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砂仁保果技术普及要点
摘要
关键词
春砂仁;保果技术;技术应用;要点
正文
引言:砂仁属姜科半荫生植物,砂仁是常用大宗的中药材,已列入药食同源类中药材。阳春砂仁(总称)简称阳春砂(植物名称)、春砂仁或春砂(果实),春砂仁以其品质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其适合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发展阳春特色产业的好途径。保果难是生产过程的重要难点,困扰着阳春春砂仁产业的发展。
一、春砂仁保果技术的重要性:
春砂仁的市场价格近几年涨势迅猛,从每公斤1000元(干果)上升至每公斤1500元。阳春市蟠龙生产的春砂仁的价格今年竟达到每公斤3800元。非道地产区的价格也达到了每公斤600元。市场价格方面反映出人们对地道春砂仁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的供应量远远不足,这与春砂仁的生产技术落后有很大的关系。虽然阳春市砂仁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推广了人工授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春砂仁的产量,但春砂仁出现落果量大的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其主要原因是营养不均衡,水分控制没有标准规范造成,因此要提高和稳定春砂仁的产量就必须解决“保果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就要把“保果技术”引进提高春砂仁生产中去。
砂仁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其主流品种是阳春砂(又称阳春砂仁,简称春砂仁)。春砂仁的道地产区在广东省阳春市,以阳春市蟠龙管理区金花坑的为最佳,有“蔤产蟠龙特色夸,医林珍品重春砂”的记载。然而,据我们的调查,阳春地区的阳春砂仁基本上是由各家农户种植,阳春砂仁处于一种零散管理的状态,落果性大,产量很低。
自2009年起,阳春市春砂仁试验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技术合作,双方注重科学发展,利用生理干预技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何国振教授领航“春砂仁产业振兴工作小组”成功研制出了能提高和稳定春砂仁产量的药剂“保果素”及使用方法。该技术于2014年1月获得阳江市科学技术登记证书,登记号:阳科成登字201304020,于当年开始推广应用,达到良好的效果。由于缺少相关推广经费,一直都是小范围进行应证。为了普及好该技术,让更多的种植得到经济效益,带动其他种植进行规范化生产,促进整个行业健康、高效发展。经过三年的应证试验,目前该技术已可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造成春砂仁低产的主要原因有当前生态环境变化较大,春砂仁成果因素不适宜已经变化了的环境而结实率不高,落果现象严重,且栽培技术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推广保果新技术是大面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应用春砂仁保果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应证扩大试验,证明该项技术对提高产量有明显作用,可减少落果60%以上,每亩增产15%以上,且对春砂仁植株生长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使用的药物安全,对人体和植株没有任何的不良作用,非常适合在阳春地区的推广应用。
为了迅速振兴阳江地区乃至全省的南药发展,对南药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最有效方法。春砂仁的发展最适合山区发展,它是利用山沟和坡地种植,不占用农田,对粮食作物影响很小。春砂仁的生长周期短,生势快,投产时间短,经济效益见效快,加上种植历吏长,农民对春砂仁熟悉,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再者春砂仁是半荫生植物,需要生态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春砂仁又是对生态环境进行进一步保护的过程,是发展林下经济不可多得的项目,还是既可发展经济又可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势项目。因此春砂仁保果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建设非常重要。
二、技术普及的有利条件
技术普及实施单位阳春市春砂仁试验场,该场始建于1962年6月,是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唯一的一所直接向国家农业部定期汇报生产进度的砂仁科研专业机构,现有砂仁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3人。有生产科研实验基地110亩,砂仁示范基地60亩,苗圃地50亩。另有位于春城蟠龙生产基地150亩、永宁沙牛塘生产基地550亩、合水那软生产示范基地150亩、春湾沤垌生产基地350亩。
