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索朗平措

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 857000

摘要

初中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的启蒙阶段,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合理地应用教材内容,挖掘生活中的知识,让学生结合自我的日常经验积累完成对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做好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大家完成事半功倍的学习。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下面将围绕着生活化理念在课堂上的应用价值、应用办法展开详细论述,仅供同行们借鉴参考。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理念;初中生物课堂;有效应用;措施与方法

正文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材内容琐碎且枯燥,单纯的知识点讲解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在新时期下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该结合生物学科的基本特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对标积极渗透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完成进一步的摸索和探究,不断提高自我的应用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生活化教学理念是由我国知名教育学者陶行知老先生率先提出的,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并践行发展这一理论。从本质角度出发去理解,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生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方法统称,它要求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基本出发点,引导大家认真观察感悟并探究、认识生活,在生活化的学习中获得启示,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生活化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近期兴趣爱好,创设真实且富有饱满情感的学习环境,并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引导,布置生活化的任务,促进大家获得生活化的体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想法和能力,促进大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效。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基于人本理念、认知学理论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应用生活化理念推进授课时,教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彰显学习的社会性,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

在实践中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接触到的植物、动物、生态环境等各类资源为载体深入了解、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富有趣味性。具体来说,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价值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让众人在实践后充分感受体验生物知识,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后续高难度课程的学习。其次,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生活化教学可以在生活和理论中搭建沟通桥梁,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固理论知识,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学生对生物理论内容的理解会变得更加深入,从而系统地掌握各个知识点,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再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生活化教学在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上的效果突出。在生活化模式引导下,学生会更愿意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在传统思路的基础上形成更强大创新能力。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手段,教师可以突出情境的生活化元素,借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逐步学习、快速理解生物知识。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要做好对以下这两个方面的精准把控:首先,应该确保创设方式恰当,要确保情境与学生较为认可喜欢的信息技术、游戏等维高度统一。其次,应该突出生活化元素,要保证在情境内充满着生活化的气息,可以快速吸引学生全情投入积极探索与生物相关的知识,最终斩获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如在围绕《传粉和受精》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向学生分享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首先,借助图片、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人工授粉的全过程,让大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口语表达自己对人工授粉流程的理解。再次,向学生提供点拨,完善大家对这一概念的认知。最后,教师要提出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过家中长辈或者周围邻居在种菜种花时进行人工授粉?他们的操作步骤与视频展示的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留出时间让学生回忆并回答。按照以上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去实施授课,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人工授粉的流程、步骤、对应价值,实现更深度高效的学习。

(二)尝试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初中生物的根本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问题,简言之,只有将理论实践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点拨,让大家尝试着用所学的理论内容解决生活问题,此举一来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延长记忆的时间,二来还能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活学活用,进一步促进大家解决问题能力和习惯的逐步养成。如在围绕《真菌霉菌”这一知识点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是否见过发霉物体,描述物体发霉后的现象,尝试分析导致发霉的实际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快速地联想到发霉的面包、馒头、衣服等等,它们都是因为霉菌大量堆积所以才会让这些物体呈现出发绿的状态。在深入研究后学生会发现,这些物品之所以会发霉,主要是因为长时间被放置在潮湿且温暖的空间内,教师要进一步提供引导,请问结合着真菌的生命活动知识,你们觉得该如何做才能尽可能避免物品在短时间内发霉?在探究后学生会得出一些可执行性较强的措施,如可以将物品真空保存或者将其定期放到太阳底下晾晒等等。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问题连接起来,用理论解决复杂的生活问题,既能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三)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教学

在新时期下,学生才是知识的真正探索者、获得者,教师应该借助一定方法引导大家主动探究,在经历持续思考摸索后完成知识的生成,此举既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让大家更全身心地投入生物学习。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案例,指导学生做好分析和研究,以此唤醒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对生物学知识形成更深刻认知。如在围绕着《安全用药》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避开传统个人说教的方式,而是将一些常见的药品说明书带到课堂上,或者是让学生提前准备几种不同药品的说明书,在课上留出时间让大家自己观察说明书涉及的容,研究下在用药时应该重点关注哪个部分,指导学生认真围绕“慎用”“禁用”等词汇的区别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一些错误用药或者滥用药物对健康生命造成严重损害的案例,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用药安全的意识,巩固本节的教学内容。

(四)巧用社会热点开展教学

新时期下,生物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很重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家服务社会意识的形成,让他们逐步丰富自我的内心世界。初中生也是社会组成之一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他们必须主动关心社会发展。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新热点,其中有许多与生物学有关。在授课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实时社会热点来强化学生的感悟,促进大家掌握更多生物学知识,同时此举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家主动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如在围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社会热点,以此丰富课堂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入非法采矿事件,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某些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意识到人对生物圈有着极大影响。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正向热点,理解人类在保护生物圈上的积极作用,如可以引入近段时间某些省份城市开展山水林田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新闻报道,指引大家分析探索,了解人类在修复系统、综合治理环境上取得的明显成效。通过正反社会热点的比对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之大,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五)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不可忽略。既然是生活化教学,那么在作业设定上教师也应该突出生活化的属性,向学生布置一些生活作业,借此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巩固理论知识。生活化作业往往是以实践活动形式作为呈现的,既增强了作业的灵活性,又能更好发挥出课后作业的作用,让学生将理论实践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围绕着《生物的基本特征》设定作业时教师要明白,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我们身边的生物”,在设定该知识点作业时,建议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同学们,请你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与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或者景区近距离观察周围的生物,将详细记录下来,并且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类型、日常生活条件。按照以上方式去安排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获得外出游玩的机会,能激发大家完成作业的热情,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期间,大家的多元思维会得到充分调动,能深化对各种类型生物的理解,促进大家主动回想理论知识、做好巩固深

总的来说,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直接向学生告知现象、结论,要求大家死记硬背、反复做题,这样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都不佳。在新时期下教师应该立足生物来自于生活的特色积极组织生活化教学,借此彰显生物知识的内涵和特质,促进学生提高自我的学习水平。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立足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引入生活案例、巧用社会热点实施教学、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等多个角度作为切入做好统筹性的安排,让学生明白何为学以致用。在经历持续学习探索后,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综合水平,学会用理论包装自己,解决生活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春莉.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杜俊宏,韩宁,王重力.初中生物学教学生活化: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4):134-135.

[3]武艳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5-146.

[4]耿静.基于项目学习的学习过程设计研究——以初中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0):45-48.

[5]曾庆国.STEAM视野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实践和反思——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3412):64-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