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问题情境;路径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途径日益丰富,这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一变化,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策略,其能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语言环境,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有效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一)贴近学生生活,确保情境真实性
创设问题情境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情境的真实性。这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在教授购物主题时,模拟学校附近的超市场景,使用学生熟悉的商品和价格。真实情境还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自信地运用所学知识。
(二)寓教于乐,提升学习趣味性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枯燥的学习方式往往缺乏兴趣。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在学习动物词汇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互动对话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逐步引导,坚持循序渐进
在设计问题时,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逐步提高难度。在教授时间表达时,先从整点开始,然后过渡到半点,最后引入更复杂的表达方式。渐进式的学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避免因难度过大而产生挫败感。
(四)启发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在学习描述物品时,设计一个“神秘物品”的猜谜游戏,让学生通过提问和推理来识别隐藏的物品。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不同的观点,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四条创新路径
(一)结合生活实例,构建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
结合生活实例构建教学场景是将抽象的语言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模拟真实场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语言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以译林牛津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为例,教师在教室中创设一个“宠物店”场景。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在教室不同位置布置各种小动物,如bird、cat、dog、fish等。将学生分为顾客和店员两组角色。顾客需要使用目标句型“Where's the...?”询问特定动物的位置,店员则要用“It's on/in/under the...”进行回答。角色扮演,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反复练习目标句型和相关词汇。教师还引入“big”“small”等词汇,鼓励学生描述动物的特征。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还能培养其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视听素材,创造出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媒体形式,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言知识,还能为其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增强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还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化学习。
以译林牛津版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为例,教师使用投影仪展示一个虚拟超市的场景,里面包含各种商品及其价格标签。教师播放一段预先录制的对话音频,如:“How much is the apple?” “It's 5 yuan.” 学生需要仔细听对话并在虚拟超市中找到相应的商品。接下来,教师使用PPT制作一个互动游戏,屏幕上显示不同的商品图片,学生需要使用目标句型进行提问,教师则根据虚拟价格表回答。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设置一个“购物挑战”环节,给学生一定的虚拟预算,让其在有限的金额内选购商品,并用英语说出自己的购物清单。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价格询问和数字表达,还能培养其的实际生活技能。
(三)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策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自主设计情境,学生能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加深对语言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这个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其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设计的情境往往更贴近其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效果。
以译林牛津版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为例,教师组织一个“四季时装秀”活动。教师介绍单元中的关键词汇,如“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等。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代表一个季节。每组需要自主设计一个与所代表季节相关的情境,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时装展示。代表夏天的小组可能会设计一个海滩场景。其需要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道具,如泳装、太阳镜、遮阳伞等。冬天小组则可能会设计一个滑雪场景,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考虑如何生动地表现季节特征。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并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自主设计和展示的活动,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季节词汇和相关表达,还能培养其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融入游戏元素,增添学习趣味性和互动性
融入游戏元素能够显著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游戏作为一种天然的学习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的教育游戏,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提高其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游戏中的竞争和合作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游戏情境下的反复练习和即时反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内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以译林牛津版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教师准备一个大转盘,上面分成若干扇形区域,每个区域写上不同的中国传统节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游戏开始时,每组轮流派一名代表上前转动转盘。转盘停止后,该小组需要用英语介绍指向的节日。如果指向了Spring Festival,学生说:“Spring Festival is in winter. We eat dumplings and set off fireworks.”为了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和互动性,教师设置一些附加任务。其他组向介绍组提问,回答正确获得额外分数。教师还在转盘上加入一些特殊区域,这样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不可预测性。游戏的竞争元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参与。
结束语: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其为学生提供了真实、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有望为问题情境创设带来更多可能性。教师应持续关注教育创新,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体验,促进其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小燕.问题导向模式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N].科学导报,2023-02-14(B03).
[2]迟明琳.基于问题情境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行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3.
[3]张春晓.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