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探究
摘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音乐欣赏教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其实是选修课,选修课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具有良好的基础,也不需要具有专业的技能,所以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选择这门课程。但是该课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音乐欣赏课程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方式过于陈旧内容过于枯燥,影响了音乐欣赏教学课程的开展,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助于高职音乐欣赏教学课程正常开展。
一、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会选择音乐欣赏课程,主要是想在课堂上放松自我,当然更希望在课堂上有更多表现的机会。但是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师仍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课堂上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很少,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也很少,从而学生就会丧失主动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兴趣,久而久之这门课程的学员就会逐渐减少,影响了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的目的。所以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可能成为了学生睡觉的课程,也就失去了该课程真正开展的意义,对于学生舒缓心情没有任何帮助,也不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2.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所接触的事物都是新鲜事物,所以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工作,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音乐欣赏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仍然是早些年的教材,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无法提起兴趣,学生更希望能在课堂上听到最近流行的网络歌曲或者抖音神曲,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但事实上由于教材没有及时更新,所以教学内容仍然比较呆板。大部分音乐欣赏课的教材都是几十年不会更新一次,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从出生就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所以对于传统的、老套的音乐教材并不会产生兴趣,音乐知识是能帮助学生解决音乐问题的,而传统的音乐并不能解决新时代的音乐问题,高职院校中所采用的音乐欣赏教材一般都是普通院校的,或者是师范院校的音乐书,所学习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和声乐器乐有关,所学内容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过于深奥,特别是选修课,更没有必要学过于深奥的内容,所以该课程并没有实现课程开展的目的。
3.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陈旧
由于高职院校开展的音乐欣赏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并不是针对高职院校所编制的,所以其中的内容会相对繁琐、枯燥、乏味、深奥,所学的内容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而且音乐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音乐欣赏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在学习中教师会让学生听一些声乐歌曲,而且包含国内的声乐歌曲和国外的声乐歌曲,还有国内外的乐曲赏析和其他音乐课程,例如戏曲类、民乐类等,这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太过复杂、深奥,非专业类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选择音乐欣赏课程,主要是希望在课堂上学习一些流行歌曲,或者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还有的学生想学习弹琴,这些学生往往都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很难对此课程产生兴趣,如果想通过这一课程让这些没有音乐基础的人喜欢上音乐欣赏课程,则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后才更愿意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助于提升音乐欣赏教学课程的质量。
4.过于重视音乐形式忽视基础知识
高职院校的教师为了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曲调和歌词上,并不关注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想提升音乐素养是比较困难的。高职院校学生很难提升音乐欣赏能力,该课程的教学价值也无法充分凸显。而且部分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讲解音乐基础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从乐理知识开始,而且基本都是照本宣读,对于非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理解起来会相对困难,很难弄清楚其中的联系,以至于学生无法融入到音乐欣赏课程中,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讲解音乐基础知识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式。不能和专业音乐学生采用同一种方式,不仅起不到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所以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师不仅要重视音乐形式,还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工作,只是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出发,多和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二、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1.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更新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音乐欣赏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音乐素养,并不是要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不要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对所学的内容学会,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听、如何记、如何提升审美、如何了解音乐的背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好音乐,不是硬性灌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会音乐欣赏,从而从音乐中提升自身的情操和素养。
2.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潜在的音乐细胞和欣赏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素材,要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能帮助学生培养聆听能力,能确保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教学过程中要多听学生的表达,通过所学的内容,谈谈学生对音乐的具体看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音乐相关知识,也能让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学习的程度,教学中要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的作品学生能找到作品之间的差别,就能有助于学生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3.精选作品
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初期,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音乐作品融入到课堂中。这种方式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对学生熟悉的作品进行分析,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分享自己对该作品的实际想法,通过分析能提升音乐欣赏的技巧,从而也能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学生能认真聆听,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对于教师的讲解会更感兴趣,有助于提升课堂质量。
4.将流行元素纳入教学中
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学习音乐欣赏课程,更多的是希望在课堂中能听到流行歌曲,目前教材中的内容大多都是比较专业复杂的内容,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对部分内容进行更新,才能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需求。对于高职院校中所开展的音乐欣赏课程来说,内容则不需要过度专业,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兴趣出发,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师,也不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来开展教学工作,对于专业学生来说可以按照正规流程,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则不需要一板一眼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欣赏民歌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选择的民歌,也不用非选择原汁原味的民歌,原始的民歌虽然所包含的音乐内涵更丰富,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喜欢的是流行元素,所以教师在选择民歌时可以选择具有流行风格的音乐,这种风格的音乐高职院校的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还能保证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提升。
5.创新音乐欣赏教学的形式
传统的音乐欣赏大多是学生从听觉方面去感知音乐的旋律,这种教学方式在当今时代发展来说,已经比较落后了,目前在新的教学工作中,都是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教学内容,而且在其他学科中也都用新媒体设备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采用新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课堂质量。所以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可以从感官到听觉不同层面帮助学生来欣赏音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更愿意主动地参与的音乐欣赏中,课堂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课堂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如果在课堂中欣赏的音乐作品是舞剧音乐,那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例如学生欣赏的是芭蕾舞剧《天鹅湖》,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更加了解了歌舞剧,这种直观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对所观看的内容记忆深刻,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时代的影响下,要不断的对所学的内容改变学习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
6.加强音乐文化知识教学
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了能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希望学生能够对音乐文化内涵有深层次的了解,需要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文化基础知识。音乐作品所呈现的情感是不同的,要表达的具体内涵以及作品创作的背景都是不同的,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文化基础知识,则很难参透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所以音乐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需要提前为学生介绍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通过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才更容易和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只有对音乐的基础文化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算得上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听歌词和曲调,而是要和音乐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
7.创造角色情景导入新课
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为了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进入正课之前可以通过一首曲子来吸引学生聆听,教师所选择的第一首曲子则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同时该曲子也要和教师接下来讲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曲子的引入能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如果学生能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这首曲子选择就是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习的兴趣,不单单是通过播放歌曲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中国的国粹是京剧,但是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却比较少,为了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身着京剧服进入到课堂中,只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采用舞蹈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诗朗诵的形式,一切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方式都可以借用,完全吸引学生注意以后就可以进入到正式内容讲解,在课程讲解之前可以为学生介绍京剧艺术的背景,每一个音乐作品的背后都赋予着不同的故事,通过介绍背景学生能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从而更愿意主动去聆听。
8.完善教学评估制度
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也同样需要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权衡学生学习的程度,但是和其他学科不同,该门学科不需要通过笔试考试。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定期的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摸底,打破常规考试的方式,可以针对最近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所表达的具体想法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口头表述,无论是哪种方式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后教师要为学生打分并且做好相应记录,在期末时这种方式就可以作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多鼓励学生勇敢大胆的发言,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考试方式不仅学生会觉得很放松还能表现的很突出,和其它学科相比这门学科无需给学生过多压力,只需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全面了解提升自身能力即可。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加强道德情操的培养和音乐素养的提升。学生需要具备审美的能力和感知事物温度的能力,充分的将音乐欣赏教学课程的价值发挥出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未来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霍亚男,纪婷婷.论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多元化开展[J].戏剧之家,2022(28):175-177.
[2]杨晖.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现状[J].山西青年,2021,000(011):111-112.
[3]刘少婷.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家,2021,000(011):P.59-59.
[4]刘燕.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初探[J].北方音乐,2018,38(15):1.
[5]梅洁.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究[J].管理学文摘,2016,000(005):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