的2W1H思路展开促进“准优生”有效学习中职外贸专业课的方法探索的简单阐述。
一、 WHAT学材分析
填制出口合同的教学内容选自于丽娟主编的国际商务专业新课改教材《外贸制单》中项目一,任务一。本书根据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外贸制单工作流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为主线,以一定的外贸业务工作实践的要求为依据,有了更加有效的针对性,提升有效培养能胜任外贸公司外贸岗位的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外贸制单作为外贸专业课程中的技能操作课程,也离不开一定的外贸理论知识的支撑,进一步加强了学习的理实一体性,同时也增强的知识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不变真理。因此,在本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的知识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虽是理论层面的,但也要秉着一颗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心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技能操作,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更好地成长。
在学习填制出口合同单价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解读出口合同和填制出口合同约首部分的能力。能解读合同是填制合同的前提,就如只有知道什么是出口合同,才能更好的填制出口合同,知其然而之所以然,在引导中职生学习的过程中,亦是如此。填制的出口合同单价,作为出口交易的重要依据,在填制过程中不仅要能正确书写规范,而且也要有一定的折算能力,前者是外贸制单的制单任务,而后者则是结合外贸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将会设计其他的专业课程——《外贸业务协调》的出口合同报价的知识点。《外贸业务协调》同样作为核心专业课之一,在整个外贸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外贸制单》。因此,在整个中职阶段学习外贸相关专业课中两则的共性和特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如何能帮助中职生融会贯通其相同的专业课知识,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由于出口合同单价在整个出口合同中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希望通过填制出口合同单价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精准填制合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WHO学情研读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围绕教育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开展教育。作为现代职业职业教育理念,我们一直以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结合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利用构建主义理念,拓展和深化外贸专业核心知识。作为填制出口合同单价条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高二学生,经过前面一年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外贸专业知识理念,也能知晓其出口合同单价的基本构成,并能在适当的情景环境中进行简单的换算。
作为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第二年学生有了一定的较高学习积极性,但不排除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比价厌倦纯理论的枯燥学习内容,但身为十六七岁青少年,也具有内敛羞涩怯于表达自己不会的思想状况,但其实他们的业务分析能力相对较强,却又不善于表达,觉得自己知道别热人肯定也会知道的心态,并且喜欢动手操作实践,通过结果来印证自己的想法,只有在知道正确的情况下,才会表达出一开始自己就是这么想的说法。同时也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挑战,有种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勇气概,这样的局面往往又会出现一旦以失败为告终时将会很泄气,所以为例防止出现类似情况,在真正引导学生挑战前,设置目标上要有层次感,往往会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依此进行,并通过这种阶梯型的难度设置,进一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和挑战积极性。
基于学情和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分层次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将“出口合同单价条款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把“正确辨析出口单价并填制”作为教学难点。因此本堂课我将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填制合同单价为主线,通过问题导向、小组合作探究、信息化辅助教学的多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正确完美地填制合同单价,培养具有精益求精职业素养的外贸单证岗位人才。
三、 HOW学习探究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根据学校教学制度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学生和学校条件限制的特点,选用之江汇教学平台来支撑本课填制出口单价条款的内容学习,并将通过以转,变,拓来打造信息化制单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一)在课前,转传统课前预习,用信息化导学
利用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通过微信群群或是QQ群的消息发布,让学生在上课前自行登陆之江汇观看微课“合同的单价”做好预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其后及时完成课前检测,教师根据课前检测的结果和班级学生的特点,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确定上课小组长,该小组长在课堂中起到了协助课堂管理和评价的作用。而教师则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在课中,变传统教学方式,用信息化助学
