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路径探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蔡蕊霞、蔡永权

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 邮编:671000

摘要

以核心素养为视角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强调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科能力,更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积极情感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等方法,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路径探寻,提出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自主反馈---教学反思”的阅读教学路径。实证研究表明,这一教学路径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它使得学生在读中学,学中用,用中进步的过程中,借助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和自主反馈等教学手段,得以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实现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统一。教学路径中的“教学反思”环节更是提升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关键,使得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积极的语言学习态度,自主地调控自己的阅读策略,有效地吸收和处理信息,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这为高中英语教师探寻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新路径,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 教学反思;

正文


引言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一门语言并不仅仅意味着拥有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完成的任务不仅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这种核心素养包括积极的情感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等,这些都是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然而,如何寻找一条兼顾学科能力提升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路径,是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从核心素养出发,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寻出一条“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自主反馈---教学反思”的新型英语阅读教学路径,并试图验证这一路径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不仅为高中英语教师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阅读教学新路径提供参考,也对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核心素养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1 核心素养理论探析

核心素养理论是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1]。它不仅仅关乎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学生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核心素养理论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期的教育改革浪潮,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跨学科能力的学生,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核心素养涵盖多个维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语言与魅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与社会参与能力等。这些素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在实际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并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这样的教育理念推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国,核心素养理论被纳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强调各科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为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即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关注他们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在国外,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系统均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2]。而在国内,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推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理论不仅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还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思路。教学设计应更加注重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评价也应全面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和综合素质。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核心素养理论的实践,最终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有效的沟通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上,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重视语言形式的讲解和词汇语法的训练,忽视了阅读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限制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

教学方法上,缺乏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课堂上,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有限,缺乏自主探究和批判性思考的环境。教学评价方式依旧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普遍不高,阅读态度消极,缺乏内在学习动机[3]

教学效果上,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策略指导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不利于长远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过度主导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培养。教师在处理课堂生成和使用教学反思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教材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亟需改革与创新。

1.3 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学科素养,还包括自主学习、有效沟通、合作能力和积极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内容。这些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为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英语阅读在高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多样的文化背景和复杂的语境,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仅仅传授阅读技巧远远不够,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通过阅读材料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强调自主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反思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沟通与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能。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式,学生能够在互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提升自身的沟通与合作素养。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积极情感态度的建立尤其重要。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阅读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更高效地吸收和处理信息。这不仅提升了英语阅读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重要支持[4]

2、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路径设计

2.1 任务驱动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任务驱动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5]。任务驱动法以实际任务为情境,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任务,将阅读目标嵌入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参与度,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科学规划,合理设置任务,使其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又能够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一堂关于环境保护主题的阅读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阅读材料后,分组讨论并解答“如何利用英文材料设计一份宣传海报,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这种任务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还需要他们进行创新和合作,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时,教师需要关注任务的难度和层次,以确保其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任务驱动法强调在任务设计中融入逻辑推理、信息处理、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逐步掌握阅读策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分阶段设置任务起点,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并找出关键句子,再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文章主要观点,设计相应的展示活动。这些任务需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任务驱动法还注重学生自我反馈与评估,即在任务完成之后,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小组反馈和教师评估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种多角度的反馈机制,学生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还能够在反思中深化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结构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总结反馈环节,让学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提出改进意见,并结合教师的指导意见,优化阅读策略和方法。有效的反馈机制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调控能力,逐步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习惯。

任务驱动法能够将英语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在学生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还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情境,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达到了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统一的教学目标。任务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合作学习、自主反馈和教学反思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学习体验,也为教师创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2.2 合作学习与自主反馈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特别强调合作学习与自主反馈的双重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够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展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按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分别完成阅读任务中的不同部分。此举不仅能有效分担阅读任务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参与度,还能强化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在互相启发中获得多角度的理解,从而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有效沟通和表达自己,进一步培养其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自主反馈则强调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后自主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鼓励其对自己的阅读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方案。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进行自主反馈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设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步骤,以及评估学习成效,从而不断优化其阅读策略。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其个性化学习,还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将合作学习与自主反馈相结合的阅读教学路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效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并通过自主反馈不断完善其阅读策略和方法,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将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教学反思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全面审视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识别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反思引导他们自我评估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反思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其主动性和责任感,进而全面提升其核心素养。这使得教学反思成为增强学生阅读效果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

结束语

本研究深入挖掘了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路径。我们提出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自主反馈-教学反思”的阅读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证明这一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目前我们的研究还局限于实证和理论研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因素影响教学效果的实施,因此教师在实施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更大的样本和更全面的评价体系下验证我们的模型的成效。总的说来,这项研究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我们希望这将对当前的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画刊:高级,2020,0(01):32-32.

[2]牛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19,0(33):170-170.

[3]班文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45-46.

[4]黄芳.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生英语,2020,(48):63-63.

[5]李城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路径[J].英语画刊:高级,2019,0(12):27-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