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春

恩施市第一中学 邮编:445000

摘要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的关键能力,本文意在探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现状,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鼓励批判性阅读、设计开放性问题、开展跨学科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以及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主动学习、培养实践能力、拓宽视野,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其未来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正文


生物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复杂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此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科学发展,而且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形态。在如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高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转型,才能将教育服务做得更好。下面将深入探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为教育者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一、高中生物学教学难点及现状

首先,生物学知识体系庞大,涉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分支,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概念,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其次,生物学实验操作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但受限于学校实验条件和课时安排,学生的实验操作机会有限,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此外,生物学教学内容更新迅速,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不断涌现,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单一,过分依赖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互动和探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评价方式单一,过分侧重于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1]

二、批判性思维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态度,能够引导学生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究生物学概念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生物学这一科学学科尤为重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更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现象、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批判性思维能够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生物学问题时,能够识别问题的关键点,提出合理的假设,并通过逻辑推理和科学方法来验证这些假设。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都是极其宝贵的。此外,批判性思维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物学领域,新的发现和理论层出不穷,学生如果能够具备批判性思维,就能够更好地吸收新知识,提出新观点,甚至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对于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现有的知识进行质疑,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接受知识。通过讨论、辩论和反思等活动,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多维度的思考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做出更加明智和合理的决策。总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但也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创新探索,以此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例子来实现。譬如,老师可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引导学生探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接着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照条件,会对它们的生长产生什么影响?”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差异,从而理解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另一个例子,是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感冒后恢复得快,而有些人则需要较长时间?”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免疫力的差异,然后让学生讨论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效能,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增强抵抗力。只有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高中学生才能够更容易地将生物学概念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桥梁,使同学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深入。

(二)采用多样方法,促进主动学习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学中至关重要,它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并深入学习,下面从多个角度进行方法措施分析。比如通过案例分析,选取与生物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科学研究,如某种新型抗生素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及其科学意义,让学生在了解科学发现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则可以围绕“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潜在风险”这一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不同的看法,学生能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并锻炼沟通与表达能力;角色扮演则可以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生物学概念,比如模拟达尔文的进化论辩论,学生可以分别扮演支持者和反对者,通过准备论据和反驳对方观点,深入理解自然选择和物种起源等概念。多样化、多元化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还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促进其主动探索和思考,从而在生物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效[3]

(三)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强化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假设教师设计一个关于酶活性的实验,让学生探索不同温度和pH值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酶的基本特性,然后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酶和底物,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温度和pH值,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学生可以记录数据并绘制图表,分析结果,从而理解酶活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实验案例是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验证,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让学生亲自种植豌豆,观察并记录不同代植物的性状表现,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学生可以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还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锻炼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具体的实验案例,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此类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验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4]

(四)鼓励批判阅读,培养独立思考

鼓励批判性阅读,是现代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环节。例如,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章节,老师就可以选取一篇关于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的科学论文,指导学生如何识别论文中的关键信息,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学生需要学会评估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数据的有效性以及结论的可靠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实验设计是否存在潜在的偏差?研究结论是否过于绝对或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还建议引入一些有争议的生物学话题,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让学生阅读不同观点的文章,学生需要学会识别作者的论点和论据,分析其逻辑结构,评估证据的充分性和相关性,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同时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通过批判性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还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此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中,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做出合理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五)设计开放问题,引导深入思考

设计开放性问题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如果老师提出一个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开放性问题:“如果一个地区的蜜蜂种群突然大量减少,这将如何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生态学和农业科学的相关知识,思考蜜蜂在授粉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农作物产量和多样性的影响。学生需要分析蜜蜂减少可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疾病、农药使用、气候变化等,并探讨这种情况对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通过互相讨论,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如使用替代授粉者、减少农药使用、保护蜜蜂栖息地等。再如,提出一个关于基因多样性的开放性问题:“基因多样性对于一个物种的生存和进化有多重要?如果基因多样性降低,将会带来哪些后果?”这个问题要求学生从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需要理解基因多样性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疾病和促进物种进化中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如某些濒危物种的基因多样性丧失,学生可以分析基因多样性降低可能导致的近亲繁殖、疾病易感性增加和适应性下降等问题。学生还可以讨论如何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物种保护计划和基因库建设等措施来维护基因多样性。利用开放性问题的探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有助于同学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独立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5]

(六)开展跨科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开展跨学科教学在生物学中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汇处发现生物学的多维价值。譬如将生物学与化学结合,探讨DNA的化学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通过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学生可以了解其如何通过碱基配对规则存储遗传信息,以及这种结构如何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此外,可以引导学生讨论DNA的化学修饰如何影响基因表达,例如甲基化在调控基因活性中的作用。在生物学与物理学的交叉领域,则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探究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换效率。学生可以通过测量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理解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并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来增加作物产量;环境科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则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研究某一地区的水质污染问题,分析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学生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评估污染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治理措施。通过跨科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将生物学知识与化学、物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还能够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跨学科的知识网络,拓宽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学习。

(七)实施过程评价,关注思维发展

实施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思维发展进行细致观察和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包括:教师可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同学们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操作实验步骤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在实验设计阶段,教师可以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界定问题、提出假设并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执行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并在遇到问题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数据分析阶段,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并根据结果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小组讨论或口头报告来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中,需要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提出有建设性的反馈,并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口头报告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逻辑是否严密,并能够合理地回应听众的提问。通过过程性评价活动,可及时发现学生在思维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对于在实验设计中缺乏创新性的学生,老师就要适时引导阅读更多的科学文献,激发创新思维。对于在数据分析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则提供额外的统计学辅导,帮助其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八)提供丰富资源,支持自主学习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使用国内的在线教育平台,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其汇集了众多课程资源,提供了包括生物学在内的丰富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到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以及学科前沿知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国内的科学杂志和期刊,如《生物学通报》和《生物技术通报》,这些出版物经常报道国内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内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另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国内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如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等平台,这些平台上有许多生物学相关的讲座和课程,它们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更加直观和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整合这些国内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适合中国教育环境的立体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持续地探索和学习生物学知识,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老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互动和探究的学习环境。上文中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更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生物学的学习和探索中,发展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关键能力,各方都应致力于创造条件,支持和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共同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 董静. 高中生物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24(6):44-45.

[2] 封涛,胡选萍.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 中学生物教学,2023(6):19-21.

[3] 郑佩琼. 高中生物复习课中逆向思维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读与写,2020,17(17):220.

[4] 南孟月,郝妍,淡静雅,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批判性思维教学内容分析及策略探析[J]. 中学生物教学,2024(3):4-7.

[5] 白瑞.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9):90-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