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中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代晋丹

昆明市盘龙区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幼儿园

摘要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绘本教学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表达的关键期,绘本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明艳色彩和巧妙情节能够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此,中班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有效运用绘本教学促进幼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绘本教学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然后结合绘本教学特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师带去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绘本教学;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研究

正文


【引言】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是学前教育语言领域中的一种常见教学形式。其图文并茂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形象、语言表达等元素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教师要加强培养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度,采取有效的策略将其融入到绘本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情节、模仿语言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绘本教学在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拥有具体形象思维,绘本教学正是基于幼儿的这一认知特点,通过将想象的事物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在课本上,帮助幼儿以直观的方式理解书中的知识,从而有效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绘本通常具有色彩鲜艳、画面精美、情节生动等特点,能够快速抓住幼儿的视觉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幼儿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中来,他们开始尝试模仿绘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逐渐积累起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为其日后的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中班幼儿的语言正处于从简单词汇和句子逐渐过渡到更为复杂表达的阶段,绘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故事情节进行加工,模仿绘本中的角色语,从而丰富其语言表达的内容。绘本的种类多种多样,既有适合语言发展较快的幼儿的绘本,也有适合语言发展稍慢的幼儿的绘本,这种多样性能够满足中班幼儿个体差异的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绘本教学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发展空间。除此之外,绘本教学可以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坚持阅读、专注阅读、交流分享等。进而帮助幼儿更好地吸收绘本中的语言知识,掌握语言组织的技巧,从而清晰、流畅、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绘本教学在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中的应用策略

1.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的绘本

绘本的选择是绘本教学的关键,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选择一本合适的绘本至关重要。如果选择不合适的绘本,如所选绘本内容难度较高会让幼儿难以理解,限制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寻找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绘本内容,真正发挥出绘本教学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中班幼儿正处于对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渴望了解新的知识。因此,绘本的内容应当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选择一些魔法、冒险、动物世界等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同时,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词汇。然而,过于复杂的语言会让他们感到困难,从而影响阅读体验。教师选择的绘本语言应该简单易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语言表达,降低幼儿的阅读难度。除此之外,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善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记忆信息。此时,精美生动的绘本图画选择至关重要,直观地展示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模仿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口语模仿活动

口语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中班幼儿教师应该结合绘本内容巧妙设计口语模仿活动。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扮演绘本中的不同角色将绘本故事进行演绎,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以《三只小猪》绘本教学为例,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扮演一只小猪,并选出一名幼儿扮演大灰狼。教师先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然后让幼儿模仿小猪和大灰狼的语言和动作。例如,第一只小猪用稻草建房子时可以说:“我要用稻草建一个房子,这样我就可以轻松了。”大灰狼则可以说:“小猪,小猪,让我进去!”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如小猪的自信和大灰狼的狡猾。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贴近现实生活的情景对话模仿,根据绘本内容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让幼儿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对话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环境。除此之外,复述故事也是一种有效的口语模仿方式,在绘本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故事的内容。比如,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一次“绘本分享会”活动,每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讲述绘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幼儿会分享《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小姑娘的妈妈要照顾正在哭闹的妹妹,看起来应该是饿了,但家里没有牛奶了,于是妈妈请她去商店买牛奶......”这一活动形式锻炼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表现力,增强了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

3.设计互动问答环节

互动问答环节能够为幼儿营造特定的语言表达氛围,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引导他们积极表达。例如,在绘本《小蓝和小黄》中,教师可以提出:“小蓝和小黄拥抱后变成了什么颜色?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幼儿对颜色混合现象的思考,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逻辑推理和想象创造。幼儿园教师还可以设计具有难度梯度的互动问题,由易到难增加幼儿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难度。例如,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问:“毛毛虫都吃了哪些食物?”然后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拓展:“你觉得这些食物对毛毛虫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呢?”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会逐渐丰富,真正达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调动起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幼儿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拓展幼儿的表达空间。例如,在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中,教师可以问:“你有没有过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经历?你是怎么做的?感觉怎么样?”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幼儿回忆起自己的亲身经历,降低了幼儿回答问题的难度。除了教师提问外,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图画,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幼儿园教师都需要耐心倾听幼儿的回答,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结束语】综上所述,绘本教学在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绘本教育中应将语言训练视为一个重要的环节,选择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绘本,丰富幼儿的语言训练素材,开展口语模仿活动,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充分发挥绘本教学的优势,激发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促进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显著提高,为幼儿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欣. 绘本教学中怎样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J]. 读写算, 2024, (03): 95-97.

2】徐甜雨. 利用绘本教学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6): 61

3】尤秀娟. 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实践性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02): 155-1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