在一课时中完成知行合一的层层深入的“四导”课堂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趣味出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通过用眼、用心、用脑的全面学习方式,最终以达成扎实掌握本课知识点为课堂教学目标。
1.导趣引技
以“标价八块收九块八引发争议”的新闻视频导入,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并引起学生对“明确价格的重要性”思考, 从而引出:外贸合同中价格的重要性,进入本课“填制合同单价条款”的学习。使用交互性较好的“玩转九宫格”小游戏进行小组PK,利用互动课堂中的“分组挑人”工具进行抢答,并对各小组成绩进行计分,增强课堂氛围,进而突出“出口合同单价条款内容” 的教学重点。
2.导析探技
在PPT中展示中文出口报价,让学生利用前面所串联的知识进行辨析报价正误,并对错误的报价说出其判断理由,在此环节也正所谓是学以致用,对回答正确的予以加分,而回答错误的则及时指正并强调知识点,从而突破了“正确辨析出口单价”的难点,利用之江汇中互动课堂的“光荣榜”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技能知识的学习。
3.导践练技
在之江汇教学助手中发布填制英文合同单价的“在线检测”;学生完成检测并提交;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查看学生上交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投屏展示;利用互动课堂的“随机选人”对屏幕中出现的英文单价评判进行学生互评;对应组长进行补充点评;教师对填制过程中出现的较多问题进行罗列并再次讲解,便于学生更好掌握。互动课堂的互评、他评、师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知、会、用的层层深入,进而突破“正确填制出口单价”的难点。
4.导思固技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上课内容,利用MindMaster 思维导图软件绘制本课内容“单价的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本组最佳思维导图,上传平台进行投票可快速获得结果,并综合前面的计分对“最佳组”进行表彰。利用信息化技术提思、享思,使本课知识得以内化。
(三)在课后,拓课堂结束为延伸,用信息化固学
在之江汇中上传教学评价、上课资料和课后作业,通过知识、能力、素养的多元教学评价有助于我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学生通过反复查看上课记录,便于知识二次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夯实填制合同单价的技能,完成沿“义新欧”班列各站点对应英文出口报价的拓展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迁移能力,进而培养信息化综合型制单技能人才。
在中职外贸专业课程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延伸学习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构建线上学习群,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程相关资料、视频讲解等,让学生在课后能随时复习与巩固知识点。同时,利用在线测试或作业提交系统,便于学生自我检测并及时获得反馈。此外,开展虚拟仿真贸易操作练习,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增进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课堂得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不受限制,并能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极大地提高他们的专业兴趣和职业技能。这样的信息化固学方式,既方便了学生,也提高了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为培养适应未来外贸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四、总结与反思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回顾本堂课的设置,采用了:一个主体,两个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借助 MindMaster、之江汇平台提高学习效率;一条主线, 两段延伸:以填制合同单价为主线,利用信息化技术把教学延伸于课前课后。
在职业教育中,“准优生”的存在是普遍现象,如果把职业教育比喻成一艘轮船,“准优生”的作用就像动力或是阻力一样。所谓动力是指发挥“准优生”的提升力量,则有效提高整艘轮船的动力,推进其往前面更好更快的行驶。反之,如果不能很好的转化“准优生”,反而会造就更多的“准优生”,则会严重阻碍整艘轮船的前行进度,而且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准优生”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而如能适当转化,则不仅能提高“准优生”个人的价值感,而且也可以提高整个职业教育的教育机制,而使之能有效进入良性循环,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教学过程信息化使学生便学、做学融合一体化使学生快学、课堂教学趣味化使学生乐学、专业知识简单化使学生会学。外贸职业课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将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将实践操作和既定法规融合,将社会发展和知识的递延更新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与发展的完善体系。最终达到“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把出口合同填制起来”的“一带一路”信息化制单课堂。
针对“准优生”在中职外贸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需采取多元化教学策略,通过这些措施,能有效提升“准优生”的学习成效,为培养高素质外贸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赞渠,从课堂导入探究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第6期
[2]刘红霞,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J],广东专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第4期
[3]陈淑女,浅谈外贸专业实训课教学评价方式与思考[J],职业教育,2016(34)
[4]应秋萍,基于行业需求的中职外贸教学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9(61)
[5]董嘉颖,课堂导入艺术在中职外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