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科学打造幼儿园一日生活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一日生活;生活常规;实施策略
正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指得“规矩”、“方圆”就是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幼儿来园离园活动的全部活动,也是幼儿在园的全部生活内容,是在保教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下,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幼儿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良好时光。如果能科学、合理、坚定不移地组织好每天的一日活动,将行为规范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各个环节中,从一点一滴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对幼儿习惯养成、动力定型的形成,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幼儿自然和谐和充实地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利用语言艺术,加深幼儿印象
语言是幼儿游戏中进行交往的重要媒介,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有意发出往返而且有规律的声音。例如:小猫喵喵叫、火车呜呜呜、电话铃铃铃等游戏性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还可以引导幼儿建立常规意识。比如:“小朋友,排队走,你在前,我在后,不说话,不回头,老师夸我好宝宝”,这首简单的排队儿歌不仅充满了童趣,幼儿也在念儿歌中学会了排队的方法和排队的要求。教师不仅可以轻松引导幼儿,还可以提高排队的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教育帮助幼儿学会生活的小规则。比如:念儿歌、讲故事、看绘本等形式,将枯燥的事情趣味化。
此外,我们还利用指令的方式,规范幼儿的常规行为,这样不仅教师便于操作,而且幼儿接受也快。如,在小班刚开学时,根据幼儿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编了一套关于规范幼儿行为习惯的指令:关于坐姿:手放平,脚摆正;关于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先举手,老师叫再张口;关于站姿:关于集中注意力:小眼睛,看老师;关于站姿:手摸裤线身站直,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关于摆放椅子:小椅子,靠桌子,小椅子,转过来……,这些指令操作性强,对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幼儿对于指令有疲劳期,刚开始觉得新鲜,做着有趣,声音响亮,但一段时间下来,有些幼儿熟视无睹,闻而不听,怎样才能让指令深入幼儿的内心,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呢?首先教会使用,教师边说边做,示范规范的动作。接着训练,并选出做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做给大家看,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其次经常使用,幼儿的遗忘周期特别短,所以教给幼儿的东西要及时复现,加深印象。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一个活动、一个游戏和每一个环节的一点一滴中渗透和强化。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二、利用游戏活动,引发幼儿学习
游戏是幼儿各类活动的赖以进行的最好的载体。在游戏的环境中,教师利用游戏口吻或游戏的方式很符合幼儿夸张、拟人的思维方式,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教师通过游戏情境,图片情境以及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引发幼儿积极、主动、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切实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方法形式多样,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生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幼儿刚习得技能的时候是非常愿意做这件事的,但如果一味地让幼儿做,他们又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我们可以创设游戏化的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反复实践,使技能得到练习与巩固。如:可利用角色游戏(区域活动)娃娃家,引导幼儿扮演“妈妈”与“宝宝”相互督促进行穿脱衣服鞋子的练习;喂娃娃“吃饭”进到使用调羹的练习;“妈妈”、“宝宝”吃餐点,进行拿放餐点等技能的练习等。游戏不仅使幼儿玩得开心,还能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在幼儿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因为这里他们认为是某个角色做得不好,而不是他自己,很多幼儿还会给这个角色(其实是他自己)加油鼓励,从而进行坚持不懈地练习,最终使技能得到巩固。
又如,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自我服务意识,体验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我们让自主性渗透到在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引导幼儿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到自主性,首先想到的就是交由幼儿自主开展的活动,其中最自由的,一定要数能奔跑跳跃的户外游戏了。呼啦圈、飞盘、滑滑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游戏场地、材料、伙伴,自由创编游戏玩法,去挑战“自己创造的冒险”,这其中蕴含了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真正体现了游戏的娱乐性、自主性。在游戏结束时,通过前期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幼儿学会收拾的方法,掌握收拾的动作要领,轻轻拿轻轻放、把玩具送回原处,分类摆放整齐。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得到了初步培养
,同时也注重培养小朋友从小爱劳动的良好情感和态度,劳动技能也得到了发展。此外,我们还开展幼儿自理能力评比,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设计游戏比赛项目,以比赛为契机,放手让幼儿们去锻炼,让幼儿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们在玩中学,学习中成长。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性,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交流合作。
