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网络环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引言
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互动性强的阅读体验、拓展时空范围的阅读内容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等优势。这些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一、 核心素养下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网络环境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传统教学往往受限于课本和教辅材料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电子书籍、在线文库等途径获取大量的优质阅读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不同主题、不同难度的文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网络环境可以提供互动性强的阅读体验。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这种互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消化阅读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一些在线阅读应用还可以提供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功能,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生词,提高阅读效果。网络环境可以拓展阅读的时空范围。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线上阅读活动、书评写作等方式,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同一本书籍中的内容和主题,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
传统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教授教科书上的文言文篇章或者经典文学作品,缺乏新颖的内容和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可能会产生阅读疲劳,对阅读失去兴趣,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深度。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述、注解、填空等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启发性。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限制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创造性思维。由于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较为固化,教师和学生往往只能依赖于教科书和少量的教辅材料进行教学。
(二)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阅读技巧的培养。例如,阅读速度、阅读流畅性、阅读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强调对文字表层意思的理解,但忽略了对深层含义和情感的把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通过分析、思考、评价等方式来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和内涵,然而传统教学偏向机械记忆和填鸭式教学,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提升阅读理解水平。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常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文言文篇章或者少量的文学作品,缺乏对多种文体和风格的训练。
(三)缺乏对学生阅读情感的关注
传统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对文字表面意义的解读,忽略了学生与作品之间情感共鸣的培养。阅读过程应该是一种享受、感悟和思考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难以产生深层次的阅读共鸣。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为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鲜有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和情感体会。这种形式化的作业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欲望,也不能促进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
三、核心素养下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利用网络环境丰富阅读资源
在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丰富阅读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更多样化的文学作品、诗歌和童话故事。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到一些传统教科书以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当代优秀小说、儿童文学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电子书籍、在线文库、数字期刊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进行分类和筛选,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阅读名著、世界经典文学、国外童话故事等,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通过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丰富阅读资源,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内容单一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掌握网络搜索技巧
在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网络搜索技巧和培养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借助关键词搜索所需资料。要让学生了解搜索结果的排序规则,并学会利用筛选工具来迅速定位相关性高的内容。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和可信度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同样需要了解到网络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权威可靠的。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如查看来源、参考其他权威机构或专家的意见等。帮助学生筛选和整理所得信息。学生在搜索到相关资料后,应该能够从中提取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整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书签、笔记等工具,帮助他们收集、整理所得的信息。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内容和情景。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方式呈现,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课文的意境和故事情节。可以利用录制音频或视频的方式朗读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将自己或其他人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在听的同时,可以跟随着文本一起阅读。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结合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设备,将书籍、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数字化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的翻页、放大缩小等功能,更加自主地阅读,并且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相关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四)开展线上互动阅读活动
在线互动阅读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并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学生可以在这个社群中相互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优秀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社群的建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在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可以开展线上读书分享会或读书沙龙。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并准备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心得体会。他们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促进交流与合作。可以组织线上读书俱乐部或合作阅读小组。学生可以在一起合作阅读同一本书籍,然后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互相指导,共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阅读的互助精神。通过线上互动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打造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为了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可以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上发布学生阅读任务和挑战,学生可以在家庭或者学校图书馆等环境中进行阅读,并在线上平台上提交阅读记录、心得体会等。可以安排线下的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进行互相交流与讨论。小组活动可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些项目式的任务,例如为一本好书制作宣传海报等。可以组织线下的阅读活动和参观。学生可以参观图书馆、书店等场所,亲身感受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也可以安排一些作家讲座、文学展览等文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心得体会,提高语文素养展示水平
教师可以布置读后感、心得体会的写作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整理自己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感受和思考,形成独特的文学之旅。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可以组织读后感、心得体会的分享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线上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这样的分享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相互启发,拓展各自的思维和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语文作文竞赛和展示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文学素养的机会,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自信心。这样的做法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又能够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通过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体验,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教师们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网络资源,并结合课堂实际巧妙运用,让网络成为语文阅读教育的有力工具,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元元.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J].天津教育,2023,(21):165-167.
[2]徐晶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二届全国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东于州小学;,2023:5.
[3]郑才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创造素养的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23.
[4]于淼.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
[5]娄楠.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研究[D].绍兴文理学院,2022.
[6]万续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20.
[7]仲艳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中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