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与防治分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兰英

唐山市环境监控中心, 063000

摘要

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忘狠抓环境问题的整治,并在水利、山林、大气等方面逐步制定和完善多项措施,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平衡。本文立足于当前环境工程中大气的现状,针对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目前大气污染防治的不足,提出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方案,以期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问题与防治

正文

引言:

大气不仅对地球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被排放至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这就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也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看,政府部门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并针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让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地开展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效。从个人层面看,不论是专业环保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不但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而且在个人行为习惯方面也悄然发生改变,崇尚更绿色、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1大气污染的现状

1.1大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从传播方式看,大气污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污染物可随着空气这一介质飘散至每一个地方和角落,这就使得大气污染具有传播速度快、污染面积广等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难度。从污染源看,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将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带入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大气污染。例如人们在享受汽车代步便捷的同时也加大了尾气的排放,在扩大工厂产能提升效益的同时也排放了更多的废气等。从污染成分看,大气污染物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例如常见的雾霾,在被污染的雾气中不仅有水滴、灰尘,同时还有硝酸、硫酸等离子,这些都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1.2大气污染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于人们健康而言,被污染的大气中蕴藏着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例如螨虫、感冒病毒、结核杆菌等,长期置身于大气污染的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尤其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对于环境保护而言,大气污染会削弱太阳的折射,使得地表无法获得足够的紫外线,降低杀菌效果。对于能源使用而言,大气污染带来的阴霾天气,会限制甚至无法支持太阳能供电系统作用的发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大气污染也会影响到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得农作物生长不甚至理想[1]

2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2.1工业因素。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煤炭仍然是其能源供给的主要方式,这也使得工业燃煤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调研显示,我国煤炭能源的使用主要集中于工业、发电和民用三大方面,而其中工业燃煤的比重最大,特别是在一些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工业燃煤的占比占据全国燃煤总量的一半以上。而由工业燃煤导致的大气污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氢氧化物及其他有害颗粒物,这些物质对人们的眼耳鼻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

2.2城市化因素城市化进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其让人们享受到更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成为加剧大气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例如由于城市整体布局规划的不合理,工业区与居民区相互交错,使得工厂废气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而市内建筑项目的实施,也让大量的建筑工程灰尘漂浮于空气中,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生活中的汽车尾气、空调废气、供暖燃煤等都会造成城市大气的污染。

3目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的不足

3.1治理机制不足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多组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工作,而其中完善有效的治理机制必不可少,这恰是目前管理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不足。一是就大气污染源监管而言,环保部门监管措施单一,针对性和有效性欠佳。例如常见的单双号私家车限行措施,对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二是就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而言,制度的更新和修订滞后,使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缺乏法律层面的指导和支持。三是就执法力度而言,一些地方政府环保意识薄弱,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抓小放大,敷衍了事[3]

3.2防治技术不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想取得理想效果,离不开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支持,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主要受燃煤影响为主的大气污染现状,研发新的可替代清洁能源、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重中之重。但是,国家当前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支持力度仍有待提高,首先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及推广受限,清洁能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地区少之又少,致使大气污染防治效果不明显。其次是缺少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对企业环保设施安装和居民天然气设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这也使得企业环保技术的更新迭代缓慢,同时也制约了居民生活方式习惯转变。

4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方案

4.1防治工作体系入手针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机制的不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全面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第一,加大科技的投入和应用。在对大气污染监测工作中,可利用先进的网络大数据、卫星遥感、GPS定位系统等技术,以便更快更精准地锁定污染源和污染区域,让环保部门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开展工作。第二,加大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约束。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难点,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制度条款,例如对各类工业排放物标准的明细化、对企业或个人违规行为处置的具体化等。第三,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责可追;另一方面,还要对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进行定期审核、评估和抽查。

4.2优化产业布局入手在优化产业布局过程中,中央应从全局角度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给予政策的指导和资源的支持,例如中央通过对各地污染企业数量、位置、产业结构、污染源等调查结果梳理整合,建立大气污染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地方产业优化和调整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而地方则应将中央意见与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出有地方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例如通过企业搬迁重新调整工业产业布局、通过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产业结构、通过环保技术的推广和环保设施的安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等,以此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共存。

4.3资源支持入手一是资金支持,主要体现用于农村煤改气工程项目建设、排污耗能企业环保设备的采购、改装和升级等方面。二是技术支持,主要体现为高耗能企业煤炭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换与升级、通过对技术的精研和优化,让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更具普遍性、实用性。三是人才支持,通过校企合作、调整高校专业架构等方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人才。

5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日益严峻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个人,都应当行动起来,建立科学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积极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支持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共赢的良性生态圈,共同绘制蓝天白云的美丽画卷。

参考文献:

[1]单星然.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分析与处理办法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8(7):2.

[2]庄治国.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分析与处理办法[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1):2.

[3]唐勇.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分析与处理办法[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20):4131.

 


...


阅读全文