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高中语文跨文化教学策略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向爱华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第一中学 邮编:445000

摘要

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探讨高中语文跨文化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文化水平,促进其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通过具体的教学步骤,本文详细阐述了三种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跨文化比较分析以及情境模拟教学。这些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敏感性,为其未来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社会文化;跨文化教学;高中语文

正文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具备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高中语文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文学知识的传授,更应肩负起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任。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社会文化的积累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索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跨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文化理论由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提出,强调社会互动和文化对个体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维果茨基认为,知识和认知的发展是在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中完成的。

本研究以《孔雀东南飞 并序》《涉江采芙蓉》《归园田居(其一)》三篇课文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具体提出三种教学策略: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跨文化比较分析、情境模拟教学。每一种策略不仅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还结合了相应的知识点,详细阐述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敏感性,为其未来的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一、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

在《孔雀东南飞 并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收集与《孔雀东南飞 并序》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东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婚姻制度及家庭伦理观念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东汉时期的社会风貌,结合历史事件和文化习俗,讲解课文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伦理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进而扩宽其文化视野。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主人公刘兰芝与焦仲卿的行为动机及其悲剧命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文化现象与当今社会进行比较,讨论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与家庭伦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力。

二、跨文化比较分析

在《涉江采芙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跨文化比较分析的策略,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提升其跨文化分析能力。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与《涉江采芙蓉》主题相关的中外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诗歌《静夜思》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水仙》。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涉江采芙蓉》的内容和主题。接着,教师可以展示《静夜思》与《水仙》的诗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中西方诗人在表达思乡之情和自然美景时的异同之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异同背后的文化因素,如中西方文化中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等。通过这种跨文化比较分析,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涉江采芙蓉》的艺术价值,还能在比较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篇中外文学作品进行跨文化比较,并撰写分析报告。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分析能力,还增强了其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境模拟教学

在《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并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文化内涵。首先,教师需要设计一个模拟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陶渊明、乡村邻里、访客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和主题,强调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动机及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学生可以在模拟中进行对话,表达各自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通过这种情境模拟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还能在体验中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进而增强其文化感知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让学生分享在模拟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比较,探讨田园生活对现代人的意义。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增强了其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理解力。

总结:

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跨文化比较分析及情境模拟教学三种策略的实施,高中语文跨文化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文化水平,增强其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敏感性,为其未来的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跨文化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金廷. 社会转型期高中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22):22-23. DOI:10.3969/j.issn.1009-010X.2006.22.009.

[2] 黄锋. 高中语文作品中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度剖析[J]. 人生十六七,2021(34):1-2.

[3] 成永红. 以研究性学习推动"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学习的实践研究——以陇南市第一中学为例[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5):18-20.

[4] 张裴裴,王攀峰.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形象分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1(8):87-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