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覃莹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建南镇黄金小学445412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推进信息化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有效策略,包括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增强课堂师生互动以及开展探究式学习。这些策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这些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正文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信息化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如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和在线数学游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信息化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信息化技术提升了教学的个性化水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辅导建议,实现因材施教。智能作业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自动生成针对性的练习题,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信息化技术促进了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在线讨论区、互动白板和即时通讯工具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交流探讨,分享学习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信息化技术还推动了教育评价方式的创新。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推进信息化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小学数学学习情境

信息化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资源,使得情境创设更加便捷高效。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如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数学问题的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增强学习的现实感和应用性。如通过东环演示、模拟操作等手段,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维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然后可以播放动画演示,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各个面是如何组成的。接下来利用电子白板,演示如何计算这些展开图形的面积,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计算过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数学工具,让学生进行虚拟操作,自己动手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计算各个面的面积,最后合并得出总面积。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情境,学生不仅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可以借助互动白板和电子书包等设备,实现课堂上的实时互动。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随时向学生提问,学生通过点击电子设备回答问题,教师能够即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这种实时互动不仅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还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线讨论区和即时通讯工具为师生课后交流提供了便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通过在线平台向教师请教,教师则可以通过在线批改作业和答疑解惑等方式,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特别是在个性化辅导方面,信息技术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教学的个性化水平。信息技术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在线小组讨论和协作式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交流互动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教学资源的共享更加便捷。通过网络资源库、教学视频和电子教材等,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效果,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创造一个高效互动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资源和工具在线数据库和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学习材料和数据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和查找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这种资源的丰富性和可获得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扩展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通过在线讨论区、即时通讯工具等,可以随时随地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发现和成果,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即时向教师求助,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这种即时互动大大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平台等,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还可以记录和分析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数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的评价和反馈。如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全面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探究过程,记录学生的每一步操作和思考过程,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和薄弱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这种数据驱动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促使学生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逐步提高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结论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推进信息化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有效策略,包括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增强课堂师生互动以及开展探究式学习。这些策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策略和科学的实施,信息化技术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春利.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C]. //教育教学理论与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2] 张军晼. 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普童话,2024(2):127-129. DOI:10.3969/j.issn.1673-9442.2024.02.0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