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面向岗位实施开展毕业设计写作探讨——以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为例
摘要
关键词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类岗位实操;模板;毕业设计
正文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各院校单独招生的条件受限,导致整个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也呈下降趋势,面对成绩不好,失去学习动力的学生们,高职院校的教学难度也逐渐拔高,而毕业设计是集高职三年专业课程的汇总与提炼,是综合性较强,知识覆盖面较广的一大课题。因此,加强专业课程的融合,树立“岗位毕业设计”意识尤为重要。
一、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不管是校企合作精品教材还是规划教材,都偏向单个知识点的讲解,其中就包括所涉及的实训项目,这就对一个毕业设计来说太过于单一和片面,无法达到毕业设计要求的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用性[2]。归根结蒂,这些问题反映了高职院校现行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仍停留在单门课程的理论与实操单独培养的模式上[1],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沟通。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进入专业岗位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业务师带徒才能适应实际工作要求[1],这就存在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现象。
二、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探讨
(一)从教师层面转化教学模式
鉴于目前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时,由于教材的知识点较为单一,教师使用的课件沿用出版社提供,没有对知识点进行链接与提炼,这就需要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首先,任课教师要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常熟悉,掌握本专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3],在教学模式上,要能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如旅客因未购车票,被列车员查票查出,则旅客需要补缴票款、加罚已乘区间未购车票50%票款和手续费,并要求列车工作人员能准确操作得出应收票款,对应的课程来自于《铁路客运规章业务》。而通过点要怎么带动面,就要在这个情境中,增加旅客不理解我都已经补票了,为什么还要加罚,这不是在“变相收费”吗?更何况我还补交了手续费,也该可以了的问题发散。由此这个面就会涉及多个点,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补收票款、加罚和手续费,还需要通过言语把事情沟通清楚,解释清楚,往往这个面的重点不在于计算旅客未购车票的补票费用总计,而是要通过语言沟通答疑解惑,解释清楚这其中的缘由。对此“面”就需要掌握四门功课分别是:《铁路客运规章业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管理与沟通技巧》《旅客运输心理学》《铁路运输经济法规》,显而易见,一门课程的提升,它的系统思维就在于掌握本专业不同的专业知识,善于运用专业知识,才能更加具象表达岗位技能。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就需要把这些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作为实操项目,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列车长、列车员、主要旅客、次要旅客(可以多名)等角色,根据任课教师发布的实操主题进行小组创作,表演时模拟一个微型真实场景进行服务,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学生日后的实操和毕业设计的书写。
(二)从教师层面转化学生平时成绩评价
学生平时成绩评价管理要从参与实操作业的积极性与输出性挂钩,不再实施单一的上课点到、提交作业、课堂表现的传统评价规则。新的标准则是通过学生分组组队并建群,邀请任课教师进群实施监管,通过组内的发言与文本内容创作实绩给出学生平时成绩,更利于学生对岗位的认知与毕业设计写作的理念导入。
在学生创作后,对团队文本进行实战演练时,以学生对创作文本的熟练程度和现场临时反应的表现程度,进行100制分四个模块,分别为职业行为习惯、身体语言、沟通语言和人员的打分,并把每个团队得分通过课堂PPT进行公示,让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知道每次的“类似岗位实战演练”需要提升的内容和改进的方向,把得到的知识转化为岗位内驱力。
(三)从学生层面转化与教师的沟通
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从古至今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尤其是当面沟通或电话沟通,都会让学生倍感压力,可能是知识水平的差距和天然的距离感,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严重缺乏,体现在语言沟通时,学生会因为紧张表达错误,在面对教师的反问时,又表现得有些力不从心,这种尴尬会让学生无法在正常的逻辑思维情绪中转化为有效沟通,从而给沟通带来不利影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任教的第一课,就要将自己的社交账号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的添加,学生在添加教师社交账号时,备注哪个班的同学,这样就可以隐藏学生的姓名,使学生更放心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何况这种文字沟通,会让学生有个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留出时间进行思维转化和语言组织,可以更好的完成沟通内容,解决岗位实操及毕业设计等相关疑惑。
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毕业设计写作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岗位-实习-毕业设计为一体的教学理念,当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时,要把岗位和职业面向跟学生传达清楚,要让学生知道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有哪些,这些岗位的专业技能程度需要达到什么水准,然后要将毕业设计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在课堂上传达下去,要将毕业设计的大框架搭建好,使学生有个立体的概念,毕业设计类别也有比较多,比如说活动方案设计类、餐饮优化类、安全应急处理类和安检处理类等。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举的列车长、列车员、餐服员、安检员等岗位所涉及的毕业设计,教师在日常上课中要穿插讲解毕业设计拟题和目录,告知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学生职业面向是铁路列车乘务员和铁路车站客运服务员[4],而这两个岗位的服务地点是列车上或是火车站内,服务对象是旅客,因此可将毕业设计题目拟定为某列车旅客花粉过敏突发休克处理流程设计、某车站旅客携带违禁品过安检的处理流程设计等,通过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从题目结构上可以看出,前段是事发的地点,为某列车或某车站;中段是具体事件,本次设计需要解决的事情;后段是处理流程,也就是通过哪些步骤把问题处理好。毕业设计的目录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列车或车站的基本情况,第二层为事件发展经过,介绍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从而知道其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或沟通的问题,第三层为解决事件的处理流程,解决旅客的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步骤和方法,并将铁路工作人员和旅客的对话,按照处理流程图的方式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可实施的岗位技能,第四层为解决问题的处理结果,通过处理结果陈述铁路工作人员的反思,将好的做法保持,不好的做法优化和创新服务,提升铁路职工的素质文化。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近年来教育部对这方面越来越重视,做好一份合格的毕业设计成果也是立足岗位和专业的基石和根本。通过在校期间的教学和作业的布置,再到毕业设计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模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为实施毕业设计成功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李志强,(1989-),男,汉,湖南娄底,大学本科,单位职务职称:客运乘务教研室主任 助教,研究方向:客运服务毕业设计写作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刚,李惠敏,甘元初,等。基于工程项目的土木类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
[2] 赵艳霞。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3] 周雄庆。技能大赛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实践研究——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4] 孙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