游戏活动是能促进幼儿养成教育有效开展的好媒介,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兴趣,还可以协助开展幼儿常规教育。
三、及时表扬鼓励,给予幼儿自信
及时称赞幼儿的每一点进步,为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大声喝彩,能表现出教师对幼儿的真切关怀和重视,能传递给幼儿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加努力和自信,还能激发幼儿奋发向上,让他的成长道路更加健康快乐。当幼儿有了进步,或者做了一件很小的好事,或者坏习惯有了改善等,他们都会希望教师给予关注,需要教师为他们喝彩。此时教师及时恰当的喝彩,可以让幼儿幼小的心灵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增加幼儿的动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行为习惯养成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对幼儿成长来说,可能是一件大事。比如:从小要教育幼儿爱整洁,爱讲卫生,有礼貌的习惯,天天坚持,直到幼儿能够自觉的执行为止。同时,要多鼓励幼儿,不单单只用言语的鼓励,也可以用表情,手势等方式及时表扬幼儿的进步,让幼儿更好地成长。幼儿不善于沟通,和小朋友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要与家长多沟通,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
四、激励中优化时间管理
大班幼儿认知能力、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时间等比较抽象的观念逐步有了一定认识并萌发自主管理时间的积极情感。本文通过创设、实施“时间小银行”游戏,幼儿初步认知实体银行、时间小银行的作用以及储蓄的意义;模拟操作时间存储情节掌握自主管理时间的策略和感受节约时间的好处;加强游戏效果激励评价,巩固、提升幼儿自主管理一日生活中时间的经验与能力,合理安排各种活动,提高做事速度和效率,为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时间小银行”游戏系列活动能一直持续进行,让幼儿和班集体都得到发展,“时间小银行”的不同福利(奖励机制)也是激发和巩固游戏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福利对幼儿有不同的激励评价,进一步强化了幼儿自主管理一日活动中时间的经验与能力。
(一)物质奖励
物质奖励是最快最直观的奖励方式,“时间小银行”里的星星卡和礼品卡就自然的诞生了,如:在个人存折积累10分就能换取1张星星卡,在双人存折中一周下来谁的时间节约的最多,谁就能得到1张星星卡,3张星星卡换1张礼物卡,幼儿对于礼物的向往,让他们更加明白节约时间的重要性。
(二)任务奖励
任务奖励是加强任务意识的奖励方式,班级里各种“身份”(小班长、小组长、值日生等)都是幼儿们争着做的任务,当任务成为一种奖励制度后,幼儿的任务和自主管理的意识更强了,一周下来看看谁的时间节约最多,他除了选择星星卡也可以选择任务卡,由任务卡来兑换班级里任何“身份”。
(三)愿望(兴趣)奖励
愿望奖励就是幼儿平时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得以实现,更加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如:邀请老师过生日的约会卡、班级好看的图书、教玩具借阅卡和自己愿望实现卡(10分钟自由散步、15分钟自由活动时间等这种可以实现的愿望),在使用愿望奖励的同时提高幼儿如何更好的安排时间的能力。
五、加强家园沟通,培养幼儿习惯
家园共育一直是做好幼儿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中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用幼儿常规培养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幼儿的常规养成。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工作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中一个重要的一方面。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各自所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为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家园园地、个别交谈等形式形成家园合力。
首先,通过家长会,进一步增进每一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重点为家长讲解幼儿在园的一日作息时间,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常规,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和幼儿园采取一致的教育规则,家园一致共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是根本。同时,利用微信群、离园交谈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求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幼儿喜欢的语言让他们乐于接受。对幼儿常规培养得越早,幼儿在入园前掌握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强,家长就不用担心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其自身能力也会得到充分发展。
其次,班级培养的常规引导家长配合教师在家巩固练习,家长不包办代替、指手画脚,应该多做观察者,发现幼儿的行为特点。接着,利用家长园地推荐行之有效的常规培养办法。最后,利用家访发现幼儿常规培养问题,督促幼儿改正个别不良行为习惯。尤其是对于比较好动又不爱表达的幼儿,平时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时的情况家园共育,正确引导幼儿与同伴沟通,共同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
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家庭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关乎幼儿的发展,一日生活科学的组织与实施是保障幼儿园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关键。教师需要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善于发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蕴含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加强一日活动的整合,更加重视幼儿们的养成教育,日渐完善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工作,从而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参考文献
[1]唐甜.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策略刍议[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3):1.
[2]胡佩玲. 解读《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常规实施细则(试行)》[J]. 华章, 2012, 000(020):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