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晓鹏

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

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尤其是在学习及教育领域。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有效助推学生深入探索、高效学习。为此,本文也就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展开了实践分析,希望借此来培养新时代所需求的通用技术人才。


关键词

网络研究性学习;高中;通用技术

正文


引言

    通用技术作为高中阶段技术课程,也是一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其主要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点,可谓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学生技术学习过程应当是自主建构、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为此,相较于教师单方面灌输,网络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地助力于学生自主建构及能力发展,所以笔者也就其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展开了如下思索:

一、 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助推学生研究性学习,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则是学生深入掌握通用技术知识及技能的过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也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研究性学习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全新教学模式,提倡深挖学生内在潜能,对于学生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若能基于此来对学生展开通用技术教学,就能让学生整个学习体验得到丰富及强化,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网络的不断发展,则能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较为广泛的教学资源及技术支持,将其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直接基于网络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借助网络渠道了解通用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方式,这样就能在创新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最大程度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二、 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对策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

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要想得到良好应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将抽象的通用技术理论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再基于此来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问题,以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样学生自然能够主动参与到网络研究性学习中。网络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策略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想将其有效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课堂,自然要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是学生自觉参与网络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而问题情境则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及探究欲,因此身为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可以在应用网络研究性学习时,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以此来优化新课导入,有效驱动学生网络研究性学习[2]。以结构与强度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播放央视《加油向未来》关于强度试验片段)在上述视频中主持人有提到一个词是关于这一技术试验的试验内容,是哪个词?究竟什么是结构的强度呢?”这样学生就能在网络视频资源引入下产生学习及探究兴趣,此后再引出新课“结构”,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结构与强度研究性学习中,这样自然能够提升网络研究性学习应用效果。

(二) 精选网络案例,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网络上为学生精心挑选教学案例,然后再要求学生围绕着网络案例展开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知识点的把握自然会越发深刻,同时还能切实提升网络研究性学习应用实效。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单方面的理论讲解明显不够,而案例的引入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通用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为此,教师可以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精心挑选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技术设计作品、技术应用实例等,借由这些网络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通用技术原理及知识要点,这样学生整个网络研究性学习效果自然也能保障。以“简单的结构设计”为例,教师在教学课堂即可在网络上为学生搜集相关设计实例,如各种各样的相框,然后再让学生基于这一案例思考相框是怎样设计与制作的?这样就能有效推动学生网络研究性学习,并且在案例讨论及分析系中对简单的结构设计形成良好的认识,从而切实提升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效果[3]

(三) 加强研究指导,强化学生理解及感悟

    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应用网络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研究讨论的机会,还需发挥出自身引导、组织作用,加强对学生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解及感悟,有效助推学生深入学习。在此期间,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工具及资源,借此来有效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整个网络研究性学习热情得到激活。此后再关注学生研究性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整个网络研究性学习实效才能得到保障,同时还能助推学生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得以提升。以“机器人的感知系统”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为学生设计出如下研究性课题,即“如何优化机器人的视觉感知系统”,然后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基于网络平台搜集信息资源,此后再以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研究,这样学生就能对其技术原理及知识要点形成深入理解及感悟,最大程度将网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四) 设计探究任务,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网络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此,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应用网络研究性学习优化教学时,还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设计一些合理的探究性任务,像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多功能工具,亦或者是要求学生对不同材料性能进行探究等,这样学生就能在任务引领下展开深入研究性学习,并且在探究、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渐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以此来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此外,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任务探究效果,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加大网络资源的利用,这能确保网络研究性学习有序推进,也能帮助学生对探究任务形成有效理解,从而真正优化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有效助推学生实践能力及技术水平得以提升[4]。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改变以往理论讲解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如下探究任务,即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自动避障小车控制系统”,这样学生就能在任务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并且有效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另外,在学生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后基于网络平台展开合作讨论,借此来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渠道,进一步提升网络研究性学习应用效果。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研究型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中的应用,能够让通用技术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贴合实际、更具挑战性及新颖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产生学习兴趣,还能借助网络丰富资源来助推学生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通用技术实践能力及研究性学习能力,最大程度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殷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252-253.

[2]章亚钧.通用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1(12):55-56

[3]于莉,于萍.通用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初探[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7(1):3.

[4]章雄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的尝试[J].科技创新导报,2014(17):151-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