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提质增效路径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英语、提质增效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在减少课外作业量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能加重其心理负担。因此,探索适应“双减”政策要求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此时,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和学习动机,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在减负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本文在综合分析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提质增效的教学策略,分别是项目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翻转课堂法。这些策略不仅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具体教学步骤的详细阐述,本文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英语。
一、项目学习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强调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实现学习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需要选定一个项目主题,例如“我的家”。在第一节课上,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和相关单词,导入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完成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的项目。每个小组需要制作一个家庭成员介绍的海报,包括家庭成员的照片、名字和简单的描述。
在第二节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信息和制作海报。学生可以通过向家长询问、查阅图书或使用网络资源等方式收集信息。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生在制作海报时,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型,还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和分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三节课是项目展示和评比。每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他们的海报,并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项目学习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到了减负提质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作任务,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例如学习“购物”这一话题。在第一节课上,教师通过展示购物情景对话和相关词汇,导入主题,并讲解购物的基本句型和表达方式。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购物者和店员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练习。
在第二节课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购物对话的角色扮演。学生需要准备购物清单,并用英语与“店员”进行对话,询问商品价格、特点和数量等。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通过反复练习,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购物的表达方式,还能增强其语言应用能力和互动能力。
第三节课是合作成果的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依次上台表演他们的购物对话,并接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在总结时,可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表扬和改进建议。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减负提质的效果。
三、翻转课堂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法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首先,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源,例如关于“动物”这一主题的视频、课件和练习题。在第一节课前,教师将这些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家观看视频,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通过提问和互动,了解学生对“动物”这一主题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补充。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用英语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解释喜欢的原因。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节课是课内练习和应用。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与“动物”相关的任务,例如动物拼图、动物卡片游戏和动物角色扮演等。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四、游戏化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枯燥和单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首先,游戏化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控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通过将英语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集中力和参与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英语单词接龙”“英语词汇拼图”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积累词汇量,并通过游戏互动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其次,游戏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这一过程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在“英语角色扮演”游戏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在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的项目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翻转课堂法以及游戏化学习,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步骤,帮助教师有效地实施这些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在减负的同时,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小明.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20.
[2] 李慧玲. 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3] 赵丽.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39(4): 85-89.
[4] 刘佳. 项目学习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 2019.
[5] 陈敏.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22, 40(2): 5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