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法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朱慧鑫

如东县掘港街道环北幼儿园 江苏省南通市 226400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核心所在,新时代下的传统文化弘扬,需从它丰富的文化底蕴中提取精华与智慧。特别是将这些文化优势整合到幼儿园的游戏与教育活动中,这不仅帮助幼儿从多个视角接受教育,也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对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培育未来文化传承者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方法,旨在为教育者提供实用的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教学;传统文化;融合

正文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因此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过程中应当注重科学教育方法的应用,确保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通过游戏教学,教师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程中,利用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并对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显著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对幼儿园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涵盖了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共有的知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技艺与艺术等多个方面,构成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将这些文化精髓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游戏中,能显著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升幼儿的文化认知

在当代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渐被重视。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整合到幼儿游戏教学中,让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接触并理解文化背景,初步建立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幼儿园游戏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部分,通过游戏的形式,不仅使幼儿在愉悦中学习,还能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幼儿游戏教学的结合,不仅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深化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融合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辅助和增强部分,而不是主导,同时引导幼儿探索和思考传统文化,以提高他们对文化的深层理解

)培育幼儿的文化自信

幼儿阶段是性格与个性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业和社交活动。通过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孩子们不仅能够认识到文化的价值,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加自信地应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挑战

)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

在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幼儿的成长不仅限于学校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将传统文化纳入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在玩乐中了解历史、地理、绘画和音乐等领域的知识,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和学习文化知识,还有助于他们从小培养对广泛知识领域的兴趣和敬仰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传统文化应用的问题

(一)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常被忽略。缺乏对这些文化价值的认同感限制了其在游戏活动中的应用。许多幼儿园虽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游戏的理念,但缺少持续推广和实际应用的深度。此外,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传统元素已不适应现代教育需求,这种观点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

(二)缺乏创新的文化资源融合

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中得到有效应用,需要创新地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游戏活动。但实际操作中,许多相关的游戏活动缺乏创意和系统性设计,往往只是机械地添加传统元素。例如,某些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游戏活动仅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且每年重复相似的活动流程,这在活动形式上显得单调,未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进行调整。此外,一些活动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幼儿的参与度,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不佳

(三)传统文化元素与幼儿适配性的挑战

尽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根基,并对幼儿形成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具有独特影响,但在幼儿园实施中选择恰当的文化元素仍存在难题。一方面,教师在挑选文化内容时,有时未完全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性和认知水平,结果可能选出的文化内容与幼儿的兴趣及理解力不符,使幼儿难以融入和理解活动。另一方面,某些文化元素由于其复杂性或深奥性,可能超越幼儿的发展需求,这会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成长。同时,现代教育环境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不足也影响了其吸引力。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更加注重幼儿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确保选择的文化元素在教育和促进成长方面的平衡

(四)缺乏故事性影响教育效果

在幼儿园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内容枯燥、缺乏故事性和情境感,这往往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天性喜爱富有情节和情境的内容,缺乏这类元素的教学可能导致幼儿参与度不高,从而影响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文化理解。教学中情感共鸣的缺失不仅降低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记忆效果,还可能限制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阻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并提升教育效果,教学内容需要富含故事性,以此增强幼儿的持续兴趣和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幼儿园游戏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强调传统文化的整合

作为教学活动的关键推动者,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成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这一环境下,必须推动幼儿园教师的思维更新,使他们深刻理解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从而提升游戏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教学效果。

教育专家的授课是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有效途径。通过专家的讲解,教师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教学课堂的深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这种改革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组织教师走出校园,参观其他幼儿园,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幼儿园中,教师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游戏教学融合的优秀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启发教师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教师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互联网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网络,教师们可以搜集到各种传统文化与游戏教学融合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包括教学设计,还包括教学效果的反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学习,教师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二)多渠道融合传统文化资源于幼儿园游戏活动

通过多种渠道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利用中华文化的教育价值。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各类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例如,春节临近之时,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写春联、剪窗花等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学习到书法和剪纸等传统艺术。元宵节时,猜灯谜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解谜的过程中接触并学习到中国古典文学。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两个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安排相关的手工游戏活动,如制作粽子和月饼,让孩子们在体验传统节日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了解这些食物背后的文化故事和象征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节日的习俗,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传统民间游戏也是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彩球传递、丢手绢、沙包投掷等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更能够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这些游戏简单易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引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服饰和建筑元素,如让孩子们试穿汉服、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等,可以让孩子们在视觉和感官上更直观地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

(三)精选符合幼儿需求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选择与幼儿游戏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时,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体现了个人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深度。在整合传统文化至幼儿园游戏教学时,教师应深入了解并掌握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教师在挑选适用的文化元素时,应考虑到不同年龄层的幼儿特点,选择与他们的年龄、认知发展水平及兴趣相匹配的文化元素。同时,教师还需理解每个文化元素的深层意义,以便能更形象和生动地向幼儿传达,让他们透彻理解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挑选传统文化元素时,教师应全面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及个人喜好,确保所选元素既适宜又有教育意义。例如,对于3至5岁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传统游戏,如吹泡泡、跳皮筋等,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而对于6至7岁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稍微复杂的文化元素,如学习秧歌舞、听民间故事等,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在挑选文化元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人喜好。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教师应尊重并利用这些兴趣点,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整合传统文化至游戏教学时,教师还应注重创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的改编和整合,使之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同时,教师还应确保所选的文化元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避免对他们造成不适或压力。

(四)运用情景故事作为媒介,点燃幼儿的学习热情

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和故事情节,引入传统文化,使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文化的韵味。举个例子,当讲解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在介绍中秋节的由来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短片等辅助教材,生动地展现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样的视觉辅助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节日的起源,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传统故事,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对中秋节的认识,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文化知识。在教授月饼的制作方法时,教师可以展示月饼的原材料,如红豆、莲蓉等,并详细讲解制作流程。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月饼,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尝试制作不同口味的月饼,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了使幼儿更深入地理解中秋的团圆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环节。例如,创作与中秋相关的诗歌,安排孩子们进行朗诵和歌唱活动。通过音乐和艺术的融合,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节日的欢乐和温馨。教师还可以安排赏月活动,或介绍与月亮相关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在游戏互动中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四、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利用多样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游戏有效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课程设计的全面性和层次分明性,并充分考虑幼儿的具体需求,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幼儿的日常学习中。此外,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并配备充足的游戏资源。通过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孩子们不仅能在玩耍中学到知识,还能通过游戏体验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怡.幼儿园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法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04):178-180.

[2]张童童.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相融合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1):187-189.

[3]杨帷.学前教育中传统文化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8):163-165.

[4]陈湘东.基于传统文化将游戏教学应用于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5):181-183.

[5]张琛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3):181-183.

[6]王茸.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相融合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2,(14):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