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韩晓谆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教学辅导站

摘要

基层中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思政工作,发挥出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并且在落实学校工作时,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充分融合党建与思政工作,将其贯穿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并对党建、思政、教学业务等多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结合实际,采用合适的措施,加强党建工作与学校业务之间的融合促进,这也有助于完成基层学校的建设发展任务。若是在中小学有效融合党建与业务,则能够提高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且有利于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确保教育教学能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

中小学党建;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正文

本文是2024年甘肃省教育领域党的建设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加强农村学校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研究;项目编号:GSJY2024B121


引言党的会议中指出,各级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自身的思政工作,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针对学校思政与党建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中小学校若想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就应该做到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并且要加大思政教育工作力度,同时也要渗透党建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党建工作,借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以此实现教育业务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逐渐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为高质量的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校的工作发展

思政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学校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校在开展思想、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时,应该融入新时代得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要将坚持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方向与目标,始终牢记教育初心与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担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任,要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中小学在办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特色,将党建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学校特色办学中的重要内容,这样也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党的精神思想的延续,还可以将为党育人这一重任践行到底,促使中小学中的广大党员教师能够在党建工作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及党性思想水平,也能够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以便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促使学生逐步树立更加坚定且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其能够在学习发展中融入振兴中华的志向[1]

中小学在开展思想建设工作时,要对政治理论学习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创新,充分考虑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中渗透主旋律思想,为新时代精神赋能,使其呈现出新的思想内涵,对于学校思政、党建之间的融合路径予以深入探索。中小学应该通过开展高质高效的党建工作,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红色精神、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其中,进而突显学科特点,提高教育教学特色。

中小学在办学发展时,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并紧抓相关工作,始终把控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中小学学校可以实行校长负责制,且由学校内部的党组织进行领导落实,紧抓党建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学校管理工作,这也是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党建则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总开关,学校若想通过开展有效的党建工作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就要做好党建与教师素质建设、关键工作与党员带头示范、意识形态与校园风气建设等多个方面的融合工作,增强学校工作质量,加快学校工作进度,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2]

中小学应该加强思政教育教学,稳定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应对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性予以了解,明确其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思政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振兴中华的人才战略角度,对思政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剖析,精准掌握其中的思想意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增强学生道德素养。而中小学若想保证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就要选择高素质的专业思政教师,也要加大培养力度,对于思政课时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设计合理的思政教学计划,加强对思政教学的监督与指导,减少思政教学中的问题,将其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中小学学校及相关教师应深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对其教学改革加以研究,针对学段、年龄特点不同的学生,设置并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包括研学活动、主题体验等,借此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及效率。

二、组织多样化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活动

党建与业务的双融合双促进在中小学建设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该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特色,而学校应该对党建与教师业务之间相互融合的切入点予以明确,这也能够更快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双方相互促进的目的。就实际来看,中小学的党建、业务这两项工作并不是相互并行的平行线,二者之间不仅存在交集,双方的有机融合还能保障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有效落实,这也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座谈会上针对思政理论教学的讲话精神。中小学学校若想真正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就要进行深入探索,并且要对学校自身的性质、具体办学特色、教师思政状态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党建工作与学校业务的融合进行合理部署,促使二者能够充分融合[3]

中小学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应该将其在教研教改中的促进作用有效发挥出来,这就需要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党建在教研教改中的渗透手段,使得党建与教研教改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基于此,中小学学校应该借助党建对校内共青团、少先队等相关组织予以示范引领,并建立健全的党建组织结构,完善不同组织的工作阵地建设工作,组织多元化的党建活动,以此丰富党建工作方式,与此同时,学校还要组建多样化的特色社团,在社团活动中渗透党建理论思想,使得社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引领,既能够发展党建工作者,提升社团成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也能够促进特色社团的发展。

中小学学校在推进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促进时,还应该强化区域之间的合作,加强校际交流,高度重视社区资源,可以与相关社区党组织进行联系沟通,邀请其在校园内开展相关活动,并安排学校内部一些党员教师到社区开展授课服务,以此实现双方之间的融合促进。中小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校、援助单位开展有效的合作活动,从教学、学习、校园活动多方面着手,比如,开展教学研讨会,在会议上传达党建理论思想;组织互助共赢的校园学习帮扶活动,邀请学校双方优秀的党员教师进行交换教学,丰富学校的教学经验及党建工作手段,提高合作促进的效果[4]

三、提升党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中小学校在开展各项办学工作时,应该引领校园内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效渗透党的教育方针,高质高效的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的,进而发挥出教师的模范作用,承担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始终冲锋在教育第一线。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学校中的党建教师更应该发挥出自身的示范作用,这也更好的落实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促进工作。

