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爱心情感的培养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高爱芹

菏泽市妇联实验幼儿园 山东 菏泽274000

摘要

就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存在一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缺乏爱心。为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重视这一点,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爱心情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爱心情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爱心情感;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

爱心情感是指个体对他人所产生的关爱、关心等情感体验。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爱心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很好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很好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有效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为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贯彻这一点,将爱心情感培养渗透进教学的各个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与优化,以便促进学生爱心情感的形成,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爱心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加强幼儿爱心情感的培养,能够很好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爱心情感的具备能够让幼儿更加关心和理解他人,从而促进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1】。而且,当幼儿具备良好的爱心情感,他们会更乐意与他人交流,主动帮助他人,并且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这样的互动和沟通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当幼儿具备爱心情感时,他们会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同时,通过关心和帮助他人,幼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而且,这样还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有效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三)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

爱心情感能够让幼儿更加关心他人,有效强化幼儿的责任感与关爱他人的意识。当幼儿具备爱心情感,他们将会更加乐于助人,主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2】。这样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使幼儿成为更加友善、善良和有爱心的人。除此之外,这样还能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对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助力幼儿更好的成长与提升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爱心情感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关爱环境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和温暖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还是培养幼儿爱心情感的基础。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室、游戏区等空间资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以及充满关爱的环境,使幼儿在其中快乐自由的成长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得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3】。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特点,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并且采用合适的手段发掘,以便促进幼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与优势,帮助他们有效克服自身不足。教师需要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充满爱心情感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和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幼儿能够学会分享、合作以及沟通等重要的社交技能。针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进行促进,如小组游戏、合作任务等,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与感受合作的力量。

(二)引导幼儿体验关爱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爱心情感教育的实施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说教,还得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引导,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逐渐学会关爱他人。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走进社区,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探望孤寡老人、帮助清洁社区的公共区域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还能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到关爱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具体就是引导幼儿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的爱意。借助此,能够让幼儿学会怎样去关心他人,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主动为他人着想,有效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一些特色日子和节日合理利用起来,引导幼儿通过制作礼物、准备贺卡等方式,向家人和朋友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如在母亲节为妈妈制作手工花束,在父亲节为爸爸绘制感谢卡片,在朋友的生日时亲手制作小礼物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体验到节日的温馨和意义,还能够让他们学活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意,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三)设置关爱任务

爱心情感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还能让他们更加关心和理解周围的人和事4】为了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幼儿教师可以合理设置关爱任务。不过在具体设置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和能力,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并感受到成就感。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可以从一些简单的行为开始,如关心同伴的感受,询问他们的需要,又或者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这些行为看起来比较小,不过却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爱心情感,使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对于大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则可以适当的提高任务难度,鼓励幼儿参与到更具挑战性的关爱行动中,如让他们尝试着关爱一些弱势群体,又或者是带领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扶贫等。借助此,能够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社会的不同层面,有效强化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扮演好自身角色,给予幼儿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任务的含义,引导他们正确地完成任务。同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强化正面反馈

强化正面反馈是激发幼儿持续关爱情感的重要手段。当幼儿表现出关爱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他人的价值。这种正面的反馈可以很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被社会所接受和赞赏的,从而更加愿意去关爱他人。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关注,了解幼儿的情感变化,并根据此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以便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关爱他人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爱心小明星”、“关爱大使”等荣誉称号以便激励幼儿持续性的发扬自身爱心精神。这些荣誉称号可以成为幼儿努力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关爱他人。当幼儿获得这些荣誉称号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更加坚定他们关爱他人的决心。同时,这些荣誉称号也可以成为其他幼儿学习榜样,激发他们主动去关爱他人,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爱心情感氛围,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主动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尝试,以便给予幼儿新颖的感觉,如角色扮演、故事讲解以及观看动画等,使幼儿能够深入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有效强化幼儿的关爱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爱心情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教师应将爱心情感培养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并且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白云.幼儿教育中幼儿爱心情感培养探讨与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 2021(28):2.

[2]刘静.幼儿爱心教育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7(8X):1.

[3]谢美娜.试论幼儿教育中幼儿爱心情感培养探讨与实践[J].知识文库, 2020(17):59+61-59+61.

[4]焦小燕.巧用身边资源培养中班幼儿爱心行为的实践研究[J].教育(周刊), 2021, 000(017):P.43-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