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
摘要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初中;英语教学;融入
正文
引言
文化本就是民族生存及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时代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华,不仅孕育了优秀精神品格,也是中华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也在教材、课堂中不断涌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提到文化意识目标,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以此来强化学生文化认同感及自信心,从而避免出现因为学习异族语言而丧失本民族文化的恶果。为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也成为当下教师教学思考要点,而笔者也就此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要想真正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自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革新教学理念,同时还需不断强化学生文化素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毕竟若英语教师自身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认识不足,自然也就无法在英语教学课堂有效融入[1]。为此,身为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还需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在了解英美文化的过程中精通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在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外文化,借此来帮助学生在英语课上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及教育,从而真正取得较为理想的融入效果。一方面,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准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价值,并且主动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如可以积极阅读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亦或者是观看相关节目,如《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这有助于教师文化素养提升,以此来为教师后续在恰当的时机有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身为初中英语教师还需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文化要素,以此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点,这样就能在创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强化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 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一) 课前热身环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要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教师可以提高对热身环节的重视,并且在此环节做好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融入效果,还能点燃学生对于英语新课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新课讲解之前,每节课安排3分钟要求学生在此环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开报告,学生报告主题可以是我国神话传说、饮食文化、民间戏剧、风景名胜等多方面,这样学生信息搜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在这一环节得到提升,同时还能活跃英语教学氛围,及时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新课上,而学生传统文化报告的过程则是强化其传统文化认识,有效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2]。
(二) 课堂教学环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关键还是在于课堂融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及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这能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效拓展学生认识,这样学生整个英语学习不仅能够越发高效,还能助力于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及传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当下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本就有不少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身为初中英语教师即可在教学课堂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点,然后再以此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例如,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一些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知识,如The Laba Festival(腊八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The Lantern Festival(元宵节)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为学生设计一个“砸金蛋”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一个金蛋内放置一个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形成有效认识,同时还能强化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三) 课后拓展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一节课教学时间有限,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阵地,还需注重教学拓展与延伸,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巩固与运用。针对这一点,初中英语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借助课后拓展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这能在拓展巩固教学的过程中,助力于中华传统文化课后融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无形中激发学生文化认同感及自信心,从而切实提升初中英语育人效果[3]。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读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书籍,如《学英语讲中国故事》、《孔夫子》等,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后拓展阅读中逐渐提高自身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又比如,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观看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影,或者是组织一些“中国英语演讲比赛”、 “中国文化英语角”等活动,借此来推动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强化自身英语表达能力及中华传统文化认识,进一步提升教学融入效果。
三、 注重中华传统文化输入与输出
中华传统文化要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需注重中华传统文化输入与输出,这能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表达能力,在落实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目的同时,有效助力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从而切实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相较于其它学科而言,英语这一学科本就十分注重学生输入与输出,教师若能在这两个环节为学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就能为学生增添输入与输出的机会,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有效应用于英语实践中,以此来达到一个较为良好的融入教学效果。一方面,为了做好中华传统文化输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适当增添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我国名人介绍、四大名著英文版阅读中,通过这一方式来丰富学生英语阅读积累,有效锻炼学生英语阅读能力[3]。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做好中华传统文化输出,教师可以在写作、口语交际与表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这样就能丰富学生输入表达机会,让学生在输入环节强化自身中华传统文化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My Favorite Chinese Traditional Food”为题目展开写作,这样学生就能在写作中介绍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亦或者是要求学生以“中西方传统风俗习惯”为话题展开口语交际,这样不仅能够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口语交际输出中有效融入,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环境下,我国国际地位也逐渐提升,文化对外传播也在这一过程中变得越发活跃。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这能让学生在习得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自觉弘扬及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为学生今后跨文化交流、传播打好基础,从而切实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新时代所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小兰.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校园英语,2024,(09):172-174.
[2]葛彦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探究[J].英语教师,2024,24(02):178-180.
[3]吴心予.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2):78-80.
[4]刘诗佳,康英华.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06):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