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渗透的意义和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人文素养;渗透意义;渗透策略
正文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关爱他人,拓宽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将人文素养融入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感和道德意识。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渗透的意义
首先,人文素养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情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道德观念。通过英语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增进对他人和世界的尊重与关爱。其次,人文素养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一门全球语言,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紧密相关。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其他文化的思维方式、礼仪习惯等,可以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灵活自如地应对和融入不同的环境。另外,注重人文素养的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学习动力。将情感因素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和投入,促进他们乐于探索、思考和表达。通过情感的参与,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最后,人文素养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话题进行理解和分析,鼓励他们质疑和思考,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将使他们在面对信息时更加理性、客观,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态度。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材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存在不足。目前的教材往往注重语言知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对于人文素养的渗透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缺乏相关资源和素材的问题,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去关注和体验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第二,评价方式偏重语言技能,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现行的评价制度中,英语教学往往偏重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如听说读写等方面。这样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情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第三,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缺乏与人文素养渗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难以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实践。第四,缺乏合作与互动的机会限制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参与,通过交流和合作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然而,教室环境中的学生互动和合作机会有限,有时候学习任务过于独立,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策略
(一)教材和资源选择策略
在教材和资源选择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策略来引入人文素养的内容,并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和兴趣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国内外名著、短篇小说或诗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经典故事,从而进一步培养人文素养。例如,可以选择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让学生思考社会等级、爱与婚姻、性别平等等话题,并展开文学鉴赏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入电影、纪录片和音乐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不同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电影,如《泰坦尼克号》、《辛德勒的名单》等,通过欣赏电影的剧情和情感展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形象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还可以选用一些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不同文化之美,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分享他们了解的文化素材。通过鼓励学生带来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电影、音乐、艺术品等,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并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促进互动和交流。这样的分享和交流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感和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能够让其他同学展开思考和探索。
(二)评价方式策略
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更加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包括情感态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报告的方式评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英语教学相关的话题,表达自己对该话题的观点和情感态度。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讨论环境保护问题,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并描述自己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通过口头报告,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于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情感投入,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设计小组项目来评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研究和呈现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或国家。例如,学生可以选择某个国家,调研该国的文化传统、习俗、历史和名胜,并结合英语进行展示。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跨文化研究能力以及面向观众演示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的结束时进行个人反思,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文化价值观的认识、情感体验和思考。通过个人反思,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思中了解他们对于人文素养的理解和体会,有针对性地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培训和指导策略
为了帮助教师掌握人文素养渗透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他们在人文素养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这些研讨会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互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人文素养的概念、意义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工作坊,以培训教师的人文素养渗透能力。工作坊可以针对不同主题或难点进行设计,例如跨文化交际、情感投入、文化鉴赏等方面。通过分享案例分析、教学互动等形式,教师可以学习和探索人文素养渗透的实际应用。工作坊还可以提供教师示范和教学设计的机会,让教师亲身体验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育部门可以安排示范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展示。示范课可以选取涉及人文素养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其他教师观摩和学习,并获得教学策略和技巧的启发。在示范课之后,可以进行讨论和反思,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成长。
(四)合作互动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的合作互动策略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就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讨论。例如,可以选择一篇与文化和价值观有关的文章,然后要求学生就其中的观点展开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验,还能够接受来自其他同学不同的文化观点,从而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例如,可以设立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对话沟通。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体验其他文化,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入文本分析和多媒体资源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合作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或视频资源,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和解读,并从中提取出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五)实践与实地体验策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实地调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和人文领域的场景。这样的实践与实地体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文化内涵和人文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艺术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进行参观。通过观赏艺术作品、文物和展览,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和历史背景。他们可以仔细观察和欣赏,通过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发现并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观文化遗址,如古城、宫殿等,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沿革,从而加深对于人文意义的感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研或实地考察。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有特色的社区或地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实地观察。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多元文化社区,了解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生活、传统和相互交融情况。他们可以走访当地居民、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与他们互动交流,亲身感受社区的多元文化氛围,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共生。
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进行人文素养渗透,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讨论、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让学生在合作与互动中分享和接受不同文化观点。其次,教师可以引入丰富的文本和多媒体资源,用于分析和探索文化内涵和人文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和社区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和人文领域的场景。
参考文献
[1]殷琳.初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J].才智,2020,(16):226.
[2]彭慧.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0,(12):91.
[3]李奉廉.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02.
[4]徐星.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0,(03):73+72.
[5]吴俊.初中英语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J].考试周刊,2020,(14):97-98.
[6]黄义平.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0,(02):19.
[7]刘彦君.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校园英语,2020,(07):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