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
摘要
关键词
高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创造具体的场景和实践活动,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情境创设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观察、实验,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基于此,本文就目前高中物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提出相关基于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一、情境创设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意义
在现代教育中,情境创设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背景应用更加广泛。
首先,采用情境创设背景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在教学中加入感性化的背景,比如设计一个仿真实验或者一个科幻题材丰富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并有效减少学生的恐慌感和拒绝心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情境创设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置身于情境背景中,他们不仅可以主动地思考相关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设计出解决方案。这种探究过程既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者,情境创设背景下的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更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和实践操作。而这种做法相比较传统的抽象概念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情境创设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复杂现象,并将它们与实际生活相融合。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原理和规律,体验物理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对物理学更好地理解、接受和应用[1]。
二、情境创设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法作为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方法,已经广泛运用到不同学科中,并衍生出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讲,因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可以发现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物理现象,使用物理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现象。
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苹果从树上掉落时是否与树叶从树上掉落一样?是不是所有重的物体在下落时速度较快?你应当怎样证明这一观点呢?通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怀疑,通过小实验,观察下落情况,得到最终结果。在完成实验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索,进一步掌握物理知识。选择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能够提升教学情境的趣味性与真实性,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找出影响下落速度的因素,逐渐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2]。或是在讲述惯性知识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乘坐汽车时一旦遇到紧急刹车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前倾、后倾等现象。也可以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在赛跑达到终点以后,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呢?在物理课堂中利用学生已经经历过的事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在主动思考中找出问题答案。
(二)创设“绘声绘色”的教学情境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涉及抽象的知识较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以口头讲述为主,基础不好的学生就难以真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口头讲述和黑板板书的基础上辅以图片、图表、视频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引发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起到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生教学负担的作用。因此,在物理课堂应设置相关情境,运用生活化的物理现象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情境[3]。
例如,在“静电”的相关学习和教学中,我们借助生活知识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静电情况,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特点。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理元素,那么你知道生活中静电有哪些表现形式吗?学生答:冬天脱毛衣劈里啪啦的响;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炸开。教师:原来生活中静电现象的表现形式如此广泛,看来我们的物理学习是十分具有生活属性,十分接地气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创设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环境,给学生新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深入学习。
(三)创设动手操作型实践情境
这类物理活动重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物理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物理课堂的教学做合一,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实践力。
例如,在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物理实验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同学们回顾相关装置图和打点计时器操作的步骤,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其次,让同学们分小组对相关步骤和实验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验操作手册进行相关的数据填写和探究,或者设置专人进行操作,专人进行数据填写,专人进行分析和总结,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不但动手,还要动脑,使学生充分理解简单的物理实验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体会物理价值,感受情境教学的先进性。
(四)创设自主探究型实践情境
实践探究型是物理活动课程的主要形式,这类活动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4]。
例如,在“光的反射与折射”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在试题中展示实验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纸杯中不同的水深,手电筒照入水中的光点位置发生变化,得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自主实践的情境简单易行,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正因为难度适中所以学生能够独立探索。能帮助学生在奇妙的物理世界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积累情感和体验,不仅能提高物理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的物理与生活,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这样的活动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了相关物理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五)创设合理的問题情境,激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前提就是科学的思维。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的特点抓住,有目的性的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们自主地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将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见覅出来。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是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们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新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电阻定律》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结合影响导体电阻因素,向学生们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响导体电阻的主要因素有什么吗?你们知道的这些因素和导体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学生们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想,如果必须要利用实验的方式,才能确立导体电阻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对电路流程进行设计呢?怎么样才能对实验的条件进行控制,以此来作为检验导体电阻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
(六)创设互动情境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授课内容、学生认知特点来设计一些互动话题与情境,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提升。但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如学生习惯和自己平时关系很好的同学一起互动,或者是同桌等座位相近的学生互动,且互动交流过程也会受到性格、性别,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间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充分利用,以此增强互动教学效果。另外,为了优化互动教学情境创设,教师应围绕授课内容,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较广的情境、话题,全面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鼓励更多学生将自身想法真实主动地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也能够有效拓展学生互动空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的不断提高,增强互动效果[5]。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互动内容,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为各阶段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创设有利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对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情境创设背景下通过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物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情境创设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从而推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6]。
参考文献:
[1] 黄变变, 赵德楠, 石杰,等. 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生物理过程模型建构教学研究——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J]. 广西物理, 2020, 41(4):3.
[2] 周世锟.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途径研究[J]. 好日子, 2020, 000(019):P.1-1.
[3] 路庆芳.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探析[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9):2.
[4] 罗小勇. 创设情境,问题引领设置活动,实验驱动——以《牛顿第三定律》中的部分教学设计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21.
[5] 胡志强.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45.
[6] 王炜杰,李平安.有效教学探索:高中物理情境创设对教学的作用及启示[J].物理通报,2019(1):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