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
摘要
关键词
诗歌鉴赏;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正文
引言
在高中阶段,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诗歌鉴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学习难题。这不仅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技巧,同样也在考验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活动主要由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基本环节构成,这三个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性,让学生在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诗歌是文学的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旨在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诗歌鉴赏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教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1】。这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如此一来,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深入了解他们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学评一体化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教师观察到自己的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时,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会相应提高。这种积极的教学态度会进一步激励教师深入研究诗歌鉴赏的教学,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和探索。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2】。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诗歌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或者也可以通过播放诗歌的音频,让学生听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音乐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魅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以《登岳阳楼》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人杜甫,通过亲身体验诗人当时的情感和心境,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可以尝试模仿诗人的语气、表情和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接着,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思考,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二)强化学习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教学评价的一体化,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增强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诗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诗歌的作者、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歌的整体认识。以《将进酒》为例,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其背景是唐朝盛世的饮酒文化【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介绍唐朝的饮酒文化、李白的生平经历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诗歌风格的特点和差异。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登高》等作品,让学生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接着,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诗节、诗行、韵律、节奏等元素,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诗歌的形式美。此外,诗歌语言精炼、富有内涵,往往一词一句都能传达深刻的意义。为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修辞手法等,让他们学会如何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完善教学评价,巩固学习成效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实行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对教学评价的持续优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反馈出来,进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发展语文素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诗歌鉴赏测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这种测试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也可以观察到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4】。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借鉴他人的鉴赏方法,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为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无论这种进步是巨大的还是微小的,都应该及时予以肯定与赞扬,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诗歌鉴赏的学习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觉得诗歌鉴赏较为深奥、难懂。因此,未来的课程改革仍需注重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应放弃以前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认识到“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对诗歌鉴赏教学的一体化设计,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自主成长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雅琴.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32):76-78.
[2]张瑾.浅析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1,(34):54-55.
[3]万火成.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4):81-82.
[4]史书影.高中语文教学的诗歌鉴赏阅读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0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