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青杰

莱西市河头店镇南岚中学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

《义务教育字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要改变以往知识导向为主、重实践轻操作的滞后教学模式,在课程实践期间加大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这一教育新要求下,核心素养自然也成为当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革新方向,而本文也是就此展开了实践分析,希望借此来突破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困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信息科技

正文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信息科技可谓是基础教育重要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及生活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科技,并且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信息科技服务于自身学习及生活的重要课程。但是,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念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要求也有所变化,教师不仅要加大对学生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需与时俱进做好核心素养培育,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发展个人素养,以此来为适应后续社会生活打好基础。为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自然也受到了不少关注,而笔者则就此提出了如下教学建议:

一、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现如今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得到广泛应用,可谓是与我们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核心素养要求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借此来帮助学生真正意识到信息的价值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到信息科技学习中,并且有效利用当前社会已有的信息工具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1]。而要想真正落实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目的,教师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其教学法的应用,即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课堂改变以往局限于理论知识讲解的现状,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来启迪学生更好地意识到信息的产生及使用,这样学生信息意识及信息辨别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升。以“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例,教师在教学课堂即可为学生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不少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都会对其Excel软件处理能力及数据解析能力提出要求,为什么会如此?我们要如何多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呢?”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中逐渐提高自身信息意识,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信息科技知识的掌握,以此来真正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效果。

二、 应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在教学期间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有效帮助学生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在这一环境下,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自然也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信息技术自主应用打好基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初中生接触信息科技的机会较多,只有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助力于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而相较于其它教学方式,微课视频十分契合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借此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因此而得到优化,同时还能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以“演示文稿”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添加动画效果及超链接”,即可改变以往理论灌输的讲解方式,教学前精心制作微课视频为学生动态演示“添加动画效果及超链接”实操过程,要求学生在观察结束之后自主操作、实践体验,这样就能真正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有效助推学生自主学习[2]

三、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同样也是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要素之一,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创新信息科技教学时,还可以关注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积极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这能在优化教学氛围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以此来有效凸显出信息科技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本就是素质教育环境下所提倡的有效手段,更是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师若能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项目任务,然后再基于学生学情合理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到课程讨论及探究中,就能切实提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效果,有效助力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活动在推进时,教师需要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在课堂上合理分组、合理设计合作项目任务,以此来有效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及核心素养发展。以“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为学生设计一个“传承传统文化,吟咏千古绝唱”的项目任务,即要求学生以该项目任务为主题制作演示文稿,各个小组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有序推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还能助推学生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发展。

四、 注重德育渗透,强化学生信息社会责任

    身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信息科技自然也成为群众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构成,信息科技在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带来一些不良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虚假信息、不良诱惑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初中生受到了影响。为此,核心素养要求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学科知识讲解及技能培养,还需注重德育渗透,借此来强化学生信息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效果,有效助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3]。例如,教师可以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引入一些反面案例,如传播虚假信息造成的恐慌、网络诈骗等,基于这些真实案例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及辨析,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信息科技教学课堂接受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信息科技使用意识,从而有效强化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真正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的。

五、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科技作为初中阶段重要课程,相较于其它学科而言,该学科具有较强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可是以往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大多是教师单方面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实践应用的机会较少,这自然不利于信息素养提升。为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在优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且多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才能切实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助力于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在此期间,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实践阵地,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设计实践应用作业来有效强化学生对于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的把握,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效果[4]。以“电子板报”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要求学生课后以“青春”为主题展开电子板报设计,这不仅是对信息科技作业的革新,还能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有效巩固应用课堂所学知识,以此来真正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助推学生信息素养发展,从而最大程度提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效率及质量。

六、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作为初中教学重要课程,本就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身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应当在教学期间提高重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信息科技教学活动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助力于学生信息科技实操能力、自主学习、信息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以此来切实提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桂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4,(05):13-15.

[2]许传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探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4,(05):25-27.

[3]李爱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设计[J].辽宁教育,2024,(07):87-89.

[4]钱峰.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20,(07):1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