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升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关键词
双语教学;汉语文;有效性;策略
正文
一、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分析
教育理念体现了我们对于教育教学的综合认识,新教育理念下我们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当前教育理念下,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拓展教学空间,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学科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即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教育理念发展层面的要求。从实践教学开展的层面分析,提升教学有效性能够优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层面的改革发展,对于良好教学生态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提升教学有效性是关键的。
二、双语教学开展的困难分析
1、汉语学习环境差
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语言环境会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学习,反之就会影响学生学习语言。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民族语言,使用汉语的时间较少。例如,学生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汉语,日常的交流均为民族语言,这就难以形成有效地汉语练习环境,影响了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对于双语教学而言是不利的。
2、教育意识和设施薄弱
结合当前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际,教学意识与教学设施的薄弱同样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首先,教学意识不强,使得民族地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难以全面有效地进行学习。例如,会出现学生长期从事生产而影响学习的情况,也有部分辍学的情况。其次,教学设施的缺失,影响了教学开展的丰富程度,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呈现形式难以多样化地开展,影响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提升双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优化汉语学习环境
为了提升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策略开展层面就是要优化汉语学习的环境,使得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开展学习。首先,学校是使用汉语重要的场所,因此要加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汉语的机会。其一,学校可以积极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以及景观等载体,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汉语。例如,丰富校园广播站的工作开展,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可以校广播站播放学生的作文,开展讲故事的活动。其二,优化汉语学习环境,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提升汉语学习环境的质量[1]。例如,强化师资力量,定期对于双语教师进行考核和培训,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实现双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再例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内的活动,使得学生对于汉语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在具有兴趣背景下所开展的学习,能够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其三,优化汉语学习环境,还要学生生活环境的配合,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汉语的机会。因此,开展我给家人讲故事等家校联合的活动,能够使得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使用汉语的机会,对于学生自身汉语水平的提升也是有利的。总的来说,优化汉语的学习环境,应当广泛地进行策略开展,影响汉语学习,使用,理解的氛围,对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开展十分关键。
2、民族语言深刻解释教学内容
双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高质量地促进汉语与民族语言之间的互译,加大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程度,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首先,在汉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升备课质量,应当不断地提升将“民族语言”进行汉化的能力,确保准确程度,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语言知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汉语中一些生僻的字词不理解时,老师应当利用民族语言,甚至引入民族文化中的故事,传说等载体,促进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其次,提高学生对于汉语的应用能力,还应当结合民族自身的文化,民族地区特色的自然环境[2],引导学生对于文化,环境进行语言描述,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丰富汉语文的教学开展,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在汉语文教学中,还应当做好教学反馈,简单而言就是不断地开展教学调查,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这样就能够总结相应的教学难点,然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入民族语言,促进教学开展,能够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对于学生汉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丰富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活动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组成,结合汉语文教学实际,不断地开展教学活动,一来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来可以利用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文艺活动的引入,能够多方面地促进学生理解语言。例如,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歌唱活动,故事征文活动,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积极的使用汉语,理解汉语。并且在文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渗透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对于双语教学的开展有着十分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汉语文教学实际,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之间的融合。例如,部门教学内容让学生完善,开展教学,老师提出意见进行点评。再例如,打破原有的教学限制,开展合作式的学习,让学生基于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习,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思维层面进行碰撞[3],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此外,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开展情境式教学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活动开展,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尤为关键。
4、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所形成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当前的教学中应用广泛,信息化教学资源有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首先,在双语教学中,引入以视频,动画,音乐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双语教学开展,使得学生媒体资源的引导下学习知识,感知语言文化。其次,针对民族地区教学设施相对薄弱时的教学实际,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降低教学设施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限制。例如,老师可以制作微课,通过手机终端[4],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展课外知识的学习。再例如,构建汉语文教学网站,使得学生能够在网络自愿的支持下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引入程度,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改革双语教学的模式,优化教学方案,对于今后双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十分必要。
四、结语:
本文探究提升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结合藏区汉语文教学实际,进行了相应分析,提出了四个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能够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做出依据。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开展中,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为目的,改革优化教学开展策略,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地结合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从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多样化地引入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创新,全面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丽君.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优化问题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 2004, 15(1):97-100.
[2]谢华先.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藏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8).
[3] 拥宗卓玛. 运用多媒体,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 新课程(教研版), 2016, 000(012):130.
[4] 拥宗卓玛. 运用多媒体,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 新课程(教研版), 2016, 000(012):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