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于善雪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观学校 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较大比重,需要耗费不少课时,为语文基础课程重要部分。可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却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创设情境则能改进上述问题,其是点燃学生阅读热情、助推学生深度阅读及品鉴的有效策略。为此,本文也就小学语文于都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来突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障碍。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

正文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创设真实且具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着重凸显语文学习实践性。”素质教育背景下,创设情境可谓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主张在教学课堂为学生创设出契合阅读文本的情境氛围,以此来有效唤醒学生积极阅读情绪,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对阅读文本形成深刻认识及情感共鸣,从而真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相较于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式阅读教学,创设情境能够更好地助力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革新及优化,所以笔者也就其实践应用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具有较为显著的意义,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促使阅读课堂焕发活力。语文这一课程本就是一门集人文性、工具性为一体的课程,具有多种功能及奠基功效。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侧重于文本语言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学生很难产生阅读兴趣及阅读感悟,而创设情境则能改进上述问题,让学生在情境引领下点燃阅读兴趣、深入探究,从而有效促使阅读课堂焕发活力[1]。其次,能够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小学阶段本就是学生成长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发育重要阶段,不少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无意识地融入情感,而创设情境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过程中对文本表达的情感、中心思想形成良好感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一) 创设音乐情境,点燃学生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自主阅读、深度阅读的前提。而音乐具有较强感染力,不少小学生能够在音乐渲染下产生情感共鸣,可谓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为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有效创设情境来优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加大对音乐情境的应用,即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及吸引力来点燃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兴趣,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到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纵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即可发现其较为丰富,描写的内容及表达安迪情感也十分多样,教师若直接依赖于语言来为学生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音乐情境的巧妙应用则能在点燃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助力于学生文本理解,以此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阅读效果。以《开国大典》为例,教师在阅读课上为了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到开国大典的盛况,即可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借由这一曲目旋律、节奏来明确文本情感基调,这样学生爱国之情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激活,此后再为学生讲解这一阅读文本学生整个阅读自觉性及主动性也就能够得以提升[2]

(二)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阅读思维

问题情境同样也是创设情境常用策略,也是激活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可以围绕着阅读文本来为学生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这能在有效驱动学生探究、阅读文本的同时,助力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发展,以此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始,也是学生对文本展开探究、自主阅读的关键,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创设情境来优化阅读教学,就需要提高对问题的重视,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来有效引发学生讨论、深度阅读,这样学生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升,还能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得以提升。以《竹节人》为例,教师在阅读课上即可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老师把竹节人没收之后是怎么做的?对于老师的行为你们有什么看法?……”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引领下深度阅读,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文本形成多元感受及体会,从而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三) 创设表演情境,强化学生阅读感悟

    小学生之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无法形成有效理解的情况,大多是因为阅读文本内容与学生相距甚远,学生很难切身体会文本内涵及情感,这个时候教师若能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就能让学生在文本人物角色扮演中与文本形成良好共鸣,从而真正确保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3]。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即可发现,上面有不少故事性较强、情节完整、角色鲜明的阅读文本,这些阅读文本十分适用于表演,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及表演欲较强等特点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中体验文本不同角色人物个性,在强化学生阅读感悟的同时还能助力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因其为文言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不小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辩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来让学生深入到阅读文本内部形成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对于文本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才会形成深刻认识,从而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四) 创设生活情境,凸显文本实践性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上的阅读文本即可发现,不少阅读文本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衔接学生生活、凸显文本实践性,以此来有效引导学生创造性分析及理解阅读文本。为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即可加大对阅读文本的分析及研读,通过生活化教学理念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这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语文阅读文本之间的距离,还能启迪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及感悟来品味文本重要思想及内涵,这样也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有效助力于文本情感及思想传递。以《北京的春节》阅读课为例,其本就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发学生联想,即要求学生回想自己“过春节”时的画面及风俗习惯,借由这些生活情境来将学生带领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此后再结合文本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阅读任务:“请同学们说一说春节的习俗、来历以及传说,并且从课文中寻找到与春节相关的元素,说一说作者所描述的北京春节与我们的春节有何不同之处……”这样学生阅读主动性就能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借此来有效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及中心思想形成良好感知,这样才能真正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并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及教育,有效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4]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有助于学生体验及感悟的学习环境,是点燃学生学习积极情绪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深层次阅读、感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期间加大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围绕着阅读文本及小学生需求合理创设情境,以此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深度阅读,这样才能强化学生阅读感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自身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3,(20):168-170.

[2]吴国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探索[J].新教师,2022,(09):47-48.

[3]薛建亮.创设情境有效生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21,(47):95.

[4]汪成建.创设情境有效生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14):14-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