从2012年起多次获得省、市各级的科技成果奖。近年还多次下乡举办技术培训班,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丰富的经验,还有良好的试验区和配套的生产设施,还拥有经验丰富的工作队伍,对项目的实施提供硬件保障。春砂仁保果技术由该场自主开发,对技术的应用已全面掌握,该场在阳春境内的不同区域有自己的示范基地,对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十分有利。
三、常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春砂仁在保果技术方面绝大多数是采用天生天养的方式,落果率大,达到70%以上。种植户得不到理想的生产效益。
2、前几年种植户使用了我们的春砂仁保果技术,但所使用的设备五花八门,其中有用简单工具的,喷药时达不到雾化的效果,造成药物浪费且效果不佳。由于前面的保果技术都是由种植户自行操作,没有规范性,造成有些种植的增产效果只能达到13%以内。
3、没有进行科学的日常管理,主要体现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
四、保果技术普及的要点:
1、制定好保果技术规程。根据我们的保果技术成果内容进行制定春砂仁保果技术规程,该规程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种植的春砂仁进行日常科学管理的规范性;二是保果技术使用的药物、工具要求;三是保果药物的使用时间要求。
2、办好示范点。我们根据阳春各产区的实际情况,分别在春南片区的三甲镇山坪村设示范点1500亩、春中片区的春城街道蟠龙村设示范点2200亩、春北片区的春湾镇卫国村设示范点1300亩。设示范点的要求:一是方便学员现场观摩学习,二是能按照我们提供的保果技术规程严格执行,以达到保果技术良好效果。
3、举办好技术培训班。在需要进行保果之前,要举办好春砂仁保果技术培训班,我们制作好PPT课件,在春砂仁种植的大镇(春南片区的三甲镇、八甲镇、双滘镇;春中片区的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圭岗镇;春北片区的合水镇、春湾镇)进行举办保果技术培训班。安排好人员组织好培训班举办时间和开课工作。
4、办好现场观摩学习培训班。分别在春南片区的三甲镇山坪村设示范点、春中片区的春城街道蟠龙村设示范点、春北片区的春湾镇卫国村设示范点举办现场观摩学习培训班,辐射带动周边的乡镇学员到现场观摩学习,调动周边种植的积极性,采用科学技术力量进行春砂仁生产。
五、春砂仁保果技术应用要点:
1、科学管理。①调整好种植区域的荫蔽度,根据各个种植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除去树径5厘米以下的小树,砍去部分树丫等方法进行调整荫蔽度。向东、向东南、向南方向日照时间超过6小时的种植地,的荫蔽度适当加大,要求达到65%-75%;向北、向西北、向西方向日照时间超过6小时的种植地,荫蔽度适合在60%左右,日照时间低于6小时的种植地,荫蔽度适合在50%左右。②清理好杂草、杂物,特别是地面的杂物,例如比较难腐烂的树叶、小树枝、藤状杂物等要彻底清理,并移到种植区外进行处理。③做好通风条件工作,清除老苗、病苗、过于密的植株,每平方米保留植株数量在45株左右。开好通风行,通风行规格为宽1.5-2.0米,以种植地区常年风向比较多的方向开通风行,每条通风行间距为6-8米为宜。④做好排涝、防旱工作,对一些比较平缓的地区要打好排水沟,沟宽30厘米左右,不能低于25厘米,深度30厘米左右,不能低于25厘米。对于比较容易积水的地方,必须开深沟进行排水,不能出现排水不了的问题。防旱工作主要体现补充水分方面,要求安装好用水设施,可采用淋水或使用现代农业喷淋设施进行补充水分。技术要点是连续干旱5天以上就要补充水分1次,一般每隔4天就要补充水分一次。补充水分达到泥土含水量不低于30%,不超过60%。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春砂仁的病害主要有叶部病害、根部病害、果部病害,叶部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炭疽病为主可喷苯醚甲环唑(世高)、咪鲜胺(施保克)、唑酯·代森联(百泰);叶斑病为主可喷异稻瘟净、稻瘟灵(富士一号)、三环唑。根部病害喷施甲霜灵(瑞毒霉)或三乙磷铝(乙磷铝)或烯酰吗啉(安克)3-4次,间隔期10天左右。果部病害主要有果实腐烂病,果实发育期喷施井冈霉素, 或多菌灵,或井冈霉素+多菌灵或甲基拖布津。春砂仁虫害主要有皱腹潜甲、象甲,噴施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或甲维盐。
2、药物使用要求。春砂仁落果主要时期有成为果实的第2-3天开始,第7天达到高峰期,第28天后稳定。在这个期间建议使用我们研发出的“保果素”或使用以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微量元素肥(硼、钾、锌、坤为主)。
技术要点:在盛花期第2-3天喷施1次,7-10天后喷施第2次,在盛花期第25天喷施第3次。喷施时间在早上10点钟之前或下午4点半钟之后,要求喷施药物后2小时内不能有雨水,否则要重新喷施。在春砂仁开花期不能施用化学肥料。
3、施用药物工具要求。使用背式电动喷雾器或燃油动力喷雾器,喷出的药物必须达到有雾化的效果。技术要点:喷施药水打致叶片积留水雾以不掉落地面为宜。
六、结论:
经过我们近三年进行的春砂仁保果技术普及,种植户真正获得了经济效益,据我们对使用了春砂仁保果技术和未使用该技术的种植区域进行比对,使用了春砂仁保果技术平均增产15.3%,2023年和2024年在我们的春砂仁保果技术示范片区5000亩里,增产22500公斤鲜果,根据2023年的价格,种植户增加收入450万元。为种植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该产业的发展,解决部分就业岗位,推动阳春市“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