基于此,中小学校应该针对党员教师,从政治素养、专业教学能力等多个方面出发,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并且还要设置合理的党员考核项目及考核评价指标,实现对党员教师的全面、科学、客观评价,借此加强党建、业务之间的双融合与双促进。学校要立足于组织、管理的基础上,团结所有的党员及骨干教师,对党提出的教育路线、政治方针等,充分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将党建的实际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出来,进而增强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制定评价机制时,需要考虑党员教师的具体工作情况、专业能力、学科特点等诸多方面,有针对性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也要注意细化党员教师的工作内容,划分清晰的职责,以便更好落实考评工作。通过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能够让党员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其能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弥补自身在专业上的缺陷,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这也更有利于党建与业务之间的有机结合[5]

另外,中小学校在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时,应该注重增强自身的政治领导力,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赋能,以此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比如,中小学可以针对实际教学情况,组织开设观摩研讨课、教研示范课等等,在具体的教研活动及督导工作中,要求每一位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广大教师,每学期都要在全校或者是学科组,准备开展至少一节优质的展示课,并且还要在评课或者是教研活动中进行书面发言,促使党员教师能够通过参与教研教改活动,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及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先锋示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的双融合双促进。中小学校还要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深入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的理论及实践渠道,以此对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内涵、外延予以丰富,扩大研究范围,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成功经验,提升相关理论水平,增强实践效果。

中小学校要高度关注入党积极分子的业务能力及素养,要加大相应的审核审查力度。学校内部的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发展党员时,应该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业务能力纳入到相应的审查考核范围之内,并将其作为基本考察项目,将具有高尚品德素养、专业教学能力精湛、思想进步的优秀教学人才发展成为党员,为党组织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强化党员教师队伍力量,促使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水平得以提升。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时,不仅涉及到政治素养,也要对其业务素养、教学能力、教研成果等诸多方面予以全面考察,既能够提升这些教师的党建素养,也能够促进其业务能力的发展。中小学校应该对党员教师的业务能力加以重视,并做好能力培养提升的规划工作,可以定期组织继续教育、外出学习、培训讲座等多种活动,实行党员教师优先这一制度,要求党员教师在享受学习福利的过程中,应主动承担其示范作用,树立担当、责任意识,在学校的政治发展方向方面发挥出引领的作用[6]

中小学校应该加大对“阳光爱心工程”活动的支持与推进力度,结合党员教师工作特点及性质,对其提出一定的要求,在每一学期积极主动转换一定量的学困生,了解班级中全体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救助,经常组织家校联系,将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促进工作范围,扩大到社会、家庭教育这一层面,促使党员教师能够从思想、信念、行动等多方面真正实现入党,在教育工作中也能够始终坚持为人民为服务。

四、基于党建建立“双培养”机制

中小学校在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时,既要强化自身的政治引领力,还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养,针对骨干学科教师、党员教师进行双向培养,促使党员教师经过有效的培养,逐渐发展成为管理层成员。中小学校可以构建完善的教师骨干团队机制,成立专门的学科、班主任等多种骨干团队,并安排党员骨干教师作为不同骨干团队的负责人,针对骨干教师实行“推优”机制,对于思想、素养、能力等多方面比较优秀的骨干教师,可以将其发展成为党员。

中小学校要加大组织管理力度,加强对党员教师的监管,深入到党员教师群体之中,对其工作情况、党性修养、业务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利用党组织的号召力,督促党员教师进行自我调整、学习,弥补其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党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另外,中小学校还应该组织多元化的业务竞赛活动,比如,技能竞赛、骨干教师示范课比赛等等,通过这些业务竞赛,创设出良好的竞争学习氛围,教师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教学经验,掌握各种教学技能,而通过参观示范课,也能够激发出一些教师的竞争意识,使其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党性思想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总结

中小学校加强党建与业务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校党组织工作效果,使得党的教育方针得到有效落实,并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提升学校师生的政治思想水平,这也能够为学校办学指明前进的方向与道路,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闫立宪,沈海云.中小学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发展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 2021(2):65-68.

[2] 肖昌斌.学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三重境界[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 000(007):P.1-1.

[3] 郑德铸,李焕焕.初级中学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 2023(27):115-117.

[4] 张竟艺,樊霞会.党建引领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策略[J].甘肃教育, 2022(13):3.

[5] 胡春旺,张雅妮.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合双促进的创新实践[J].新智慧, 2023(12):62-64.

[6] 胡旺军.新时代小学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融合方案[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1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